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怜悯(卡森)
耶稣的怜悯
——马太福音九35~十15
卡森
一、引言
没有什么比持续不断地服事人更令人疲倦的,即便只是不断地看到人,都会感到厌倦。若是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与人交往,就会盼望与他们在一起;若是我们与很多人相处的时间太久,我们就想要独处。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在乡村中,四周没有邻舍的家庭就很好客,喜欢招待路过的陌生人。乡村人的好客是众所周知的。但假如你住在伦敦或者纽约的市中心,每一天都会看到成千上万的人走在街上,而且知道还有数百万人是你看不见的;你就会觉得你的公寓房间有如一片飞地(enclave),(编按:指在一个国家境内,却隶属另一个国家的领土)任何来访者都得小心。如果用城堡比喻英国人的家,那么城市居民的家就是设防坚固的私人城堡。不速之客不太可能受到热情的欢迎。
若是夫妇之中,一方大部分时间都与很多人在一起,而另一方大部分时间则独处的话,与人相处的问题就很可能成为夫妇关系的困扰。晚上回到家的时候,前者就想呆在家里,至多只是与好友一起安静地度过夜晚;而后者则可能想谈话,与人交往,邀请朋友,或者去参加晚会。
我们每天从晚间新闻中都能听到有关苦难、饥荒和灾难的消息,这使我们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同样是由与人接触所造成的。在大众传媒出现之前,一般家庭只需要关心本地所发生的事情,只有偶尔才关注国内和国际新闻,例如某人应征入伍的时候。与国际事件有关的新闻,通常要在数月、甚至数年之后,才曾传来。但是今天,很小的事件就可以在世界各地传开,我们在新闻发生的当天晚上就要关注它。我们很疲劳,以致于心中的怜悯似乎已经枯竭了,因为在媒体的宣传下,我们不得不一再重复地使用它。我们的心逐渐冷酷,而且我们发现,用哲理来分析罪恶与苦难,比为它们哭泣和改变它们要容易得多。
任何参与广泛的公众事工的人都知道,情感的枯竭是一个很大的危险。当那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事奉就变成了一种职业,最初崇高的目标就可能消融在纯粹的需求之中。我们的事奉可能会更加老练,但同时也可能变得更加机械化,缺少怜悯。
主耶稣也面对同样的压力。马太福音记载,祂在加利利“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太九35)。根据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的记载,到了主耶稣之后一代,在加利利有204个城市和乡村,每个的人口都不少于一万五千人。纵使这个数字只包括那些有城墙的城市的人口,而不包括乡村(也就是说,并不是约瑟夫所说的所有城市和乡村都包括在内),即使那里的人口少于约瑟夫所估计的三百万,这个保守的估计也足以表明其中人口的众多。如果主耶稣每天在两个城市或者乡村中传道,也需要历时四个月才能走遍那个地方。越来越多人涌到祂这里来,迫切地要听祂的话语,要见祂的面;祂在服事这些人的时候,除了需要的精力以外,祂也会面临着情感的枯竭。有一次,祂觉得必须离开众人,想要独自坐船过湖,来避开他们;至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来自这些压力——但是群众却跑到湖岸北部,涉过渡口,在祂上岸时遇到了祂,祂这次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无论主耶稣暂时引退的尝试是成功还是失败,祂肯定是知道休息的必要性。
然而,对待那些迫切寻求祂的人,主耶稣的态度是怜悯。马太在总结了主耶稣艰辛的事奉之后,这样回忆道:“祂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太九36)。
大约二十年前,当我准备在渥太华(Ottawa)西部建立一间教会时,我才开始懂得这种心态的内涵。当时教会工作的进展缓慢而令人泄气。我曾经想过要放弃。有一天晚上,我的一位名叫贺肯(Ken Hall)的指导牧师建议,我们去四十哩以外山上的湖里游泳。我很愿意去,那里的湖水一向很清洁,人很少。一条橡皮船系于数百码之外,成为人们懒散游泳的便利目标。令我大吃一惊的是,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发现沙滩上有几百个青少年。他们正在举行一个嘈杂的沙滩舞会,来庆祝高中毕业。高频音响里播放着最新的激烈的摇滚乐,渥太华的居民大概必须关上窗户保护自己才行。其中为数不少的青少年已经喝醉,这些穿着泳装的青年人,在欢庆中豪饮,公然搂颈亲吻,几近淫秽。
我深感失望,眼看晚上的休闲就要被这嘈杂的舞会破坏了,我将要用愤怒来掩盖我的失望。我回到贺肯牧师那里,准备发泄我的怒气。但是我立刻停住了,我看到他出神地凝视着远处的场景。接着,他柔声说:“高中生——多好的一个福音禾场。”
从某个角度来说,他看见的和听到的都与我相同;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所看见的和听到的却又完全不同。其中的差别不在于客观的现实,而是他怜悯的心。我还有许多要学习的东西。
