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因何欢喜?(莱尔)
【路10:17-20】
17.那七十个人欢欢喜喜地回来说:“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
18. 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
19.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
20.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
首先,我们应当从这段经文中领会到,基督徒何等容易被成功冲昏头脑。圣经上记着说,这七十位门徒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满怀喜乐地从第一次宣教之旅回来,他们对主说:“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在他们的喜乐里,有许多虚假不实的热情。在他们对自己的成就所作的汇报中,明显有一丝自满。这段话的基调让我们得出了这一结论。我们主描述撒但从天上坠落的这一重要表述,极有可能是要给他们一个提醒。他看透了自己面前这些没有经验的士兵的心态。他看到,这些门徒被第一次胜利弄得飘飘然了。于是,他大有智慧地制止他们这种不恰当的狂喜,警告他们要抵挡骄傲。
这是凡为基督作工的人都应当留意并牢记的一条教训。凡在福音禾场上忠心作工的人都盼望成功。不管是国内的牧者,还是海外的宣教士;是教区的探访者,还是城市中的传道人;是发放福音单张的人,还是主日学老师,都盼望成功。所有人都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推翻撒但的国度,叫人的灵魂悔改归向上帝。对此,我们不要感到惊奇。这样的盼望乃是合宜的,也是好的。然而,我们绝不要忘了,人获得成功的那一刻,对基督徒的灵魂来说,也正是最危险的时刻。那颗因为诸事不顺而遭受压抑的心灵,在成功的时刻往往也会过度膨胀起来。很少有人能像参孙那样,击杀猛狮却又不告诉别人(士14:6)。无怪乎,使徒保罗在论到监督时说:“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提前3:6)大部分基督工人获得的成功或许只能是他们的灵魂所能担得起的。
我们务要多多祈求得着谦卑之心,尤其是祈求我们能在平安和成功的日子谦卑下来。当我们周围看似一片繁荣,我们的计划圆满完成,没有家庭的试炼和疾病临到,世俗事业一帆风顺,每天的十字架轻省易背,总之里里外外都像晴朗的清晨时,正是我们的灵魂有危险的时刻!这时候,正是我们要加倍警醒、保守己心的时候,也正是魔鬼在我们心中撒下邪恶种子的时候,有朝一日,这颗种子的生长和力量会叫我们大惊失色。很少有哪位基督徒能够端稳满溢的生命之杯。很少有哪位基督徒在不断取得成功时,仍然能灵魂兴盛。我们都倾向于向网献祭,向网烧香(哈1:16)。我们会轻易地认为,是我们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叫我们马到成功。这段经文中警示的信息绝不可忘记。在我们诸般的成就中,唯愿我们迫切呼求上帝:“主啊,给我们披上谦卑的外袍。”
其次,我们从这几节经文中领会到,诸般恩赐和行神迹之能远不如恩典。圣经上记着说,我们主对这七十位门徒说:“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人若蒙主恩准能赶鬼,这无疑是一种尊荣和权柄。门徒为此感恩是合宜的。但人若为上帝所归正,蒙上帝所赦免,自己的名字又被记在生命册上,那会是更大的尊荣。
对恩典和恩赐的区分意义重大,但它今天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叫人痛心。诸如思想活跃、博闻强记、雄辩滔滔、论辩有能、说理有力等恩赐,常常被那些拥有这类恩赐的人过分看重;而那些没有这类恩赐的人常常会过分崇拜它们。这是不应该的。人们忘了,若没有恩典,恩赐断不能拯救人的灵魂,撒但自身的情形就是这样。与此相反,上帝的恩典却是一项永恒的产业,蒙受这恩典的人或许地位卑贱又遭人歧视,但他们必要安稳地站在那荣耀之地。那些虽有恩赐却未蒙恩的人,不管他们的恩赐何等美好,都必要死在罪孽当中。但是,那些虽然没有恩赐却蒙了恩的人,不管看上去何等无知、没有学问,但向上帝却是活着的。“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传9:4)
我们竭力持守的信仰要以得着恩典为要务。我们切不要满足于自己能够雄论滔滔,或讲道有力,或推理有能,或辩论睿智,或宣告激昂,或侃侃而谈。这一类的恩赐就自身来说都是好的,不应该低估。虽然它们有自己的功用,却不是上帝的恩典,也不会拯救我们脱离地狱之苦。我们务要努力不辍,直到得着了内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见证:“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借着我们上帝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林前6:11)我们务要竭力追求知道,“我们的名记录在天上”,又知道我们实在与基督合而为一,又有基督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务要竭力追求成为“基督的信,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林后3:2-3),并借着我们的温柔、爱心、信心和思念属灵的事,来显明我们乃是上帝的儿女。这才是真信仰。这些才是使人得救的基督教的真正标记。若没有这样的标记,一个人或许有很多恩赐,但终不过是加略人犹大这位假使徒的门徒,终要落入地狱中。人有了这标记,或许仍会像拉撒路那样,在地上遭受贫穷,又被人蔑视,没有一点恩赐。但是,他的名字却记在了天上,在末日时,基督要以他为自己的子民。
(选自《<路加福音>释经默想》,陈知纲译,橡树文字工作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