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诚、王少波等:“神操”祷告之四 – 祷告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圣山团契纪要)
讲员介绍:李知诚老师,圣山教会牧者。讲员分享:天父我们感谢你,愿你的恩宠降下。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日子当中你能带我们,你保守我们。主啊,愿你悦纳我们这样渴慕你的心志。求你保守我们线上线下的弟兄姊妹们都能够同心合意寻求你圣灵的时候,寻求你的恩典和祝福的时候,你的恩,你的道,你的灵就常常与我们同在。感谢赞美主。把以下的时间完全交托给你,愿你的圣灵常常与我同在。我们感谢赞美主。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弟兄姊妹平安。我们今天一起来分享“神操”祷告的第四次的分享,叫做祷告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一般来说,我们提到祷告的时候,我们在前几次讲到祷告更多的时候不是我们自己一个人来到神的面前,向上帝喋喋不休。更多的是倾向于聆听,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更多的时候,所罗门的那个智慧其实指的是聆听的声音,聆听的耳朵。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的祷告当中需要放下自己的努力,放下自己的喋喋不休,不断地去寻找神的声音。这样说法的确没有错,祷告的确是,更多的是要等待上帝的引导。但我们会看到在很多的灵修的引导当中存在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换句话说,会把祷告的重点过分的侧重在聆听上帝的话语,也就是过分地忽视人的主动性,而单单把人放在一个完全被动的这样的一个地步,会出现这种矫枉过正的一些现象。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归心祷告(Centering prayer)。很多的弟兄姊妹可能听过,大概说的是我们祷告的时候抓中心词,比如说耶稣基督或者基督教、十字架等等。这个东西就好像指针一样,就好像一个导航一样。你在寂寞当中的时候,你的心中不管有兴起多少的杂念,不管有怎样的一些思想,也不管这个思想是美好的还是世俗的,是圣洁的还是并不那么蒙神拣选,这个都没有关系。你就单单地让他从你的心里流淌而过,你不要去努力地去考察它,你也不需要当它不存在。单单的等待,等你心中的杂念慢慢地流过,你心中开始进化的时候,单单等待神的灵和神的光照到你的心中。这个是归心祷告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教导。这样一种教导,我没法说它错,或者我也没有这个能力说它这个有问题,虽然很多的弟兄姊妹,很多的教会对此保持着强烈的怀疑,但我这里很难说它是有问题或者有错。但我只想说的是并不仅仅是只有这样一种祷告形态。或者说这样的一种教导,常常给人一种误会,就是说我们祷告的时候,不是一种完全被动地单单聆听上帝的话语,而主动地去发挥我们的积极性。我们去祈求上帝的话,那么好像我们的祷告会变得更加初级一点,好像更加原始一点,好像没有那个单单聆听上帝的祷告那么属灵那么深入那么高层次。这样一种说法我觉得可能和事实有很大的差距。我说的是归心祷告(Centering prayer)这样的一种积极提倡被动性祷告的方式在今天的教会以及整个教界来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崇,包括耶稣祷告等等。这样的一种祷告当然有它的优势,或者是有它的传统。我们知道它站在一些东正教的传统,或者说十字架的约翰的传统,这个我们是理解的。但我并不是认为只有这样的一种被动性的祷告,才是更好的祷告,神更喜悦地祷告以及我们所追求的祷告。在大德兰的自传当中她讲到祷告的经历,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四种浇园的比喻。他说他自己回顾自己的这个整个的灵修祷告的经历,他给自己做了一个总结。他说祷告呢就好像人用水浇园,这个浇园呢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方式,或者说我们按照我们中国人喜欢的四种不同的境界。插一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过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讲到人有三种不同的境界。《人间词话》原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们中国人很喜欢这种东西。大德兰的这样一种四重浇园的比喻很受中国人的喜爱,祷告的第一个层次,或者最初的祷告就好像人用这个水瓢,一瓢一瓢地往园子里浇水一样。这个是有益处的,但是这样做很累,是非常辛苦的。就好比人不断地默想,不断地主动地找一个时间坐下来,预备一段话语,然后努力地去默想祷告在上帝的面前,就是祷告的第一层境界。第二层境界就好像用水车来打水,这个时候人脚踏着水车,水就可以流进水笼或者是水沟,或者说水井,你把水车转起来的时候,你就可以把那个水桶提起来。这样的效率比用水瓢舀水要快得多,这就好比沉默的祷告,静心祷告,这样一些祷告,它的效率或者它的有效性会更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去亲近神,但同样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第三种祷告的形态是将溪流或者说地上的泉水引入沟渠。园中的井水或者说泉水,你知道泉水的特征是自己汹涌澎湃,绵绵不绝地涌出,将这个自然而然涌出的泉水引入到田间的沟渠当中。这样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你只要做一些简单的水利工程,一开始虽然辛苦,但以后泉水是源源不断的。所以就好比我们祷告到了一个好像到了很高深的阶段,就像活水源源不断一样,我们的祷告成果也会源源不断地受到神话和圣灵的滋润。第四种祷告的形态是人不需要有任何的努力,你不再需要辛苦的一瓢一瓢地舀水,你也不需要辛苦地去用手或者用脚,水车把水提起来,你甚至不需要建筑水利工程,你就等。天降甘霖你知道吗?你什么都不要做。天降甘霖,天上有极美好的雨水。按照时间春雨秋雨,按照人的需要及时的,非常丰沛地降下来。这样的祷告,完全不需要有人的任何主动性的行为,完全是在神的作为当中,因此那样的祷告是最完美的祷告。这个其实听起来真的很美,按照大德兰自己的祷告的经历来说,其实也是蛮有说服力的。但我们常常会因此就追求那个所谓的第四层最美好的这样一个祷告的境界。但其实如果你再仔细读大德兰这样自传的话,她说得很清楚。特别是在自己讲的七宝莲台,灵心城堡当中讲到了,其实不管是三层也好,四层也好,七层也好,不管你怎么说,说到最后就是那个最美好的阶段,就是完全排斥人的任何主动性的,以至于天降甘霖,人与神完全契合的,或者说灵婚的进入完美婚姻状态当中。不管你怎么比喻,那个状态其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换句话说那样的祷告其实不是我们能够达到,我们无法去达到那样的阶段,那样的阶段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祷告的时候奢求我们祷告没有人自己的主动性,完全期待天上天降甘霖。其实这个是不太现实。所以我在这里讲了一个很长的引子,讲的是其实不应该完全彻底过分地将祷告的主动性完全的排斥,就像今天很多的教会,很多的属灵教导一样,单单地寻求祷告,被动性的这样一种姿态。祷告要活泼有力,我们经常经历祷告体验到的时候,祷告一定会本能地在主动性和被动性之间自由地穿行。我们所经历的祷告一定是主动性和被动性共同形成的这样一个科学阶段。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祷告是完全主动而没有任何被动性的。事实上我们也几乎找不到一个祷告是完全被动性,没有任何主动性。因此我们相信,与其纠结于我们的祷告到底应该是怎样地把重点放在被动性上,还是把重点放在主动性上,是没有太大的意义。重要的不是说被动性地祷告,是一个美好的祷告,或者说主动性的祷告是个美好的祷告。这个有点矫枉过正,什么样的祷告才最好的祷告,很简单。