当然,休息很有必要。但是基督徒在处理事奉和休息的关系上,永远不能和世人处理工作与假期关系的方法一样。许多人将假期视为工作、甚至人生的结束或者目的。他们利用工作赚取假期,他们理当得到假期。度完两、三个星期的假期以后,他们一想到又得回去工作就高兴不起来了,迫不期待渴望下一个假期来到。对比来看,基督徒喜爱事奉。所有类型的事奉本身就是结局,就是目的。假期只是到达那个结局的一个途径。我们的事奉绝非为了赚取休息;我们不时地休息,是为了更好地事奉。当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计划好的休假因着一些事奉的干扰而不能如愿,我们不应感到灰心和失望。我们的时间在父神的手中;祂很清楚,如果有紧急的事奉需要,休息可以延迟一下。
换句话说,事奉中的怜悯不是某一种性格的特征,而是某个设定好优先次序之人的特征。如果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是服事人,那么怜悯就不再是我们生命的特征,而是在判断自己是否应当“负责任”之后,而任意选择的一件事。当主耶稣面对世界的时候,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祂的怜悯。在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怜悯的几个方面。
二、思考主耶稣的怜悯
1.怜悯是主耶稣对人们各种需要的基本反应
马太告诉我们:当主耶稣看见众人时,“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九36)。我们首先应当看到的是,主耶稣因着众人和他们的需要而深受感动,因为他们没有牧人,流离失所,被欺压,受创伤,困苦无助。他们就像羊没有牧人一般,受剥削,四处漂泊,聚集而行,却不知道何去何从。我们可能会指责他们愚笨无知的行为;主耶稣却认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牧人。在我们来看,他们的风尚与激动的情绪也许代表了不成熟与无知;然而主耶稣却能够以怜悯的心对待他们。他们的愤恨、反叛、愚蠢的娱乐和消遣,野蛮的无赖行为,和愚蠢的习惯都为社会精英所摒弃;但是主耶稣对这些如此受人轻视的人却没有丝毫责备。在那令人排斥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其实是有罪的行为,隐藏着挫败、剥削、对未来难以形容的绝望。然而,牧人在哪里?可悲的事实是,牧人往往与那些被带领的羊处在同样的境况之中。换句话说,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牧人。有时候,他们太忙于崇拜自己;有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帮助和带领众人,而只是折磨他们。
这就是主耶稣注视人群的时候所看到的;根据马太的记载,这也就是祂怜悯他们的原因。在圣经中,神通常会安慰那些悲哀的人,帮助那些受压制的。“祂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路一52-53)。这一点和主耶稣对祂自己使命的认定也紧密相关:“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太九12)。吸引主耶稣的人们,几乎都是那些受欺压的、受苦的、被剥削的人,是那些最明白自己的需要、因而希望主耶稣能够满足它们的人。这不正是那些承受神的国、灵里贫穷的人吗?
我是在英国写这本书的;在暌达数年之后,我又回到这里了。当我坐下来读报纸、看电视新闻的时候,我发现这里的气氛有一些改变,那就是希望衰落了。
两年前,英国的评论员承认这个国家正面临许多的问题:种族关系紧张,失业率升高,生产力、贸易差额和生活水平都在世界上失去领先地位,不断增加的多元文化逐渐使民族分裂,北爱尔兰不断的冲突,还有那时煤矿工人的罢工和刚刚镇压下去的暴动等等。即使如此,坚强的英国却能够很快恢复。英国经受了过去的各样风暴,也能够应付目前的难题。
但是现在,评论员不能确定这一点了。随着英国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中的排名不断下降,教育体系又很少造就出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有太多杰出人士无法在本国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因而移民他乡),悲观主义逐渐显露出来。《时代杂志》(The Times)评论说,英国极其缺乏英雄,甚至连波坦(Botham)戒掉大麻重返板球队,对抗纽西兰队时,全国都为之欢庆。新闻社论的语气越来越暗淡。希望正在日渐破灭。
然而,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情形可能会为基督徒提供一个机会,这种机会只有伴随着失落感与动乱感而出现。在顺畅的环境中,物质恩赐丰富,因着神的保守,我们似乎不像其他人那样面对许多沧桑和变迁;在这种境况下,很少会有基督徒热心寻求主的面。然而在失望的阴霾中,当我们疲倦沮丧的时候,就可能会真诚地转向主,承认我们离了祂的恩典是何等无助;我们可能这么作,是因为认识到,神是慈悲怜悯的神,而主耶稣的怜悯是特别向着那些流离失所、困苦无肋的人。
但是,第二点也很重要。在马太福音的文理脉络中,主耶稣在施行怜悯的同时,也不放弃祂的道德立场。对我们来说,怜悯和道德标准经常是相互矛盾,互不相容的。怜悯人的时候,就会为我们所怜悯的对象找藉口,于是就失去了圣洁的标准;或者对圣洁的强调,会正确地拒绝为罪恶找托辞,也会错误地拒绝怜悯,从而轻率地陷入自义之中。
但是主耶稣并不是这样。如果我们将这段经文放在整本马太福音的文脉中,就会欣然发现,主耶稣了解罪恶的猖撅和它的邪恶,然而祂却仍然有怜悯。这整本福音书描述了主耶稣来是要从罪恶中拯救自己的百姓(太一21)。
