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3-5-5 09:18:33

Trevin Wax:基督教宗派速览


2022-04-25
——



我们的大儿子最近问了我们一些很好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关乎教会间的差异:



[*]卫理公会(Methodists)和长老会(Presbyterians)之间有什么区别?


[*]路德宗和天主教还有圣公会是一回事吗?


[*]浸礼会是新教,对吗?


[*]美国圣公会与安立甘宗是一回事吗?



在后面和他的继续对话中,他提出了更多的问题,我试图帮助他区分广义基督教的三个主要分支,以及其中一些宗派的特点。
如果这对你也有帮助,这里有一份对宗派的快速指南,旨在介绍那些在名称、治理和教义上有显著差异的基督教团体。
广义基督教三大分支

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
名称:东正教会通常只被称为“正教”,加以国别或地区名称,例如希腊正教、俄罗斯正教,或安条克希腊正教会。
历史:1054年,东西方教会因在《尼西亚信经》中加入了一个新的短语而产生分歧(西方教会说圣灵来自父和子),但分裂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政治和教会方面的合力所致。近代以来,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之间的普世教会合一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聚会:东正教会高度重视礼仪崇拜(称为“圣礼仪”)的细节。教堂里有各种供人瞻仰的圣像,东正教认为信徒可以向古代圣徒和圣母马利亚祷告。东正教礼拜仪式涉及所有的感官,有熏香、诵唱、读经和讲道,最后是圣餐。
治理:主教是使徒的传承,主教们任命男性担任祭司(又称长老)来牧养教民。执事服事于会众的物质需求,并在礼仪敬拜中发挥关键作用。教会由主教会议(主教团队)带领,而不是由单一的主教或教皇带领。
特点:



[*]东正教非常看重传统,他们认为传统是理解圣经的适当手段,但又不像罗马天主教会有成文的训诫(magisterium)。


[*]东正教的圣经典籍包括了罗马天主教圣经中两约间的新约书籍,还增加了一些内容,包括《以斯拉记上》、《马加比三书》、《诗篇》第151篇、《历代志》中玛拿西的祷告,以及对《但以理书》的增补等。


[*]一般来说,主教是独身的,但已婚和未婚的男子都可以成为祭司。


[*]在教义上强调道成肉身和复活。


[*]东正教神学中,强调成神(theosis,神化、与神联合)是救赎的终极要点。



著名人物:牧首腓尼基一世(Photius)、弗拉基米尔·洛斯基(Vladimir Lossky)、亚历山大·施曼(Alexander Schmemann)、 卡利斯托斯·威尔(Kallistos Ware),约翰·贝尔(John Behr)、汉尼·葛夫汉克(Hank Hanegraaff)。
罗马天主教
名称:罗马天主教会通常被称为“天主教”,意思是“普世的”或“包含一切的”。“罗马”指的是教宗或罗马主教的首要地位。
历史:在1054年东西方教会分裂之前,有七个大公会议的决议被世界上大多数教会所接受,认为它们正确框定了三位一体上帝的本质和耶稣基督神性的圣经教导。希波的奥古斯丁是西方传统中最有影响力的神学家。西方教会(罗马天主教)在与东方分裂后的几年里继续在神学上发展,坎特伯雷的安瑟伦(Anselm of Canterbury)、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和亚西西的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等历史人物带领着各种神学流派和运动。对教皇制度、教会神学和天主教各种做法的争议最终导致了15世纪的新教改革。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理解罗马天主教的神学。
聚会:罗马天主教会高度重视礼仪崇拜的各种细节。教堂中有各种塑像和画像供人瞻仰。天主教徒相信,向古代圣徒和圣母马利亚祷告是教会传统。其礼拜仪式涉及所有的感官,有香炉、唱诗、读经、讲道,最后是圣餐仪式。
治理:天主教会的权柄属于继承了使徒权柄的主教们。主教们在男性祭司(也称为长老)的帮助下牧养教民,执事们服务于会众的物质需要。教皇,即罗马的主教,是全教会的主要元首,他在论及信仰或道德问题方面的讲话(ex cathedra)是无谬误的(infallible)。
特点:



[*]有七项圣事(恩典的手段):洗礼、坚信礼、圣餐礼、忏悔礼、抹油礼、婚礼和圣职礼。


[*]罗马天主教会对圣餐有一个特殊的看法(“变质说”),这一观点认为饼和酒在祝圣时在实质上(虽然没有在形式上)变成了基督的身体和血。


[*]罗马天主教的圣经正典中包含了新教圣经中没有的两约间书卷:《多俾亚传》(Tobit)、友弟德传(Judith)、《马加比一书》(1 Maccabees)、《马加比二书》(1 Maccabees),另外还有《智慧篇》、《德训篇》、《巴路克》(Baruch)以及对《以斯帖记》的增补。


[*]独身是对所有主教和祭司的要求(有少数例外)。


[*]教义上强调赎罪。


[*]天主教神学把称义看为包括整个救恩的概念,因此,天主教相信基督的义被“注入”到信徒里面,帮助这个人做成善功。



著名人物: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亚西西的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伊拉斯谟( Erasmus)、大德兰(Teresa de Avila)、帕斯卡(Blaise Pascal)、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多萝西·戴伊(Dorothy Day)、罗伯特·巴伦(Robert Barron)。
新教
这里是我们关注最多的地方,因为大多数宗派都从宗教改革而来。
历史:在15世纪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墨兰顿(Philip Melanchthon)、加尔文(John Calvin)和茨温利(Ulrich Zwingli)等新教领袖都反对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腐败,并试图纠正他们认为不符合圣经或不符合奥古斯丁及其他教父教导的毫无圣经根据的神学立场。
主题:宗教改革传统通常由五个“唯独”(sola,拉丁文中“唯独”的意思)来概括:



[*]唯独圣经:只有圣经是最高和最终的权威,天主教会的主教团或传统不是最高权威。


[*]唯独基督:罪人只有仰赖信靠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工作和复活,才能在上帝面前称义。


[*]唯独信心:上帝对罪人的赦免只能通过信心获得,而不是出于行为。


[*]唯独恩典:所有的救赎,从开始到结束,都只靠神的恩典。


[*]唯独上帝的荣耀:只有上帝因我们蒙救赎而得荣耀。




普世圣公宗(The Anglican Communion)
名称:普世圣公宗是世界上第三大基督教宗派,教会遍布165个国家。
历史:圣公会是新教改革所结的果子。英国国教于1534年从罗马天主教中分离出来,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英国圣公会的扩张与大英帝国的疆域扩张相吻合。《三十九条信纲》(Thirty-Nine Articles ,1571年)定义了英国国教基于宗教改革的信仰。这里有一篇关于英国圣公会神学的短文。
聚会:圣公会的礼拜非常正式、遵循一种礼仪模式,并重视历史传统,以宣讲圣言和庆祝主的晚餐为高潮。《公祷书》(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指导着圣公会的礼拜仪式和个人灵修,有一些教堂包括雕像和绘画、香烛,而另一些教堂则没有。
治理:英国圣公会在组织结构上与天主教相似,由大主教主持其他主教的工作,而其他主教则主持当地教会祭司和执事的工作。坎特伯雷大主教是资深主教和象征性的主教之首,是平等中居首位的。
特点:



[*]《公祷书》已经在圣公会使用了几个世纪,圣公会普遍认为是公祷书在礼仪上使普世圣公宗连结在一起。


[*]有两项圣事(蒙恩之道):洗礼和圣餐。天主教看为“圣事”的另外五项被圣公会看为重要的宗教仪式,但不是“圣事”。


[*]圣公会相信基督存在于主餐的各种元素中(在祝圣的时候会发生特定的变化),但拒绝罗马天主教的变质观。


[*]新教正典包含六十六个书卷。虽然圣公会否认两约间文献(次经)是圣灵启示的,但仍然鼓励会众阅读,认为可以从中学习历史和用于灵修。


[*]主教和祭司都可以结婚,圣公会许多教省都任命了女性担任祭司和主教,但也有许多教省不这样做。


[*]英国圣公会经常采取一种中间路线( via media,或温和路线)的姿态,这都是因为早期改教家常常在路德宗和加尔文宗这两者之间摇摆。



著名人物:托马斯·克莱默(Thomas Cranmer)、理查德·胡克(Richard Hooker)、C. S. 路易斯(C. S. Lewis)、巴刻(J. I. Packer)、斯托得(John Stott)、N. T. 赖特(N. T. Wright)、弗莱明·拉特利奇(Fleming Rutledge)。
相关团体:



[*]美国圣公会(The Episcopal Church (USA))是美国的一个主流新教教派,在许多情况下以其神学和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而闻名。它目前正受到普世圣公宗其他成员教会就婚姻和性别议题的教导上“从根本上背离了信仰和教义”的指责。


[*]北美圣公会(The Anglican Church of North America )的发展就是为了回应最近圣公会内部对性别议题的争议。




路德宗(Lutheranism)
名称:刚开始的时候,那些批评马丁·路德的人用“路德教”("Lutheran")这个词称呼路德的跟随者,这个词带有负面意义。但马丁·路德后来同意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称谓,因为它表明一个人在教导福音的真理。
历史:“路德宗”这个名字来源于其创始人马丁·路德。他于15世纪初在德国维滕堡(Wittenberg, Germany)担任神学教师。他最初认为自己从圣经中发掘的教义是罗马天主教会内部的一种改革,后来他因为教义而被天主教会驱逐。墨兰顿在德国继续传扬他的教义,并将其扩展到瑞典、丹麦和挪威。路德宗在17世纪通过瑞典移民最早传播到美国。这里有一篇关于路德宗神学的短文。
聚会:路德宗比其他一些新教教派更注重礼仪,牧师需要穿牧师袍,并按照规定的仪式带领敬拜,这一规定的仪式来自总会——例如密苏里路德宗。聚会包括了认罪、得赦免、奉献、布道或讲道、背诵信条(通常是《尼西亚信条》)和其他祷告。
治理:路德宗的治理形式众多,包括主教制和会众制。美国的路德宗更倾向于会众制,尽管在不同层次上又将一些权力赋予了主教团。
特点:
新教的许多特点都源于马丁·路德所教导的教义(见前文提到的新教特点),包括唯独因信称义。



[*]《协同书》(The Book of Concord)包含了路德宗传统的主要历史性信条。


[*]路德强调需要通过律法/福音的区别来读圣经。律法通过律法的要求和我们无法完全遵守律法的结果来责备我们,而福音则通过一个人因信接受基督的义(称义)而得到饶恕这一应许来安慰我们。


[*]路德和路德宗的传统一直教导基督在主餐中的真实同在,这与罗马天主教的“变质说”和约翰·加尔文的“属灵同在”说都不同。


[*]路德发展了奥古斯丁的“两国论”。“两国论”认为,上帝在地上设立了两个国度,即属世的和属灵的国度。它们由不同的原则指导,不能混淆。民事法律指导属世的国度,而上帝的话语指导属灵的国度。基督徒会发现,他们在这两个国度都有责任。



著名人物: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墨兰顿(Philip Melanchthon)、菲利普·雅各·施本尔(Philipp Jakob Spener)、卡尔‧巴顿(Carl Braaten)、罗伯特·詹森(Robert Jenson)、罗伯特·科尔布(Robert Kolb)、蒂莫西·温格特(Timothy Wengert)、哈罗德·森克贝勒(Harold Senkbeil)
相关团体:



[*]在美国有三个主要的路德宗团体:密苏里路德宗(Lutheran Church–Missouri Synod,LCMS;成立于1847年);威斯康辛福音派路德宗(Wisconsin Evangelical Lutheran Synod,WELS;成立于1850年);以及美国福音派路德宗(Evangelical Lutheran Church of America,ELCA,成立于1988年)。


[*]最古老的路德宗是LCMS,它代表了神学上保守的路德宗教会。


[*]ELCA是由美国路德宗(American Lutheran Church,成立于1930年)和美利坚路德宗(Lutheran Church in America,成立于1962年)合并而来。它在神学和社会问题上代表了路德宗当中的自由派。