神与人的关系活泼有力地进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越发地赤裸敞开,我们越发将我们的心思和意念向神敞开,神也越发将他自己向我们敞开。以至于我们更多的认识神,我们也更多地认识我们,我们更多认识神的时候,这个时候这是一个好的祷告,这是一个我们所渴慕的祷告。而不是所谓的主动性的祷告,或者说被动性地祷告。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我们没有必要把这个目光或者是把判断的重点核心放在祷告的内心当中。在这样的一种过程当中,监视祷告我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这样一种过分的执着当中,我们同样常常会发现很多地方弟兄姊妹对于祷告的类型也有过分的执着。有些弟兄姊妹会过分地认为判断祷告好坏的标准,会过分地认为只有心中火热的祷告,只有心中充满平安、确信和喜乐的祷告,才是一个美好的祷告。就像很多弟兄姊妹充分的经历被动性祷告的恩典之后,他就认为只有被动性地祷告才是好的,而主动性地祷告就是差一个层次并不是那么美好的祷告。有些弟兄姊妹认为,只有在祷告之后我心中火热,祷告之后我内心当中有极大的平安,祷告之后我的眼中涌出热泪。按照我的思维,按照我的理性,我无法达到的某种智慧和洞察力,或者祷告之后我的心中充满了勇敢,充满了自己行动的渴望。只有拥有这些超越性或者是非常重要的体验之后,这样的祷告才算是一个好的祷告。但事实上,如果说我们只把这些标准当成祷告是否美好,或者祷告是否深入的标准的话,其实我们会常常忽视祷告的,我们说祷告是一个光谱的话,这个祷告光谱的另外部分。事实上,我们在祷告当中常常会经历到这个光谱的另外一个,也就是说祷告的时候,我们经历的是什么呢?经历的是干枯,经历的是绝望,经历的是心中没有任何的波澜,经历的是心中冰冷甚至麻木,经历的是心中经历了极大的恐惧,害怕、震惊,以至于对祷告完全失望。如果我们认为我们祷告当中经历的是这些东西,就说明我们的祷告离神越发的遥远。以至于我们认为我们的祷告是失败的。这样的一种操之过急的判断同样是对祷告的一个极大的误解。列王记上19章11节,以下的一些经文讲到了以利亚经历神的例子的时候。以利亚一开始的时候经历到地有大震动,大火焰冒出来,异象显露出来了,但是耶和华神却不在其中。我们知道以利亚躲在山洞当中逃避亚哈王的时候,在他之前他所经历的神是怎样的一个神。以利亚对神的经历,神的体验的特点是宏大叙事。是一种时代性的,历史性史诗性的这种宏大叙事。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他在迦密山顶,他一个人就像堂吉诃德一样,一个人傲然面对整个世界,而且获得了极伟大的成功。在那个时候一定要经历到是什么呢?天上有火焰降下来,烧光了一切,那个三次被水所浇透的火柴有极伟大的印象。他看到了,比如天上啊有乌云,你像巴掌般的乌云,然后变成倾盆大雨。它看到的是极炫目的、极吸引人眼球的极大的能力。他认为,所谓的祷告的经历是我们经历神,与神深入的经历,一定是有这样的超越性的划时代的,史诗性的这样的力量,这个才叫做神的经历。但是在这个时候,当他经历的这个生命当中最伟大的属灵经历之后,马上就到了生命当中最大属灵低谷的时候,在天崩地裂当中,在地震和烈焰当中,他听不到神的声音。是在烈焰当中神不在那里吗?当然不是。是在地震当中,神不在那里吗?当然不是。但神这个时候希望以利亚经历的另外一种神的丰富、奥秘、全能。那地震之后细微的声音当中他能够经历神的同在?我们的祷告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只是把祷告的奥秘单单集中于祷告的被动性的祷告经历或者主动性地祷告经历,心中有恩典的祷告经历,特别有恩赐的信息的或者特别经历的那个祷告经历才是美好的,才是有效的,才是我们当追求的祷告,而忽视了另外一部分的祷告经历的话。那个时候我们常常会忽视了上帝给我们或者说带领我们进入到祷告更深之处的那个美好的前景。假如说以利亚单单目光依然只集中在加密山顶的那位神,完全忽视了在那个山洞当中的神的引导的话,以利亚就没有办法进一步更加深入,就没有办法更加进入到生命的丰盛当中。因此,在祷告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在神引导我们的祷告之前,我们操之过急的,我们自己做自己祷告的主人,我们自己给自己的祷告打分。我们没有必要操之过急地按照我们的对祷告的前理解,对祷告的前设,对祷告自己来做一个判断。恰恰相反,在祷告当中最重要的是将我们心灵深处所发生的一切的变化,一切的声音,一切的我们的内心当中的这些经历如实的,毫不掩饰地告白在神的面前。只有这样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清楚我们自己是谁,我们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地发现隐藏在我们那些所谓负面感情,隐藏在我们那个平时不愿意,不能接受的我们真实心灵深处的负面的那些状态背后的问题之所在。只有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的祷告才能更加地深入,更加地去进入到这个祷告得更深的地方。这里讲到一个例子,说有人在祷告当中默想约伯。他认为,神对约伯的处置是过于严苛的,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愤怒。但是他是传道人,他是要站讲台的,他所领受的教训,一直也在说神没有错。他一直告诉我们神议论的问题,因此他先入为主地认为,心中有愤怒,心中有对神的不满,一定是来自魔鬼撒旦的攻击,而不是圣灵的工作。因此,他选择了忽视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愤怒,他觉得那是魔鬼撒旦的搅扰。因此他在祷告当中明明感到极大的不安,明明感到极大的委屈。有一次一个姊妹反复地强调的时候感到非常委屈,我已经这么奉献,我已经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主,为什么你还如此。如果说他不愿意或者不可能,特别是他是传道人,没有办法正视心中自己对神的这种不满和委屈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以一种外在属灵的惯性强压着自己说,我们相信神给我们一切是好的。尽管我今天遇到了这样的患难,遇到这样的不好的过去事情,但我相信神必然要将这一切都改变。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这样过去之后,这个时候其实他并没有能够真正地挖掘或者面对心中真正的问题之所在。恰恰相反,如果我们真实地面对我们的内心,也真是把我们的心向神敞开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你是把你真实的祷告,你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你隐藏的内心深处挖出来,摆在了神的面前。这个时候你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的面前,告诉他说,主啊,的确我就是这样。主啊,的确我就是如此的不堪和败坏,就求你改造我,就求你改变我,就求你悦纳这样败坏不堪的我。这样的时候,我们的祷告常常能进入到更加深入的地方。在祷告当中的时候,特别是在静默祷告当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经历过的疑问是,祷告者心中浮现出来的这样的想法到底是源于祷告的结果,源于神,还是他心中此起彼伏的各种各样的想法的自然也许。或者我们可以问得更深入一点,我们在祷告当中心中所浮现出来的想法,我们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到底是从神那里而来的,还是我们自己的臆想,自己的推断或者是魔鬼撒旦的交往,这个对于很多的地方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困惑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们在祷告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大家还记不记得在罗亚拉神操的祷告当中,一般分五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交托的祷告,然后是祈求的恩典,然后是祷告的材料,这个是对祷。然后是这个我们叫反刍祷告,对于祷告的这样一个记录,一种这个反省反思。