在登山宝训中,主耶稣认定人是有罪的,例如:“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吗?”(太七11)。正如我们在本书第一章中所看到的,即便是主耶稣医治的工作,都是从祂的主要工作——解决罪的问题——而来的一个功用(太八17)。因为祂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太九13)。主耶稣敢于表达道德上的愤怒(参见:尤其是太二十三章),然而祂同样为耶路撒冷哭泣。
第三,在这里用了一个隐喻来形容主耶稣的怜悯,而且其内涵不单是怜悯而已。主耶稣悲叹道:这些人“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九36)。祂的话语令人想起了旧约圣经中的许多经文;那些经文说到,神或者神所应许的弥赛亚就是慈悲的牧人,要来带领、喂养、并保护神的子民。在一个地方,神应许说:“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们,牧养他们,就是我的仆人大卫[写于大卫去世之后几百年,因此必定是指比伟大的大卫更大的那一位后裔],祂必牧养他们,作他们的牧人。我耶和华必作他们的神,我的仆人大卫必在他们中间作王,这是耶和华说的……。你们作我的羊,我草场上的羊,乃是以色列人,我也是你们的神。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三十四23-24、3l;参:三十七24)。马太自己引用了弥迦书第五章二节:“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太二6)。耶稣在谈到祂的受死时,引用了撒迦利亚书第十三章七节:“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太二十六31)。在本章所讨论的经文中也用了同样的隐喻,说到主耶稣差遣门徒“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太十6)。
那么,无可避免地,有圣经素养的基督徒们,在仔细思考主耶稣的话语之后,不单会看到怜悯,也会发现这又是间接指着弥赛亚说的。主耶稣怜悯那些“没有牧人”的羊,以自己为他们所需要的牧人,就是很久以来神在圣经中所应许的牧人,(正如马太仔细记载的)降生在伯利恒,并真正牧养神的羊群。
简而言之,怜悯是主耶稣对人们各种需要的基本反应。其他的反应也同样重要,但不会冲淡这种深切的怜悯,而是与祂的怜悯相互配合的。祂的怜悯居于显著的地位,像所有的神迹一样,真实有力地证实了祂的弥赛亚身分。
2.主耶稣的怜悯呼召人来祷告
圣经说:“祂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然后,祂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太九36-38)。在这里,羊群的隐喻变成了庄稼的隐喻,因为主耶稣要唤醒门徒,使他们有祂那样的怜悯。庄稼这个词的意思,指的不是福音书中常出现的、代表最后审判的“收割的时候”(例如:太十三49;参:赛十七11,珥三13),它的意思是“要收的庄稼”(如《和合本》所翻译的),“多”这个字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个意思。如果“庄稼”“很多”,那一定是指要收割的庄稼。去掉隐喻,主耶稣所说的意思就是,有许多人在等着听天国的福音。人的禾场已经准备好,只等待收割了。他们极需工人去向他们宣讲福音。那么,应当作什么呢?我们是否应当开始培训课程,好使我们能够增强传福音的力量?我们是否应当策划招募同工的方法?我们是否应当建立几个地处关键位置的神学院?也许我们应当开始建立两、三个国际基金会,来为这些计划筹款?
从某些角度来说,也许所有这些步骤都很好。但是它们都是次要的步骤,在我们把相当的精力投注在首要步骤之后,才应当考虑它们。首要步骤就是祷告——向庄稼的主祷告,求祂打发工人,去收祂的庄稼。有一个解经家这样说:“没有人会自发成为一个真诚而忠心的福音使者,没有人正确履行教导的责任,惟有主所兴起、又赐下圣灵的恩赐给他们的那些人,才能如此。我们若是看到缺乏牧师,就必须要定睛仰望祂,求祂帮助。”
世界充满了罪恶,无论在第一世界,还是在第三世界,是在第二世界,还是在第四世界;也无论是在“文明”地区,还是落后地区;是在民主政体之下,还是在专治政权之下;是在“基督教徒”众多的国家中,还是在以万物有灵论为主导的未开化国家。谁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生命和整个社会是否应当只被雄辩、或者好行为的力量改变呢?只有神的能力才能满足一切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恳求祂来作工。
然而,主耶稣说,我们所要恳求祂作的工作,就是求祂兴起工人!毫无疑问,我们可以祈求祂来拯救许多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好的祷告。但是却不是这里的焦点。神通常藉着方法作工。这就是我们必须向神祈求的原因,求祂兴起工人——他们就是祂的方法——来传播福音,显明神国度的能力。这与只是招募同工和培训的工作不同。因为神若兴起同工,祂就会把他们所需要的恩赐和恩典赐下,使他们能够迎接这个巨大的挑战。我们所任命的工人,若不能享受神的恩赐,就不会比不信主的公务员更好,事实上,反而会使成千上万的人对于什么是真正基督徒的工作产生很大的误解,从而造成相当可观的伤害。
