杨宁 发表于 2020-6-17 19:57:07

社会关怀与福音

社会关怀与福音 <BR>作者:郭秀娟 <BR><BR><BR>                              <BR><BR><BR>-------------------------------------------------------------------------------- <BR><BR>引言 <BR><BR>  相信大家都同意,基督徒最首要的使命就是马太福音末了,主耶稣亲自吩咐的「大使命」。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福音能真正解决人类的问题,今天台湾社会的危机,根本上不是什么台海危机、治安危机、竞争力危机、教育危机或什么心灵危机,而是信仰危机。 <BR><BR>  综观台湾全体教会,几十年来,信主人数在人口比率上几乎没有成长。一些教会不断萎缩;少数有不错的成长;但是,有更多没有成长。台湾教会实在需要迫切反省福音传扬不能落实的原因。今天我想从一个比较不同的层面,以教会内下层肢体的身份,用一个外来观察者或许较宏观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BR><BR>  台湾教会的成长受限,可能是福音策略未能落实在对社区、对社会的关怀与责任上。「基督徒传福音都来不及了,那有闲暇搞社会关怀」,这大概是许多教会弟兄姐妹,普遍拥有的心态。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让我们从下面几点来检验: <BR><BR>1.神本质与心意的彰显 <BR><BR>  我相信在座没有一个人不关心自己所处的社会,但是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社会关怀,远远超出消极关心的层面,它包括社会服务和社会行动两方面。 <BR><BR>下面的简表甚有帮助: <BR>社会服务社会行动 <BR><BR>–救济人的需要 –解除使人需要救济的原因 <BR><BR>–慈善活动 –政治与经济活动 <BR><BR>–以照顾个人与家庭为目标–以改变社会结构为目标 <BR><BR>–好怜悯 –行公义 <BR><BR>  由这项简表所包含的层面来看,大多数台湾的教会在社会关怀上的参与明显是低落的。我相信大家都宣称自己是一个高举圣经权威的教会,那么,社会关怀的圣经根据究竟是什么?基督徒为何需要参与? <BR><BR>  我们几乎可以说全本新旧约圣经,每一页都表明了神这项心意。从创造论、神论、基督论、人论、救赎论、国度论,每一项教义都讲到基督徒对社会的双重责任:传福音和社会责任并重。时间不容许我就每一项神学教义一一申论,现在让我们只看新旧约各一处经文: <BR><BR>「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弥迦书六8) <BR><BR>「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豫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三16~17) <BR><BR>  因为神是善的,祂宝座的根基就是公义与公平,祂要我们这些属祂的人「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一切公义的事,我们自然都该思念。当然,一个人不可能参与所有的事工,也不应如此。在实际操练上,我们需要祷告,寻求神对每个人或每个教会个别的带领。 <BR><BR><BR>2.主耶稣的榜样 <BR><BR>  上述社会关怀的定义,很明显牵涉到「慈善」和「政治」,许多教会的弟兄姐妹视这二者如同毒蛇猛兽。一谈到慈济的慈善事业,就不屑地批评「那些都是没有生命的工作」;一提到政治,更是避之惟恐不及。到底「政治」是什么?实在有必要厘清。广义的「政治」,意谓众人之事、市民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主耶稣所有的工作都具政治性。 <BR><BR>  祂岂不是「道成肉身」进入众人之间?祂与税吏罪人来往;祂医病赶鬼;祂要门徒赒济穷人;祂喂饱五千人、四千人;祂批评当政者希律;祂颁布天国的律法等等。哪一样不是慈善与政治呢? <BR><BR>  我很能理解大多数人,对台湾长老教会过去参与台独运动的激烈抗争方式,十分反感。以教会的名义直接参与政治活动,这点我个人也不认同,但这并不能作为我们对政治漠不关心的借口。听闻有些弟兄姐妹,打算退报,不再订「基督教论坛报」,理由是政治话题太多了。这样的心态太狭隘了。 <BR><BR>我们实在有必要再来深思马太福音二十五章末了那一大段话: <BR><BR>「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我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 <BR><BR>  这些是谁讲的话呢?不是社会福音派人士,不是自由派人士,不是慈济公德会的证严法师,这些乃是主耶稣亲口的教训。 <BR><BR>  倘若救助饥民,是耶稣的吩咐,那么用政治或立法的手段,消除贫穷、消除饥荒的原因,岂不更好?许多不义的制度,都需要政治参与,积极采取行动,才能改善,这些都是基督徒责无旁贷的。教会历史上,正有许多这样美好的榜样。在此,我极力推荐各位,阅读校园出版社刚出版的一本新书–《兄弟相爱撼山河》,就是英国一群基督徒国会议员,用一生的努力,来打倒全球奴隶制度血泪交织的故事。 <BR><BR><BR>3.教会历史上属灵伟人的榜样 <BR><BR>在教会讲坛上,我们时常听见传道人高举乔治.慕勒或查理.芬尼等属灵伟人,要我们效法他们的信心。但是,我们往往忘了看看他们的服事是什么。慕勒一生凭信心办孤儿院;芬尼除了是伟大的复兴家,更是社会改革的鼓吹者。芬尼这样说: <BR><BR>「福音释放出极大的能力,激发人从事社会改革,而教会忽略社会改革,使圣灵大为忧伤,也妨碍了复兴。」 <BR><BR>芬尼的真知灼见,正呼应神藉先知以赛亚对选民的责备: <BR><BR>「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松开凶恶的绳,解下轭上的索,使被欺压的得自由,折断一切的轭么。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将飘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么。这样,你的光就必发现如早晨的光。你所得的医治,要速速发明。你的公义,必在你面前行。耶和华的荣光,必作你的后盾。那时你求告,耶和华必应允你。你呼求,他必说,我在这里……」 (赛五十八6~12) <BR><BR>这样的复兴,岂不是台湾全体教会所期待的吗?我们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圣经似乎早已写明了答案。 <BR>  <BR>4.我们教会特殊的信仰背景 <BR><BR>  上述这些分析如果都是正确的,你不禁要问,「大家怎会偏差的如此远?」这牵涉到福音派教会发展的历史背景,各位可参考斯托得所着的《当代基督教与社会》。这里我只想举出几点我们教会特有的信仰文化。 <BR><BR>  倪柝声弟兄,可以说是影响中国教会,特别是我们教会,最多的一位属灵巨人,也是我深深敬佩的。直到今天,弟兄姐妹还不断阅读他所留下的属灵遗产,括我自己在内。过去两年,我个人因在中华福音神学院修课,开始接触到我们这一系统外的教会学者,对倪弟兄的一些思想评估。一般而言,学者对他的评价极高,然而他的思想体系,有几个弱点: <BR><BR>1.倪弟兄高举灵,怀疑魂,和贬抑体的思想,是极端偏差的三元观,并非圣经的思想。《属灵人》、《人的破碎与灵的出来》等书最具代表性。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有详细的论述 (可参考杨牧谷《当代神学辞典》页803~808,蔡丽贞「从语意学论圣经有关灵、魂、体之问题」,林荣洪《属灵神学:倪柝声思想的研究》)。 <BR><BR>  这里我只举一点说明:圣经里「灵」与「魂」常交互使用,指全人、全心之意,例如马利亚说:「我魂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 (路一46~47),她以灵和魂与神相交,否定了倪弟兄所强调,以灵为人与神交通的说法。错误的三元观容易造成信徒只关心「灵得救」问题,认为人的魂与体和世界,都是要受审判的,这样的教会自然规避一切社会责任、文化责任。 <BR><BR>2.倪弟兄不重视创造论。创造论创造论肯定物质界是神美好的创造,神交给人管理世界的责任。不讲创造论的救赎观,造成倪弟兄系统的教会只重永世,不重今生,避世、自洁的感觉,减弱了教会在社会的见证。 <BR><BR>3.强调权柄与顺服的地方教会组织。这点我不拟在此多作说明。 <BR><BR>倪弟兄是神在他那个时代所兴起的伟大器皿,神学界对他思想体系的评估,出发点绝对是善意的。「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我们岂能掩耳不听,一味排斥?排斥神学教育,也是我们这一系统教会特有的闭关现象罢。教会如果要往前走,不能没有自省和悔改的功夫。 <BR><BR>4.基督徒光与盐的使命 <BR><BR>在这样特殊的神学思想背景长期影响下,信徒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似乎明显偏低。丰盛生命的彰显,也仅偏重在所谓「属灵」的层面上。在专业领域上,在公益慈善上,在工作场所上,甚至在家庭生活上,恐怕多数的信徒生命,都是恹恹一息、没多大生趣的。 <BR><BR>然而,在登山宝训中,主耶稣说到基督徒是世上的光与盐。 <BR><BR>在圣经时代,没有电灯、没有电冰箱。光和盐的功能,就更加宝贵。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BR><BR>  在耶稣的时代,盐除了调味,更重要的是它的防腐功能。如果你腌过东西,你就知道,你必须将盐深深地抹进肉里、鱼里、菜里,才能成功。所以基督徒的世界观,是入世而非出世的。 <BR><BR>  光是基督徒的福音责任,盐则是基督徒的社会责任。没有擦上盐的肉变坏了,我们可以怪肉质不好吗? <BR><BR>  教会应该是社区和社会的灯塔。台湾社会这般混乱,这般冷酷,你我岂没有责任?这片土地何时已经变成福音的硬土,如此远离神的公义与怜悯?恐怕,是你,是我,天天用冷漠把她晒干、晒硬,将她变成了福音的荒漠。 <BR>  <BR><BR>结语:进入幔内,出到营外 <BR><BR>  近来,我们不断在查考希伯来书。这卷古老的书实在宝贵,神已经借着祂的儿子启示出最高的真理。  当我们明白了一切在基督里的启示,神指示我们当行什么呢–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BR><BR>  末了,让我再引几节希伯来书的结语: <BR>「这样,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就了他去,忍受他所受的凌辱。……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但愿赐平安的神,就是那凭永约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在各样善事上,成全你们,叫你们遵行祂的旨意,又借着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行祂所喜悦的事。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BR><BR>  因此,传福音不是基督徒的唯一责任。事实上,福音事工应与社会关怀彼此同工,如同剪刀的两刃;社会关怀是福音事工的结果,也是福音事工的目标;它更可以作为福音事工的桥 <BR><BR><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社会关怀与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