在这个五个过程当中,第一个步骤就是所谓的交通的祷告,也就是说我们在祷告的时候,一定要把我们整个的心思和意念放在神的手中。我们相信既然我们这个时候不是我们对着空气说话,我们这个时候不是在心中喃喃自语,在心灵独白。而是我们对着神,不是对着空气,是对的那一位又真又活的,曾经为我们上了十字架,曾经和教会的历代心弦,十二使徒教会的领袖们同在今天他也同样愿意垂听我的祷告,并且愿意聆听我的祷告,在我的祷告过程当中他常常与我同在那位主,我是向他祷告的,而不是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信心,我们在祷告当中所听到的声音一定是在他的全能和在他的能力之下。因此我们要知道,在祷告当中我们所听到的每一件声音都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它所能的意义的。因此我们需要相信,这些声音都是神所允许的。因此这些声音会带领我们更进一步地去认识什么。我们要相信这些声音虽然有的时候需要属能的分辨,但一定是有意义的。不是那种听过去就可以忽视掉的声音,而是我们需要反复求证,我们需要不断地拿到神的面前求证,不断地去聆听思索梦想去领受的那个声音,因为神的灵与我们同在。我们需要相信祷告的时候,我们需要相信神,我们是在向神祷告,而不是自己个人内心的独白。所以你需要知道,你需要相信在祷告当中,你是在对神说话,而不是对自己说话啊,这是一个信心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心和基本前提的话,我们很难进入祷告。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求问自己,那样一位垂听我们,与我们同在,并且带领我们祷告的神在祷告当中,他给了我们怎样的信息。他不但给了我们怎样的信息,他怎样地回应我们的诉求。在祷告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向神求问,一次一次地把自己的污秽,自己的尴尬或者自己那种非常矛盾撕裂的心情放在神面前,向神祈求神的引导的时候,我们会经历到神的引导,这种引导有的时候是圣经里的话语,有的时候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能够预期到的,但更多的时候这种引导是我们断然无法想象的。也就是说按照我们的理性,按照我们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到神会以这样的信息临到我们的身上。这个和加尔文非常像,这就是加尔文五大郁金香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不可抗拒的神的恩典。我以前一直在讲罗耀拉其实它作为天主教内部的宗教改革和加尔文新教的宗教改革是非常相似。不可抗拒的神的恩典,我们能够真实地感受那个不可抗拒的神的恩典,完全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临到我们身上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能够确信神的恩与我们同在,我们能够确信神在引导我们的祷告。在五大郁金香的五大要义当中讲到了那个不可抗拒的神的恩典,是基督徒啊一个非常重要的这样一个标记。在罗耀拉里面在我们信仰当中所遇到的很多的信息是需要属灵分辨的,我们不知道这个声音到底是从神那里来的,还是从基督那里来的。但是我有一个例外,就是那种完全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的,你从来没有想象过的问题,出乎你的这个思想能力范围之外的那个信息,也就是所谓的不可抗拒的神的恩典,一定是从圣灵那里而来的,这是我们后面会讲的属灵分辨当中的第一条最基本的这样的前提。因此我们当相信在祷告当中的时候,神会引导我们的祷告。换句话说你祷告的时候,你常常不是按的自己的这个预期带领祷告。罗耀拉的祷告常常是一个使用想象力的祷告。比如说我们按照这个五饼二鱼的这样一段经文来祷告,这个时候其实你心里是有预期的是吧?这个时候你知道小孩子把那两条鱼拿给耶稣的时候,耶稣祝谢了就掰开,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你会预期从此之后那个所有的人都吃饱,剩下的那个零碎甚至装满了12个篮子。所以你在这样祷告的时候你心里有预期,在想象力当中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像一个导演一样,或者你像一个第三者,在旁观的这个整个电影院去这个进行。常常我们会经历到,祷告的时候会有一个完全出乎你意料之外的,完全不在这个剧本之内的。你也没有这样的预期,忽然有另外一个剧情完全插进去,完全是让你大吃一惊。这样的时候,常常是神的恩典,明确地去提醒我们,我们的祷告不是按照我们的预期而进行的,而是神亲自带领我们的。因此。这样的时候我们需要相信是基督在亲自带领我们祷告。最后,在基督带领我们祷告的时候,有的时候基督希望我们祷告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有的时候你心里很怀疑这个声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明明说的嘛,每个人都吃饱了。然后装满了12个篮子,这个剧情是怎么冒出来的。如果这个时候你感到怀疑,你感到困惑,你没有积极的回应,没有去积极地领受基督的引导的话,祷告有的时候会陷入停滞中断,甚至会感到怀疑。因此这个时候你需要仔细地去思想,去重新地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反刍祷告的功用。当你祷告停顿的时候,当你祷告不下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其实跟你们很重要的就是为什么祷告不下去,为什么你祷告停顿了,你现在的状况是害怕,是恐惧,是不愿,还是有什么原因?在那个时候能让我们更深入到平时我们会忽视平,时我们用各种各样属灵的美好的话语隐藏着掩盖着涂抹着的这样的类型。这个时候在祷告当中能够把我们的那个面具人格面具能够挪去,使我们真实地来到基督面前的时候,使我们真实的心理的状态和祷告的使命显露在基督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祷告才能进一步地深入。这个时候我们的祷告能够进入到所谓的水深之处。祷告当中的杂念,和所谓的正念。我们在祷告当中的时候常常会经历到这样一种现象啊。你祷告的目的是追求与神同行,或者说你祷告的目的是更深地经历基督十字架的这样的恩典。但你按照这段话语,这段经文继续祷告的时候,你会经历到特别是刚刚啊接触到进步祷告的时候,你会经历到心中涌起了许多的无穷的杂念。所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用语言祷告的时候,你的语言是很强大的,你需要用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好语言。有的用词甚至写下来,辞章非常的华美,用词非常地考究。所以你来读用逻辑性的理性的语言组成祷告的时候,它一定是符合逻辑性的。因此你的整个脑子里面被这些逻辑性所占满的时候,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多的杂念。但是你在沉默地祷告当中的时候,常常会有杂念。我们说这些杂念就好像蜜蜂一样嗡嗡地坐下,在祷告人的心中回荡不已,好像这野草一样,好像杂草一样不断地长出来。这个在我们祷告的初期,特别是你心中有各样的污秽和罪恶的时候,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情。那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其实这个时候啊很简单,就是这样教导你没有必要与杂念争战。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竭力的去除掉它,这个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就不用管它。一个是念头起来,一个念头消失,这说明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各种复杂的事情,就好像马大一样。所以马大你为许多事情的事情奔忙,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我们在祷告的时候其实追求那个不可少的那只有一件的事情唯一的时候,我们的心中会涌起很多杂念,这就是马大和玛利亚的关系,但你没有必要这样说。