在圣经中,有许多重要的经文都谈及在神的旨意中祷告的重要性。在我蒙神呼召来事奉时,有一处这样的经文,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我在加拿大政府的化学实验室中工作的时候,曾经致力于解决一些空气污染的问题。逐渐地,我对道德的污染比空气的污染更加关注,对于圣经真理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的关心,超过了对于科学发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关心。我丝毫没有意思要阻止基督徒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服事神。相反的,这是天父的世界,基督徒需要参与其中的每一个领域。然而,对于我来说,我关注的重点和负担开始改变了。毫无疑问,神正藉着我的思考,朋友的建议,和我早期的事奉机会等途径,在我的生命中静静地作工。在一段困惑时期的最后,我听到一篇信息,是讲以西结书第二十二章。我记不清那篇讲章的内容了,但是却很清楚地记得那段经文。在经文中,神列出了那时的以色列人——尤其是首领,商人和先知——全部的罪恶。那段经文的最后写道:“其中的首领仿佛豺狼抓撕掠物,杀人流血,伤害人命,要得不义之财。其中的先知为百姓用未泡透的灰抹墙,就是为他们见虚假的异象,用谎诈的占卜,说:‘主耶和华如此说’,其实耶和华没有说。国内众民一味地欺压,惯行抢夺,亏负困苦穷乏的,背理欺压寄居的。”(结二十二27-29)。
最严厉的控告还在那一章的最后。神带着深切的悲痛、厌恶和愤怒,说:“我在他们中间寻找一人重修墙垣,在我面前为这国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灭绝这国,却找不着一个。所以我将恼恨倒在他们身上,用烈怒的火灭了他们,照他们所行的,报应在他们头上。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二十二30-31)。很明显地,主所寻找的人,不一定是有分于先知或祭司事奉的人;他是那能够站“在我面前”的人——也就是以代祷者的身分站在主的面前。我想起了有关摩西在金牛犊事件中的描述:他代表百姓,祈求神不要除灭他们,哀求神怜悯他们。但是这个时候,当神看祂的百姓时,祂无法找到任何人能够担当这个角色,没有一个这样的人。
我希望自己能够说,我一向忠于神的呼召。然而很羞愧,我不能这么说。但是我承认,我们所面对的最大问题,会在我们的膝盖上解决。这并不是说(我再说),我们除了祷告什么都不该作;而是说,若没有祷告,我们什么都不应当作。如果神确实习惯使用一些方法,我们也总是把焦点放在方法上,甚至忘记真正有意义的工作必定是神作的,我们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可能世界上也存在着一些很属灵的基督徒,却对世界没有益处,但是我还从未见到过这样的人。我倒是知道有许多人,他们很属世,却对天国和世界都没有益处。
主耶稣的怜悯产生祷告和祷告的呼召。如果我们没有祷告,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怜悯。或者,可能我们有怜悯,但是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及其解决方法是错误的,充其量只有使我们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次要的解决方法上。但是如果我们有像主耶稣那样的怜悯,和祂所看到的人们最急迫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我们应当学习向庄稼的主祷告,求祂差遣工人,去收割祂的庄稼。
3.耶稣的怜悯产生了门徒的使命(太十1及以下)
祷告的命令很重要,但却不能代表一切。正如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没有使命的祷告也是如此。
当然,在某些方面,这次差派门徒去完成的使命是训练的使命,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它才能成为教会持续不断之使命的模式。路加记载了后来的一次差派,耶稣差遣了七十二个门徒(路十1-24)——这显然是一个逐渐增多的受训队伍。在马太福音第十章这里,耶稣托付给门徒的特殊使命,保持了一些只适合于耶稣受难与圣灵降临之前这个阶段的宣教特征。尤其,祂告诉他们:“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太十5-6)。主耶稣提出这个限制,可能是因着几个不同的原因。一般来说,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相处得不很融洽;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去。如果(我认为确有可能)约翰福音第四章所记载的,耶稣涉足撒玛利亚地界的事情,在这时已经发生,那么一些门徒可能就会天真地认为,要是他们回到撒玛利亚,一切的工作都可以顺利进行。如果是这样,他们就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先入为主之见是何等深,或者宣扬神国度的使命是何等艰辛;因为,就在不久以后,当一些撒玛利亚人拒绝了耶稣和门徒时,雅各和约翰就打算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路九52-56),从而显明,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在那个地区服事。即使是在五旬节之后,大部分信徒,包括使徒,都需要一些时间,才可以接纳向外邦人传福音的思想。
主耶稣提出这个暂时性限制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在于祂对自己在救赎历史中的地位的理解。祂蒙神差遣,成为一个犹太人,进入犹太人当中。祂自己遵守摩西的律法,在它的定规下生活和受死。当祂在这个架构之外事奉的时候,祂自己似乎将它视为一个例外(例如:太十五21-28)。这是救赎事件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将会被耶稣留给门徒的大使命所取代,那时祂要命令他们去使万民成为祂的门徒(太二十八18-20)。
然而,无论这是不是训练的使命,这一章的前十五节经文显明了真正的基督徒使命的特征,因此有助于我们理解主耶稣的怜悯的真正含义。如果耶稣的怜悯产生了使命,我们就需要了解这种使命;当我们已经了解了之后,就可以了解这种推动了使命的怜悯的真正本质。
这个使命本身是神的救赎统治的延伸
在表明祂的怜悯的文理脉络中,“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太十1)。祂还更清楚地告诉他们说:“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太十7-8)。他们在言语上要传讲的信息,就是宣扬神的国近了;在行为上,他们要显明神国度的权能,由主耶稣赐给他们权柄,施行异能,医病,赶鬼,甚至使死人复活。
简而言之,他们的使命,就是叫主的作为可以扩散开来。祂掌权的新时代开始了。祂自己也宣告说,神的国近了(太四17);祂的门徒也要如此宣告。祂自己彰显了神国度的权能,并且预先描述了这国度完满实现时的光景(第八至九章);他们也要如此。祂自己击退了苦难,显明了罪和疾病之间的关联;他们也要如此。祂自己面对黑暗的权势,从人身上赶逐邪灵;他们也要如此。他们能这样作,是因为祂将所需要的权柄赐给他们。
在几年以前,这可能就是我对这段经文的全部理解,除此之外,我可能曾想到应用一些到现代的环境中。然而今天,当我着手撰写本书的时候,西方教会正感受到所谓神迹奇事运动的冲击,这通常都与温约翰(John Wimber)和他所创立的“葡萄园”(vineyard)机构有关。简而言之,这运动所持的观点是,当福音被正确传开的时候,应当伴随着神迹和奇事——也就是说,神医治的能力和其他超自然的能力以可见的形式彰显出来,证明神的国度确实介入了这个世界。这个能力通常与“带着权柄的话语”相结合,后者似乎是老一辈灵恩运动人士所说的先知恩赐的一个分支。
我们不适合在这里评论规模如此广大与多样的运动,也不适合解释这个运动所根据的主要经文。无论如何,我在其他地方已经探讨过这些问题。我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个主题,是为了要承认,在直接叙述主耶稣在世上时将权柄赐给门徒的经文中,这个主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与神迹奇事运动所使用的经文基本相应。我们至少必须对这个运动进行简单的思考。
其实,我发现自己在很大程度上都赞同温约翰的许多声明;我不想诋毁别人的工作,尤其因为他大部分的观点似乎都有益处,符合圣经,整体说来也对人有帮助。如果我必须要说明一些值得谨慎思考之处,那么我要提到下面四点。
第一,在五旬节之后,虽然有许多信徒施行神迹奇事,但这些神迹奇事更多时候是由使徒所施行的(徒二43,四30,五12、16,八18;林后十二12),有时候具有证实的作用。当然,今天仍有人主张说神从未收回使徒的恩赐;因此,如果在第一世纪,使徒的身分有部分是由神迹奇事证实的,那么现代的使徒也可能被赋予了同样的恩赐。这个观点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使徒这个词语所包含的不同意思。从某个角度而言,惟有耶稣是“我们所认为使者(原文与‘使徒’是同一个字),为大祭司的”(来三1);大概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像耶稣那样的使徒。然后,还有十二使徒,根据使徒行传第一章,他们必须于耶稣在地上事奉期间与其他使徒在一起,也必须是耶稣亲自任命的(或者是为了取代加略人犹大,而由教会庄重地根据圣经而抽签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没有这样的使徒,除非有两千岁的人,才有这种可能性。接着则是保罗,他坚称自己具有使徒的资格,因为他在往大马色的路上看到了复活的耶稣,并且直接从祂领受了托付(特别是林前第九与十五章)。保罗认为他在往大马色的路上的经历,不是众多异象中的一个,而是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耶稣复活之后,特别的、最后一次的显现(他用了“末了”这个词,林前十五8),是不可能重演的,直到祂在世界的末了再来为止。另外,使徒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宣教士,使者,教会的信使等等。在这广泛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像一本书的题目那样):《缅甸的使徒耶德逊》(Adoniram Judson,Apostle to Burma)。然而,我认为,经常与神迹奇事有关的“使徒”,是从狭义上来说的。这并不是说,今天已经不存在可以令人信服的神迹奇事,也不是说,除了使徒(指狭义的使徒)之外,人们不可能彰显神的能力。然而,它的意思乃是,圣经中经常将使徒与神国度权能的超然彰显连在一起,这一点确实是无可否认的,也不能随意称某些现代人为“使徒”,却不小心谨慎地分辨这些人是何种意义的使徒,不然就是漫不经心地曲解了使徒的意义。