如果你只为这些杂念征战呢,一定要竭尽脑汁把杂念从你的脑海当中排出去的话,就好比人要抓住你的头,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是不可能的事情。马丁路德说我们无法阻碍鸟儿从头上飞过,但可以阻挡鸟儿在我们头上筑巢。这就是说我们无法刻意除去我们心中不断涌现出的各种罪恶的想法、欲望,各种愁烦,各种忧愁。但我们可以预防,不让这些杂念在心中孵化,避免这些罪恶破壳而出。所以一般的弟兄姊妹们在经历了祷告之后,经历了更深地去寻求神之后,我们会渐渐地去经历到这个杂念会越来越少。在一般理论中,整个灵修生活当中基本上有三到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定是什么进化的或者是照明的。然后就是进化的,然后是照明,后来是合一等等等等。这个杂念就是代表着第一个阶段,进化的阶段。这就好比什么呢?就好比你进入的时候,你舀了一缸水,你把那个缸水里面水下那些杂质全部涌了起来。平时你有很多的事情,平时你不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的污秽,当你祷告的时候,那些事情都被拿走,你安静在神面前的时候,你心中的一些污秽肮脏的事情就会风起云涌在你心里涌现出来。然后发现你会真实地看到自己的内心原来是如此的污秽肮脏充满这样的罪恶。这从这个意思意义上来说,心中涌起杂念是好的事情。要不然你还以为自己是玛丽亚其实你不过是马大。但在祷告当中当我们不断地去经历这些杂念的时候,不断的经历这些杂念的时候,一般来说这些杂念会慢慢地消失,以至于神的声音会渐变得越来越宏大,神的声音会渐渐地占据了我们心中的那个主要的位置,以至于我们能够真实地更深地听到倾听到神的声音。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来到神的面前去寻求他,杂念渐渐消失,神的声音渐渐就像放进扩音器当中神的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这我们可以去渐渐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如果说我们经历了这些过程之后,还很少有人听到主的声音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神操或者是罗耀拉会要求我们或者说他鼓励我们主动积极地寻找声音。杂念是怎样产生的呢?一般来说就是你在那里,你等待神声音的时候,你听不到神的声音,反而你听到了很多其他的声音。当你其他的声音越来越少的时候,你依然听不到声音。你好像一个人在荒原当中孤独等待,你什么都听不到的时候,Centering prayer或者说东正教的教导告诉我们说,这个时候你什么都不要听,哪怕是那些最属灵的声音,给你带来心理安慰,平温啊、平安,温柔恩典的声音你也不要听,你就单单的等待。等到那个像甘霖一样从天上佩然降临的那个声音。等到那个不可抗拒的神的恩典,一下子涌到你,笼罩着你,完全抓住你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是神真正的祷告,进入到你的心中,并且开始抓住了。但罗耀拉的教导不一样,罗耀拉的教导是什么呢?你可以这样等,你也可以做一些主动的尝试。换句话说,我们在祷告当中的时候,比如说在我们的那个所谓杂念渐渐平息,我们也渐渐地看清楚了我们自己。我们这个时候开始慢慢地发现了我们的问题。慢慢地看清了我们真实和罪恶的本质。这个时候我们慢慢来到主的面前,开始来寻求他开始学会聆听神的声音。那个在我们心中嗡嗡作响,像蜜蜂一样不断地困扰我们的声音已经静静止息啊,这个是你可以引用雅各梳理的话语是吧?我们开始去寻求那个声音的时候,你发现你怎么找你都找不到,万籁俱静。假如说你的声音也没有了,但神的声音也没有的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地去呼求,去寻找,就像那个苏菲娜一样。搅扰他的那个小狐狸也走了,他也听不到新郎的声音,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他建议我们的这样一个祷告的模式,或者说建议我们说你要首先大声地呼求。就是在祷告当中,当我们的心渐渐的仔细,我们的心渐渐安静,但听不到领受不到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地去寻求神的声音。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语言在祷告当中,想象力当中不断地去问神,求问神。主啊,我这样做可不可以?主,要我这样做,你愿意吗?主啊,我可不可以把自己的一点东西拿出来,或者我们拿出来的时候,可不可以把这个五条兵两条鱼把一半给你,一半留给我,好不好?你知道你可以反复不断地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向他求问,反复不断的啊主动地去寻求他,向他倾诉心肠。当我们听不到神的声音,我们可以选择主动追求,寻求两人一样不断地去寻求神。以至于我们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去寻求神,都得不到神的信息。但有可能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的时候,我们听到什么。能够找到那位主动向我们自己彰显他自己,好叫我们找到他的那位新娘新郎。我不知道大家领受了多少,这个其实蛮深的。讲到了在索尼祷告当中,也就是耶稣会的传统,跟这个圣衣会传统的差别,也就是我们这个主题祷告的主动性和被动性。这里并没有哪个对哪个错,这里说的实质是传统的路径不同。也就是说有得有的这个传统一直坚持到底,到最后都要坚持祷告的绝对性的被动性,绝对不要有任何自己主动的行为。单单等聆听等候神的声音。东正教的这个耶稣祷告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但这个罗耀拉的神操是另外一种路径。罗耀拉就好像我就好像雅阁里的数米那缕一样。在各种各样的搅扰已经渐渐的平息,小狐狸的声音已经没有,这个原中只剩下了两个人的时候,他忽然发现找不到梁亮的时候,他开始主动地去出击,到处去寻找。虽然他没有办法找到,但是因着他心中的迫切和渴望,这个时候他的良人会主动地站在他面前,向他显现他自己好,叫他能够找到他自己。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里没有什么谁对谁错的。罗耀拉就是对的,那么他的那个就是错的,我并没有这样讲。我只是说罗耀拉给我们提供了条一条途径。你祷告的时候不必要就一直,单单地等候某种声音和信息,你可以主动地去寻求神。这个是神操的系统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非常美好的经验。等待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坐在那个地方什么都不做。我们的等待神的声音在并不代表说我们就坐在那个地方干枯着,什么都不做。在神操当中,在罗耀拉当中那个等待也可以是积极的主动的,尽我们所能的去等待基督的恩典,充充满满地领到我们中间。对话式的祷告原则上是以聆听为主,这是一个总结的。在罗耀拉神操祷告传统当中也非常重视,神的不可抗拒的恩典降临到我们中间的时候,人是完全被动地领受神的作为领受的神的恩典。尽管如此,在这种很微妙的被动状态和主动促进的变换当中,我们如果能够有效地并且敏锐地实现这种转换的话,这个时候会让我们的祷告变得更加的活跃,使我们能够真实地经历神更深的经历神。特别是在透过圣经话语祷告的时候,我们常常能经历到。不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而是耶稣基督直接掌管我们的心思和意念,以至于我们通过主动的这样一种行为而经历到神被动的内在。在这样的祷告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会经历到主动被动被动主动,无法分割的这样一种状态。我们以为我们是主动地寻求神,但其实我们却是被神得着。我们以为我们是被神得着,但是在那个完全被动的状态当中,神已依然期待我们主动地回。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祷告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有一种极美好的这种融合。那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谁是主动,谁是被动。就好像两个亲心相爱的人一样,你说到底男子和女子在爱情当中,谁是主动谁是被动的,这个很难说。两个人都在主动地去寻求对方,而同时又在被动地领受对方的爱,领受到对方恩典。至少在神操和罗耀拉的这样一种祷告的当中。爱是相互的,我们主动地去寻求神被动的领受的神的恩典,在这个被动的关系当中,我们更深地经历到我们自己人格的这种主动性,以自己在这个主动性当中让我们更深地进入到神的被动性。所以在罗耀拉的祷告当中,主动性和被动性是相融的,是融在一起的。以至于啊我们唯一祷告的主动性得到一个非常完美。这里讲一个更深入的一个东西,或者说讲一个尾巴。我们在祷告的时候常常会有遗憾,这是反刍祷告之所以在只要不断存在的,或者说不断有重复的反复的理由。也就是说我们在祷告的时候,我们常常经历了很多的祷告的干枯,然后好容易有一个祷告的领受和得着,好容易经历到神的恩典的时候,我们常常就用我们的整个心思和意念,用整个灵魂聚焦的那个感动当中。但是那个感动之前和那个感动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那个感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命,多大程度改变了我们的内心呢?这个常常是值得打问号,或者是值得感到非常惋惜的事情。因此反刍祷告告诉我们,在这样一种非常复杂和微妙的祷告的过程当中,罗耀拉教导我们需要反刍,需要不断地就回味咀嚼,将自己在祷告的过程当中,你是怎样的在干枯当中,神又是怎样以他莫大的恩典临到你,你去主动地寻求神,神又是怎样的被动性地临到你身上的时候,在这样一种感动是如何临到你的,在你的生命当中,在你的灵魂当中扩展开来。有没有扩展开来,扩展了多少?这种感动在你的生命当中影响到哪个地步。这里面都是罗耀拉在祷告的反刍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去仔细寻找的这样一个过程。换句话说。我们常常会操之过急地结束我们的祷告。有的时候你会经历到非常痛苦的时间,你干枯的坐在那里很长时间,你感觉是很长时间。其实有的时候的确很长,有的时候并不长,但你自己心理状态非常的焦躁。你觉得自己处在神哭的状态当中,你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因此好容易你得到了某种属灵的恩典,属灵的教导的时候,你好像要抓住它,然后把它记下来。然后觉得啊我这次总算有所得着了,我分享的时候总算有东西可以说了,然后到这里为止呢你就把你的全部精力就放在那个感动当中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忽视那个感动对我们的生命有怎样的引导,或者能够给我们生命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这也是祷告啊。祷告者常常会犯的,会经历的问题。因此熟练的或者有经验的属灵导师,常常会建议你在祷告当中,特别是在极大地患难当中,在极大地灵枯当中如果有那么一瞬间神的恩典临你的时候,你需要仔细地品味那个恩典那个感动之前和之后,特别是之后,他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改变。这个生命,这种感动,这种领受这种神特别的恩典是怎样的浸透在你生命的每一个部分,以至于能够改变你现实的生命,怎样地改变了你现实的灵魂。需要通过这种反刍,使我们对我们生命的影响有一个极大地扩张。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常常经历的是那种感动就好像你看那个电影,在电影院买票的时候你好激动。但是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曲终人散,你的整个灵魂被感动抓住。但电影院出来的时候,太阳是光明的,然后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你又回到了那个日常性的生活当中的时候,那个感动就好像梦境一样,好像一场电影一样,曲终人散已经结束了。那个时候感动只停留在祷告当中,没有被带到你的生活当中,并没有给你的生活带来那种真切改变的时候,这个时候是非常惋惜的。所以祷告的灵魂的朋友或者祷告的属灵的导师,常常会帮助你,要求你,尽量地停留在那个感动当中,抓住祷告的感动的轨迹,抓住在祷告当中领受的那些恩典。更深地经历神的恩典,找到那个感动在你的生命当中他到底怎样地改变你的生命。这个是我们经常会经历到的现象。当他从祷告当中出来,看到他的事实现实是没有任何改变的。问题还是压力山大,失业还是失业,教会的问题还是同样存在,混乱忧虑同样如此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会经历到一个强大的一个非常大的挫折或者是非常大的悖论性的感受。就好像他就生活在两个世界当中一样,一个是祷告的世界,平安的世界,属灵的世界,他很喜欢这个世界。在那个世界当中他经历到神的恩典,确信平安喜乐。但是当他从祷告当中出来的时候,他又感受到这个现实几乎没有任何的改变。这个时候他本人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会对他在祷告当中所经历的平安、喜乐和确信感到极大的怀疑。为什么是这样?如果说那个祷告是真实的话,那么这个真实的祷告,平安喜乐和确信地祷告难道不应该胜过我们生命当中的困难和忧愁吗?为什么那个祷告没有办法改变现实的生活?为什么那个祷告并不能胜过这个世界?所以这样的事件是经常会发生,以至于我们常常会对祷告有极大的怀疑。以至于我们常常会对我们的祷告当中经历的那个平安喜乐感到极大的怀疑。因此,我们需要将这样的怀疑再次带回到祷告当中。这个也是罗耀拉祷告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所谓的重复祷告或反刍祷告。把我们的心路历程再一次带回到祷告当中。我们再次来到神的面前,向他求问。这次求问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我所经历的如此大的平安喜乐,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为什么这样的恩典却依然并没有对我现实的生活有丝毫的益处。那这个时候在祷告当中的时候,神会让他再次回到那个他当初经历恩典的那个时候。他能够发现神所赐给他的恩典,再回到现实生活当中。虽然看似已经消失,但绝没有被抹去那个恩典。他在我们的心中毕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所以这样的一种祷告,使得我们的祷告就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性的含义。这个祷告就不再是那个可以被怀疑,或者说是需要去确信确认的。这个时候我们的祷告就不再是祷告当中的恩典,而成了我们整个生命当中的恩典。这个时候我们的生命,他的祷告给我们带来的益处会更加地坚强,会扩展到我们的整个生命当中。这样的事情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在祷告当中的这样的一种状态,常常会遇到。但如果说我们错失良机,我们没有这样的经历的话,那个时候我们的祷告常常显得的非常的失望。因为祷告并不能真实的改变我们生命本身,所以祷告就变成一种并不能真实地进入到你现实的生命当中,这个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属灵造就或者属灵祷告产生极大的怀疑,这个怀疑本身对我们的这个祷告操练产生极大的阻碍。因此这样的一种情况啊,发生在我们中间的时候,常常会阻碍祷告阻。因此我们刚才说,在祷告当中产生的疑惑需要回到祷告,重新解决,以祷告来引导祷告,祷告本身就是祷告,解决祷告当中遇到问题的最佳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自我专注型祷告和自我超越型祷告。我们在祷告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种非常让我们惊讶的状态。就是在教会当中有一些弟兄姊妹号称是祷告的勇士,他也的确常常祷告。或者说他是一个有着很好的生命经历,或者说是一个服侍神,历史很长,时间很长的这样一个弟兄姊妹,但非常不幸的是,在这样的这个教会当中被称为祷告勇士,信仰当中的前辈我们常常会沮丧地发现他却成了教会当中叫人跌倒的这个绊脚石。他信仰时间很长,然后祷告非常的有经历,甚至会有很深的祷告的经历,或者说为主受苦,为主受难的这样的经历。