第二,在强调神的国度介入的力量时,也必须要与圣经中所强调的其他内容相平衡,包括在这堕落的世界中不可避免的苦难。不是所有的死亡都会立刻以复活为结束:如果让死人复活的命令(太十8)具有普世性,那么,早期的基督徒没有一个活到今日,就很令人惊奇了。我们已经知道,保罗最初在加拉太传讲福音是因为生病;他不得不在一次宣教中,把久病不愈的特罗非摩留下来;提摩太的健康也一直有问题。耶稣曾说过,即使是所谓的自然灾难,也具有警告和鼓励人们悔改的功用(路十三1-5)。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补充的是,新约圣经特别强调,因着世界的抵挡,基督徒必然要经历苦难(在下一章中将会比较详细讨论这个主题)。换另一个说法,在现代世界中如果没有福音大能的神学,实际上就是把天国的所有福分延宕到耶稣再来时——也就是说,过度强调未来的末世论。另一方面,过于强调天国在今天的改变大能,使之脱离其他同样重要的主题,就是轻视我们仍旧等待的,即整个被创造的族类都渴望最终的得赎。这是过度强调已实现的末世论。在主耶稣钉十字架和复活之后,新约圣经的作者们能够以各种方式说,凡求告主名的人都必能得救;他们没有说,任何求告主名的人,身体的任何疾病都会得到医治。教会将会继续处于能力和软弱的张力中,直到一切事情完满实现。
还有,第三,如果将这种神迹奇事神学作为传福音与宣教的秘诀,我们会非常失望。其实所有的秘诀——无论是四个属灵定律,某一种传福音的方式(例如:决志呼召),还是某个特别的神学重点——都有可能变成盲目崇拜的偶像,也就是信徒利用来制造某些必然结果的必要手段。从某种角度看来,这就把神叫人重生的工作变成了某些特别秘诀的抵押品。使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已经变成正统信仰的检验标准。那些开始时是有益的修正工作,后来因着耗费不成比例的能量在所谓的秘诀、却对神对人没有太多益处的事工上,就很容易退化成为某一种派别的立场。
第四,在这个特别的例子中,最严重的可能在于,领袖不能与一些最极端的跟随者划清界限。很明显,没有一个领袖能永远为他的学生所说的话及其行为负责;但是在这个例子中,有着一些非常引人瞩目的极端观念和弊端,急需要主要的领导阶层来澄清。历史上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在福音觉醒运动(Evangelical Awakening)期间,乔治·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卫斯理兄弟(Wesleys),和其他的领袖起先公开同情一群被历史学家称为法国先知(French Prophets)的团体。法国先知派重视超自然现象,疯狂表达狂热的情感,宣称自己所说的话是从神而来等等。对于神在他们中间一切可能的作为,福音觉醒运动的主要领袖想要抱持乐意接受的态度。但是当法国先知派越来越走入极端的时候,他们看重自己的经历和定向,超过了圣经的架构和平衡(即使他们无疑认为自己是符合圣经的),怀特腓德等人终于越来越疏远那个运动的代表,有时,当先知派试图掌控聚会的方向时,他们甚至给予公开的指责。简而言之,有丰富的证据表明,人对于奇事的喜爱永远不会满足,并且将会逐渐扭曲对圣经和基督教的理解。温约翰的门徒曾经举行一场阴森的守夜祈祷,要叫一个大半生瘸腿的信徒从死里复生(他为什么没有在去世以前得到医治?);这件事被媒体披露出来,这时是应该公开划清界限的时候。说了这么多负面的内容,我想,更重要的是,不单这十二个门徒最初的受训使命,还有教会的全部使命,都是耶稣基督之怜悯的彰显。神的救赎统治被延伸了,有时是以人们难以理解的奇特方式,有时以改变生命之能力的惊人方式,有时却是在逼迫和苦难的环境中,“饥饿……赤身露体……危险……刀剑”(罗八35)。正如主耶稣的怜悯感动祂,使祂激励门徒祷告,祂的怜悯也照样感动祂,使祂训练门徒学习事奉,并将祂部分的权柄授予他们,使他们也能够传讲天国近了的信息,在以色列迷失的羊群中彰显天国的大能。
履行这个使命,绝不能是为了个人的物质利益
主耶稣告诉祂的门徒:“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太十8)。白白地一词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慷慨地”,即“你们得到了慷慨的供应,也要慷慨地舍去”或者类似的意思,虽然这个意思并没有错误。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免费的:就是说,“你们没有付出丝毫代价就得到了,是白白地得到的,因此,你们也必须白白地舍去,不收取任何费用”。
然而,它的意思并不是说,主耶稣的门徒所服事的人不应当支持他们;因为耶稣又说:“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太十9-10)。无论这几件事的确切意义如何,门徒上路的时候,显然是除掉一切不必要的装备,只保留不可或缺的。例如:“不要带鞋”,可能是不准带多余的一双鞋:门徒要相信一路上会有人为他们预备这种基本的必需品,还有食物和住处等需要金银去购买的东西。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门徒要“白白地”舍去,就是说,不收取任何费用;另一方面,他们也要记得,“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他们轻装便履地旅行,却又相信他们所服事的人会供给他们的需要。这两个原则看似不能同时并存、甚至彼此矛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张力呢?