但是他的信仰生命却并不能给我们弟兄姊妹带来属灵的益处,以至于我们每个人看到他就看到了耶稣基督的馨香之气在他的身上。恰恰相反,他性格时间越长,祷告的时间越长,我们反而越看到他的自我和他的生命的刚硬,非常的顽强。以至于我们常常怀疑为什么教会当中会有这样的人的存在。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个其实无用辩驳每个教会当中都有这样的人。如何用神学来解释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一般灵修神学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我们会有两种祷告,一种叫自我专注性祷告,一种叫自我超越性祷告。什么叫自我专注性祷告呢?我总是对的。圣经当中所有的一切的经文都为我是正确的来做辩护。所以我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有一大的理由来证明我行为的合理性,我甚至可以举很多的神经的经文来证实我行为的合理性。同样祷告也是支撑和证明我行为合理性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手段。换句话说,这个人他在祷告的时候,祷告的主体或者祷告的这样一个主宰是他自己。祷告是他证明自己,自以为意我是最大的一个有力的工具,这个就是所谓的典型的法律圣人的祷告。在法律圣人的祷告当中,他看不到悔改,我总是对的,我总是这个属灵的,我总是这个亲近神的,因此我的领受是正确的,你的领受都是有问题,是错得这样。而自我超越型的祷告。自我超越型的祷告,倒过来我住六斤,大家可能听过这个词指的是我在祷告当中,我的灵魂不断地被修正,以至于我们的祷告当中就像那个来到圣殿面前的那个罪人一样,我们不断地捶着胸,我们甚至不敢去两手望天,我们低头,只看着地。我们不断地说主啊,可怜可怜我。因为我是个罪人,当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或者很极端化的说明。就像圣经里所告诉我们的一样,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既有法利赛人的影子,也有税吏那个印记。极端的法利赛人和极端的税吏,其实都是不存在的。一般地来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身上既是法利赛人,又有税吏。就好像我们既是小儿子,又是大儿子一样。我们的祷告往往会在自我专注性和自我超越性之间犹疑不定。当我们愿意来到祷告当中的时候,那个真正谦卑并且在神面前的祷告者会渐渐地被神引导,让我们从自我专注性地祷告当中,渐渐地游移渐渐地走向自我超越性的祷告。因为基督才是祷告的主人,我们当感谢神。就算一个故步自封的一个自以为意的法利赛人来到神的面前,只要他愿意持续不断地在祷告当中,神会一次又一次地提供机会,让他走出自己唯一的自顾和牢笼,让他在神的话语面前不断地摔跤,让神通过话语打碎他坚硬的内壳外壳,打碎他坚硬的自我,好叫他走出自我专注的那个陷阱和泥潭,以至于来到神的面前,以至于他经历自我超越性的祷告。因此神是给我们这样的机会的,只要你愿意祷告的话。因此我们需要在祷告当中常常去经历神,常常学会去超越。在神话语的带领当中的祷告,基督的带领当中来超越我们自己的局限性,被话语所掌管,在祷告当中去顺从圣灵的引导,在祷告当中接受圣灵的带领,好叫我们的祷告能够超越我们自己。好叫我们的祷告能够进入到那个更深的地方。因此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打破自己对祷告的一些很多的所谓的潜理解潜认识,在祷告当中需要不断地打破我们自己,不断地去放弃我们很多地对神对我们自己的那些所谓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包括扭曲的自我认同,沉浸的伤痕,负罪感,不得释放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如果不被打破,不被基督的祷告破碎的话,我们如果每一次祷告只是我们脚下的垫脚石,而不是打碎我们的磐石的话,我们很容易会陷入自我当中。我们越来越多的祷告就好像一层又一层裹在我们经验组外面的那个坚硬的外壳,祷告的越多,反而使你的自我更加的惊艳,使你的自我更加牢不可破。但是如果我们愿意顺从神去祷告,不是我们的垫脚石,而是打破我们自我的那个的磐石,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的磐石当中被完全打碎,以至于我们坦然无惧地将这个混乱不堪的,污秽不堪的,然后软弱不堪的这样的自我赤裸敞开,清楚明白地摆在耶稣基督面前的时候,这时候反而我们才能够更深地去经历到美好的那个超越现在的自我,以至于我们能够进入到祷告的本身之处。有很多弟兄姊妹就是很沮丧地说他祷告的时候感到非常不满意。他祷告的时候觉得祷告不下去,觉得祷告的时候好像混乱,祷告的时候心中有很多的焦虑。以至于他觉得一个小时浪费时间,他没有经历到的神,感受到祷告的那个平安,完全没有经历到神,反而心中非常的愤怒,然后焦虑不安。但我跟他说,正好相反我说你的祷告是极有果效的,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他在祷告当中,他已经打碎了那个作为表象,作为伪装的那个外在地包裹着他自我外面那种虚伪的那种标签,自己心中的那个真正的问题被凸显出来。我们每个人在少神面前都是有罪的,隐藏起来的时候,已经将他的罪显明在耶稣基督面前。因此他看到了基督要怎样地在他生命当中做工,因此他明明白白地知道了下一次祷告,下一步祷告的时候他应该往哪里去努力,他也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基督在他的生命当中要做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祷告是完全在基督的引导当中,不在自己的计划当中,完全超越了自己的预期,完全超越了自己的这样一种计划。而在基督的引导当中超越了他自己的安排,这样一种祷告反而是一种真实有效以及蒙神祝福的祷告。自我专注性地祷告是可以预期的,我希望在祷告当中遇到什么,果然又得到了什么。我希望在祷告当中得到怎样的恩典和祝福,果然神就这样的恩典赐福。就好像那个法利赛人一样,法利赛人的祷告在事情当中具体的祷告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因此我们理所应当地在祷告当中把我们所感受到的,把我们真实的生命的本相象征清楚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更深地去经历耶稣。祷告当中感到混乱,感到愤怒,感到负罪感,感到度日如年,以至于祷告对你来说成为一种负担,以至于你本能地想从祷告当中出来,你不想祷告,你想尽快地结束祷告。这反而证明你的祷告是卓有成效的,这反而证明神要在你的心中做功,这反而证明神要带领,恩典离你并不遥远。因此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这样一种我们非常陌生的,与那个我们常常追求的在祷告当中经历使神的恩典祝福平安喜乐的这样一种祷告,在很多时候是另外一种卓有成效的更好的,带领我们进入到属灵更深之处的美好的祷告。神是超越我们所思所想,那个所谓的平安喜乐,充满祝福,恩典、爱慕永不改变的神,当然是真实,是我们信仰告白的那位神。但同样神也是一位.功利的,甚至是冷酷的,一面不看我们的,对我们有的时候是慈眉善目,但有的时候也确实是冷若冰霜的。我们很难接受那一位对我们冷若冰霜的神,我们常常以为神是慈父型的,充满慈爱的,爱我们永不改变的,这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我们在祷告当中也希望遇到这样的神,的确是这样的一回事。但是神它是超越我们所思所想的,那个超越我们所思所想是我们所无法企及和没有办法去领受的神对我们来说,对于儿童来说,就好像显得是冷酷无情一样。父母对在孩子面前,在孩子的眼里,有的时候岂不是显得冷酷无情,显得是不近人情了。亲爱的弟兄姊妹们,当孩子感到父母不再是那么和蔼可亲,而渐渐显得冷酷无情的话,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不是父母改变的,而是孩子长大了。还是开始进入到更深的那个父母,更真实,更开始了解那位更真实的父母,开始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当我们更真实地去领受神给我们的引导,靠着神的引导去祷告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超越我们自我关注性地祷告,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进入到祷告当中。