我们一旦明白这个奇怪的组合所包含的价值,就会看到其中的合理性。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蒙耶稣差遣的人,和那些接待他们的人所面临的具体情况。门徒不为他们的服事收取任何报酬,这必定使他们记得,他们自己也是恩典的接受者,并且属灵的财富是不能交换的,像那个行邪术的西门所表现出来的贪婪一样(徒八章)。那些用属灵的服事收取费用的人就是出卖圣职。同时,那些从这种不收取费用的服事中得到益处的人,必定要思考,神甚至会藉着这些奇特的方式表明,祂的赦免和能力是不能赚取、购买,或者出售的。国度是藉着祂看为合适的方法、在祂看为合适的时间临到的。祂如果在赦免、医治和改变中彰显祂的能力,绝不是因为祂受到了强迫、收买、或者驯服。
然而,这些听到天国福音的人,盼望能以实际的方式来回应福音,因此他们为专心传讲福音的人提供食物,住处等各样的支援。他们知道,门徒承担福音的责任,需要投入大量艰辛的努力。他们知道,自己是白白地得到福音,然而其中却有更深刻的意义,他们应当为那些带给他们好消息的人所作的工有所付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同时,藉着其他人的慷慨,也提醒那些忙于传道和事奉的人,他们并不孤单,不是完全独立于大众的孤立英雄。他们可能不知道,下一餐和下一个住宿的床榻在何处;所以他们必须信靠神来供应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并且知道,在神的怜悯中,祂会藉着祂其他的仆人来供应他们。
如果我们将它应用在现代的环境中,可以这样表达:教会不应当为了教牧同工的服事而支付报酬,好像传道人是像其他人一样靠赚取工价维生。推到极点,这也可能表示,主的仆人在每一个祷告中,每一篇讲道中,每一个小时的准备中,以及与痛失爱子的寡妇的每一次谈话中,都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报酬。教会不向传道人支付报酬,而是向他们提供资源,使他们可以自由地事奉。教会认识到,凡如此事奉的人都必须“维生”,并且是理当如此的。在实行方面,它的意思是说,当教会对传道人尽可能地慷慨时,传道人就不需要为自己的物质问题担忧,也不会看重自私的物质利益,这才是最理想的情况。最坏的情况是,传道人贪得无厌,总是将自己和其他“专业人士”相比,而教会采取的态度则是:“主啊!求你使他谦卑,我们会让他一直穷下去”。
在任何环境中都需要特别强调的,就是在那个环境中人们都想要回避的方面。在一般情况下,教会需要留意第十节后半的经文(“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这提醒教会应负的责任及其亏欠;事奉主的门徒也需要思考同样的经文,这提醒他们,主会如何为他们预备一切。传道人需要思想第八节后半(“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需要记住恩典总是白白的,他们的服事不能买卖,必须白白地传扬,而且要尽可能广传。
我希望能从保罗书信继续来讨论这个问题——他加入了自己的一些重要的见解,然而我们不便在这里讨论。这个张力极有价值,不仅使接下来的使命可以马上执行,也奠定了一个基础,好理解基督徒的见证观、和恩典本质,这恩典是属于福音的核心。在马太福音第十章,其价值则是显明了耶稣基督的怜悯,也反映出祂对于如何进行教会使命的看法。
然而,在这些安排中,还明智地反映了耶稣和祂的门徒之间的关系。耶稣对祂自己的门徒的态度,是充满了丰富的恩典和怜悯。他们是特别属于祂的,因为他们是祂所呼召的,像马太一样;如果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比别人更加完全,是因为在他们的疾病中,耶稣临到他们,改变了他们。并不是他们赚取了祂的喜爱,他们也不值得祂怜悯。有任何人配得怜悯吗?人可能会非常需要怜悯,但是如果说他们配得怜悯,就不可能不破坏怜悯的本质。然而,同时,耶稣对祂的门徒也有所要求。祂富于怜悯,并不表示祂对门徒就无所要求;祂藉着恩典救赎了人们,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属于祂的同时却没有改变。因为,虽然耶稣来不是为了召康健的人,而是召有病的人(太九12),但这并不表示,祂就允许他们保持疾病的状态。如果耶稣在世上的时候,祂“怜悯”那些有病的人,却不医治他们,那会是什么样的怜悯?如果祂来不是为了召义人,而是召罪人,然而却任凭他们在罪中堕落,那会是什么样的怜悯?事实上,祂施行怜悯的结果,是改变人们。如果祂的怜悯没有影响力,那么,它可能只是一种值得嘉奖的道德情操,但却毫无益处,而只是一种自私的情感宣泄。耶稣的怜悯和恩典改变了人们,将会使他们逐渐符合祂的要求,效法那些顺服的门徒。假如所谓的门徒连他们生活的方向都没有改变,那么他们根本不算是门徒。
如此,耶稣坚称:天国的益处是白白传播的,但接受福音益处的人却有责任支持天国使者,这两者之间必须保持平衡;祂这么说,绝不是武断的决定,而是反映了福音最深刻的本质。
这个使命引起了各种不同的回应(太十11-16)
怜悯激发了使命,并不意味着任何听到这个信息的人都会得救。事实远非如此;它显明了人们的分歧。耶稣说,在门徒到达任何一城一村,安排住处的时候,就开始了这种分歧。祂说:“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吕振中译本》作‘配得起的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太十11)。在上下文中,人是不是配得起,不是以贫富、魅力、恩赐的多少、或者优越的道德为标准,而是以他/她对于耶稣的事奉与使者的心态为标准。门徒需要以此为标准,找到那热心支持耶稣的人;这样的人是配得起的人,耶稣的门徒就应当住在那人家里,而无需一家一家尝试,好获得“比较优越的”住所。如果有这样配得起的人为他们提供住处,他们已经很优越了。
就这样,门徒到了这个配得起的人的家门口,他们就会看到,那里是否有真正的价值。当然,门徒所听到的消息可能是误传;可能没有配得的人住在那里。耶稣指出了两种可能性:“进他家里去,要请他的安。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太十12-13)。在耶稣那个时代,愿这一家平安(路十5),或者类似的问候语,是很平常的。在上下文中,这句问候语本身并没有传达任何特殊的意思;然而,因为这是耶稣的使者所说的,对象则是他们所听说的能够热心接待他们的人,因此对这个问候语的回应也就变得很关键。如果那家的主人并不配得(也就是说,不愿意跟随耶稣,也不想帮助祂的门徒),那么门徒的平安就仍归他们自己一也就是说,他们不应当住在那里。虽然如此,他们却没有失去什么。凡接待耶稣门徒的,就是接待祂(太十40)。这个不配得的人不单拒绝了几个门徒,也拒绝了他们所代表的耶稣。因着他们与耶稣的关系,他们所问候的平安就有了特殊的价值;如果他们离开的时候把这个问候也带走,他们弃绝的那家所失去的福分是无法估算的。因为约瑟的到来,波提乏的家大大蒙福(创三十九3-5);那接待耶稣弥赛亚的使徒的家,所要蒙受的福分将会是何等的多!