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互动环节:A:我就是有一个探讨的问题,刚才老师说了一段我觉得挺有启发的。我们来祷告,还带着目的来或者说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我只是觉得这种做法真的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不是有时候也是需要这种祷告,我就分析比如说我的一个祷告会,好像个人的带祷也真的是自己的生命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啊、工作啊,一些什么家人生病,或者说找工作。其他的就是很泛泛地祷告了我其实也挺困扰的,有时候参加祷告会也挺迷茫,老师有没有什么建议。李老师:感谢你的这样的分享。然后我想问一下,前面三次在讲座你有没有听,还是今天第一次来参加?弟兄:前面上次我是有听。李老师:那样我们也会有一些共同的背景,那我这样我想说的话,应该能够更加准确地抓住我想要讲的意思。祷告会的祷告我们一般的教会里叫做公祷。我们现在讲的是私祷,是个人祷告,是在密室当中与神单独相处的祷告。所以这两个性质是不一样的。当然公祷它有它的价值,公祷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脱离自我中心的祷告。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祷告一定是从自己个人的欲望出发的。但是比如说我们只为自己,为自己的教会,为自己的小组祷告,这是我们的本能。你看一下一定是如此,我们的祷告一定像一个洋葱一样的,我是洋葱的核心,以我为中心。那公祷会帮助我们摆脱以洋葱为中心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我们会知道原来不仅仅是我,其他的教会在受难,其他的教会有美好的见证,全世界其他的地方都得有为主做功的美好。并不是我们教会才是最好的,并不是我们小组才是最好的。因此公祷是帮助我们这个脱离自我中心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以话语为中心的祷告,同样能够帮助我们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祷告。以话语为中心的祷告呢常常是神觉得他的话,不假思索,然后超越我们期待,然后超越我们预期地将他要赐给我们的恩典,强迫性或者说主权性地加在我们身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以圣经为中心的祷告和祷告会的祷告是异曲同工的。这两点都是对于破碎或者说帮助我们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祷告都是有极大帮助的。所以一般的教会都会有公祷,当然也会有私祷,这两点都是互补的。所以你会看到教会当中没有一家会说我们只需要公祷,不需要自己个人的祷告,也没有一个教会说你只需要自己在那里祷告,你不需要有公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两方面都是我们交互当中需要去做这样的工作的。有时候耶稣基督也会在礼拜过程当中有公祷,但是按照我们所知道的更多的时候,会在玛丽园,一个人在那里面,在类似当中与神相交。那这样的祷告呢,一般来说更能够帮助我们去与神有更加美好的交通。因此呢我们在这里分享的是一种个人行为的祷告,也是私祷的这样一种祷告。这样的一种祷告,常常会给我们带来更有益的帮助。所以这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祷告,但不管怎么说祷告会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帮助。因此《圣经》里说,你们无论得时不得时,都要传道,你们要常常祷告。这里的祷告,包括各种各样的祷告啊,个人性的祷告也好,公祷也好,我们相信各种各样的祷告都能给我们的心灵生命,带来他给予美好的造就,只要我们真实的坦然无惧的,没有隐藏地来到他身,来到他的面前,向他求报的话,他必然会按照他的慈爱将莫大的恩典加在我们身上。老实说今天讲的内容其实是有一点深度的,在我的理解当中如果大家没有长期的静默祷告的这样一个实践性的操练的话,其实有些内容你不太容易理解。我一开头的时候为什么讲这个主题,为什么特别强调主动性的祷告和被动性的祷告,其实有目的指向性的。因为在今天的教会当中,很多的弟兄姊妹或者是很多的教会,或者是属灵操练的引导者,会非常推动称赞或者说推动被动性的祷告。大家可能听得出来,我是颇有维持的,我对此有一定的保留态度。今天我们分享的内容虽然是比较深入的,是一个比较深的这样一个东西,可能你们听起来会有一些云里雾里,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相信如果说你对祷告平时有很多的操练的时候,你应该能够听得懂,或者说你大概能够知道我在说的是什么。弟兄:李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对祷就是与神的对话这一点,我看到一个资料说这种对话是主动性的或者是被动性的。也许开始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小孩儿和洋娃娃,小的时候玩耍一样是一种假设性的,是一种角色扮演的。然后可能之后会转化成投射。也许爸妈会转化成心灵深处的一种自我的开放,更加能够清楚地听到神的声音。那么这个过程转变这个操练如何来做?有时候我们会确实会像戏剧一样地去写剧本一样,有内心的感动,也有经文的一个模拟。我想听取一下李老师在这方面的指导。李老师: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你这个问题的这样一个内涵,应该是在罗耀拉神操祷告当中的第四个阶段。我们说罗耀拉的祷告首先是要祈求神的恩典,首先是要交通祷告,第二就是祈求神的祷告,第三个是祷告本身,第四是对祷,第五是这个反刍。在这样一个背景当中讲对祷的时候,这是我们讨论的。你和我就讨论的这样一个共同的这样一个根基,也是我们可以对话。在这个意义上讲到对祷的时候,按照你刚才所说的,这个可能会是想象,可能会是心理暗示,可能会是一些我自我的内心独白。然后呢,你也说会变成神引领我们的交通。这个很有意思,你知道我们在罗耀拉的祷告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会有属灵导师的。属灵导师对人的带领一般是一对一,但有的时候可能人很多。现代教会当中会变成一堆多的,这个就跟现代心理学辅导当中的这个所心理辅导是非常相似。心理辅导也是一样,你交钱到心理辅导室里面找一个有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师。如果说你交的钱足够多的话,那可能是一对一的,或者呢他会一对多的。我们今天上午有这样一个有这样的实践,其中有一位参加祷告者的一个姊妹,正好是心理辅导的参加者。心理辅导当中,在集团集体辅导或者是一对一的辅导当中,他们认为如果不信主,没有信仰的心理负责人认为祷告是什么呢?他们认为祷告是带有功效的,你知道吗?给人带来很大的,可能大家听起来很吓人,或者说很耳目一新。他们说你不叫祷告了,他们叫冥想。这个在西方非常的发达,非常地流行。你在繁忙的现代生活当中,白领压力山大,各种心理上的这种压力极其巨大。那怎么解决这个心理上的压力呢?你可以有冥想。这个很贵的,收费很贵。你在冥想当中,就像我们今天祷告一样,你的想象是吧?想象某个东西,他给你个东西。美术资料也属于音乐资料也是如此。不管你想象什么,不管你在纸上画出什么,其实画出来的是什么呢?画出来是你自己的内心。这是他们的理论基础。然后你的冥想当中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你自己内心的独白。就好像哈姆雷特一样,到底是哈姆雷特做的呢,还是不是哈姆雷特的呢?to be or not to be。不是我其实是哈姆雷特做的,但不是我是另外一个人做的。就好像两个人格分离的这样人格在那里面去对话。他们说不相信主的,没有信仰的心理分析师认为我们的冥想也好,祷告也好,不幸的人看来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独白,按照荣格的说法是我们的本我和自我的独白或者说是集体无意识,或者是无意识越出了意识的水面。那么其实这样的理解从理论上来讲,学术上讲其实也没有错了。但问题是什么呢?他们有一点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相信我们祷告是对神说话啊,他们不行。你看不相信神没有信仰的心理治疗师或者是心理学家们,他们认为我们的祷告不过是我们内心的独白,是我们自己人格的对话。但事实上我们相信的就是,我们相信我们祷告的时候是向神说话,而不是我们内心的独白。我们相信哪怕是我们无论是使用理性或者感性,无论使用逻辑分析还是使用想象力,我们都在圣灵的引导当中。以至于在心理学家眼中看来的我们的内心的独白,以至于我们灵魂的这种对话,在我们的信心当中,我们相信那是圣灵引导我们的心,圣灵带领我们。圣灵叫我们的心向他敞开心扉与他对话。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基督徒,我们是相信神的人。不是吗?如果你是相信神的,你是相信圣灵既是那位2000年之前引导耶稣基督,相信圣灵是三位一体的神,相信圣灵亘古以前神创造世界之前,相信圣灵就是基督的灵,相信圣灵就在我们的心中,相信圣灵带领我们的祷告的话,那么我们自然也要相信,在我们的祷告当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不是我们自己在内心独白,不是我们的潜意识与我们的意识在对话,而是圣灵引导我们的灵魂,圣灵在引导我们的心,圣灵带领我们更深地与他同在。你不相信这个吗?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的话,你为什么要祷告,如果你不相信这个的话,为什么你要当基督徒。因此亲爱的弟兄姐妹们,我们当相信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尽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从心理学他们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他们可以这样写很多的论文,而且看起来颇有说服力,好像是这么回事。自我心理暗示,内心的个人的心理独白等等等等。但我们要相信我们是在圣灵的引导当中,我们是属于圣灵的人,圣灵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不是对着空气说话,我们不是对自己说话,我们不是对两个人格来说的话,我们是在与圣灵交通,神的灵今天在这里垂听我们的祷告。圣灵说不出来的叹息,在替我们祷告,圣灵引导我们的祷告,圣灵与我们同在。所以亲爱的弟兄姐妹。因此我们在祷告当中,无论是想象也好,或者理性思维也好,想象和理性思维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想象不那么可靠的话,那么我们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就那么可靠吗?你要知道我们是有罪的人,污秽的人,我们是生下来就在罪恶当中的人。因此如果说我们的想象力不可靠的话,那我们的逻辑理性思维能力同样是不可靠的。倒过来说,如果我们可以使用那个已经被玷污污染的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话,那么我们同样可以使用被罪恶不会玷污的想象以及感性的能力。因为无论是想象力还是理性思维能力,圣灵都与我们同在,圣灵都保守我们的心。圣灵都带领我们进入到祷告当中,带领我们进入它很深的相交的地方。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怀疑或者没有必要感到疑惑,在这样的这个祷告当中,我们通过想象力去经历神的时候,是我们的内心独白,是我们的心理暗示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我们要相信圣灵与我们同在,神的灵,在我们心中,它带领我们的祷告。分组讨论:弟兄:对流于形式的公祷觉得没有恩典,感到不满意。对教会当中有一些比如说不出声的祷告,觉得没有力量,好像是没有得到释放,也不太喜欢那样的祷告。对于灵恩派的那种大喊大叫,然后又哭,然后又笑的祷告。觉得很难接受,我现在是能接受。李老师:关于公祷流于形式,这个是事实。但是不是说教会的公祷才会流于形式,个人性的祷告同样也会流于形式。所以这不是公祷的问题,而是祷告的问题。公祷也会变得非常有恩典。我们真实的经历,公祷会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主内相交,并且能够促进教会合一的方式。祷告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不是公祷不好只有私祷好。你说改革宗的祷告不得释放,祷告不出声。你观察很敏锐。并不是说不出声的,不出声的祷告与静默的祷告是很私人性的祷告。我们在教会公祷当中也会鼓励大家开口祷告。你观察到有些教会不冷不热,然后祷告不出声,没有火热祷告,现在很软弱。我也有同样的看见,的确是如此。是我们信心软弱的问题。我也同样盼望我们的改革宗能够火热起来。灵恩派的祷告跟我在这里所分享的祷告大相径庭,一个是静的,一个是动的,一个是冷的,一个是热的。尽管如此,我同样能够相信,就算是极端的灵恩派的祷告,包括方言祷告,包括那种会有身体激烈反应的祷告。常常也是极大的恩典,以至于是我们没有资格去判断的。灵恩派的火热值得我们学习,尽管我们不一定愿意。灵恩派的祷告是将人的主动性发挥到极致。它的优点和它的缺点同样明显。弟兄:圣公会的祷告是什么样的?李老师:圣公会是新教的,它和天主教有非常大的区别。只是在礼拜形式当中,圣公会没有做太多的隔离、改革。圣公会的祷告常常注重祷文,重视礼仪,就是仪式感。弟兄:如果说把祷告这种关系比作一个孩子跟一个父亲之间形成的比较默契的关系。会不会经历这样的阶段?阶段一,我们纯粹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恨不得把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有的事都会告诉这位主,让他帮助你。阶段二,有可能是我们灵命有所成长,好像长大了一点,我们在祷告的时候会挑三拣四,就是有可能有四五个事情,我们一过滤说,第一件事情太简单了,好像这个东西就不应该跟神说,从里面会挑一个或两个,最后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最难的这个东西向神去祷告,在那说半天。会不会有这样的一个阶段呢?因为我感觉我现在有时候有这种倾向。觉得这个东西太简单了,没必要给神说。李老师:你说的这个比喻,其实是经常会用的比喻。但是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比喻。你这样的说法也是成立的。的确是事实,很多人祷告会有这样的变化。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作为小孩子跟父亲祷告的时候,只想要跟父母要,我要这个我要这个我要这个。他并不真正地理解父母是谁,也并不真正地去了解自己的父母,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爱自己的父母。但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会渐渐地知道自己是有错的。知道自己父母责备他,责打他,是为自己好。因此孩子会变得不那么太以自我为中心主义,然后孩子会更有效的或者是更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跟父母交通。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性格特点。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儿童和父母的关系。从你的角度来也没有错。我们一开始对神的祷告是我们什么都交给神,完全信赖,什么都跟他说。后来是懂事了,我们把自己最重要的跟他说,这个都没问题。儿女会渐渐更多地理解父母,认识父母,了解父母。圣经里面神人关系就有父子、夫妻等等。姊妹:有魔鬼的搅扰。需要慢慢增进和上帝的关系,慢慢会离开世界的搀拉。弟兄:有祷告的结果,也有自己的杂乱的想法。需要反刍来改变祷告的质量。弟兄:大多是自己杂乱的想法。常常祷告完之后进入软弱的地步,感受祷告的力量没有持续太久,需要反刍的祷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