因此,若是因为他们是耶稣的门徒而拒绝他们,最终将会受到审判,不仅对个人或家庭是如此,甚至对整个城市都是如此:“凡不接待你们、不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太十14)。敬虔的犹太人在离开外邦人的地界,返回应许之地时,会将异邦的尘土从自己的衣服和脚上抖掉,这个行为不仅象征他们感谢神保守他们平安返回,也代表他们对异教徒的拒绝。耶稣将这个对外邦人的习俗用在犹太人身上,必定是令人深感震惊的。弥赛亚耶稣的使者对待某些犹太人的家庭和城市,就像对待那些不认识神,面临审判的异教徒一样。
在这段经文的最后一节,审判的主题清楚浮现出来。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十15)。所多玛和蛾摩拉的邪恶是众所周知的(创十九章;赛一9;参:太十一22-24;罗九29;犹7),因着她们的罪恶而受到悲惨的审判;然而耶稣说,到了末日,拒绝耶稣和祂的使者的那家和那城所面临的审判,比这两个城所受的还要可怕。耶稣在下一章(太十一20-24)还会更详细论述这一点,其中的前提是,我们在神面前的责任,与我们得到的好处和机会有关。这是西方世界将要面对的严肃问题;当自私自利和物质主义把我们所知道的这条更美的道路排挤掉时,这个威胁逐渐增大。
你可能会说:“但是,我以为你要讲耶稣的怜悯,你却是用审判和地狱来吓唬人。”
事实是,在圣经中,将神的爱和审判的威胁相提并论,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圣经说:神如此爱世人,甚至赐下祂的独生子(约三16);但是在下面几节,我们就会看到“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三36)。保罗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但是,只有这样,才保证我们可以“藉着祂免去神的忿怒”(罗五9)。在其他地方,我们很高兴见到约翰所说的,神就是爱(约壹四8、16);然而,他很快又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人有了神的儿子,就有生命;没有神的儿子,就没有生命”(约壹四19-20,五12)。
因此,这似乎是说,如果我们忠实于圣经,那么就不能单单详细述说神的爱,而不提到祂的忿怒。这并不是因为神的爱与祂的忿怒是相互对称的,而是说,当神的圣洁面对背叛时,我们就会生活在神的震怒之中;使徒告诉我们,我们原为“可怒之子”(弗二3)。奇妙的是,这位有一切理由可以发怒的神,却也是一位慈爱的神,就是祂的慈爱使祂差遣了祂的儿子,就是祂的慈爱使祂差遣了门徒,今天,祂以同样的慈爱对我们,这爱“激励我们”(林后五14)来为祂作见证。
在这个失丧、困惑和背叛的世界施行基督徒的怜悯,会改变一个人的生命,不然就会更多显出他的罪来。任何人读了这几节经文之后,不是受到吸引,与基督更亲近,就是在祂面前显出更多的罪来,没有中间状态,因为耶稣的使命会引起不同的回应。但是,那些尝到主恩滋味、知道祂是何等美善的人,却不能不起来高声歌唱:
神对人的爱,是远远
超过人所能想象;
深邃,超越人类理性;
是永远无法测度;
永恒的爱
丰富住在基督里。
耶稣的爱,不可测度,
无人能知其深广;
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像河水自由流淌。
哦!口渴的,
请来品尝这泉源。
耶稣的爱直到永远;
祂心系锡安山;
祂永远永远不会
任凭教会被地狱掳掠。
都成就了,
我魂见证这一切。
——威廉·加兹比(WilliamGadsby,1773-1844)
(摘自作者著《当主耶稣面对世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