[*]WELS像LCMS一样比较保守,是美国三个主要路德宗中最小的一个。




长老会(Presbyterianism)
名称:“长老会”一词起源于希腊文中的“长老”(presbuteros)。
历史:在宗教改革期间,受法国神学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和/或苏格兰牧师约翰·诺克斯(John Knox)工作的影响,一些教会在与救赎和上帝的主权有关的特定教义上达成一致,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教会区域(长老区会)。日内瓦是加尔文牧会的城市,从这里流淌出两条支流:英美长老会(Presbyterian)以遵循《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写成于1640年代)而闻名,这一信仰告白总结了新教这一分支的神学特点。欧陆改革宗(荷兰和德国)以宣信《比利时信条》(Belgic Confession)、《海德堡教理问答》(Heidelberg Catechism)和《多特信经》(Canons of Dort)而闻名。这里有一篇关于长老会神学的简短文章。
聚会:长老会的聚会往往比较正式,遵循礼仪规范,强调对神的话语的宣讲。有些教会每周都有主餐,而大多数长老会则不会。长老会的教堂往往比英国圣公会、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教堂更加简朴。
治理:地方教会由长老团队(教导长老和治理长老组成)管理,他们会参加更大的长老会议(区会),区会则进一步参加总会(synod)或者大会(general assembly)。
特点:



[*]长老会相信基督在主餐时有属灵的临在,因为在掰饼领杯时,圣灵把我们提升到基督面前。


[*]长老会坚持加尔文主义救赎论:在自然状态之下的人若不是因为上帝的恩典,完全不可能靠自己归信。是神通过无条件的拣选,只拯救那些基督为之而死的人,是神呼召他们,然后在护理中保护他们的信心,并以一个得改变的生活作为信心的证据。


[*]像我们迄今为止所看到的所有其他宗派一样,长老会的洗礼一般是通过洒水,他们将婴儿洗礼视为新约的立约标志,类似于旧约中的割礼。


[*]长老会的长老可以结婚,一些长老会宗派还按立女性成为牧师。



著名人物:华腓德(B. B. Warfield)、梅晨(J. Gresham Machen)、弗农·麦基(J. Vernon McGee)、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史普罗(R. C. Sproul)、毕德生(Eugene Peterson)、提摩太·凯勒(Tim Keller)。
相关团体:



[*]美国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USA))是美国的一个主流新教教派,在许多情况下以其神学和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立场而闻名。


[*]美洲长老会(Presbyterian Church of America)于1973年成立,在神学上保守,与美国长老会相对。


[*]福音长老会(Evangelical Presbyterian Church)成立于1981年,比美国长老会保守,但允许各堂会自由决定是否按立女性,或对灵恩运动得出不同的结论。


[*]美国归正会(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是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个主流教派,属于欧陆改革宗。




卫理公会(Methodism)
名称:“卫理公会”这个词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贬义词,用来描述“圣洁会”(Holy Club)。这一组织大约在1729年由牛津大学学生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和查尔斯·卫斯理(Charles Wesley)以及乔治·怀特腓(George Whitefield)发起。他们用这个词描述他们对基督徒应该如何过圣洁生活的关注。
历史:卫理公会传统中的几个团体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约翰·卫斯理和他的教义。卫斯理最初作为牧师和宣教士参与英国国教在17世纪的美国殖民地服事。由于牧师和普通信徒的传福音努力,卫理公会迅速在美国殖民地得到传播。卫斯理在1784年任命了他的继任者,这使得卫理公会团体成为一个独立于英国国教的合法团体。卫理公会和英国国教之间的最终决裂发生在1797年,此前双方都曾多次尝试将这两个团体结合在一起,但均告失败。这里有一篇关于卫理公会神学的简短文章。
聚会:虽然他们可能不遵循一种背诵各种祷文的脚本敬拜模式,但卫理公会仍然遵循一个共同的、一致的崇拜结构。一个常见的顺序包括序乐、在不同的环节中唱歌、根据某种经课读经、会众祷告、讲道、奉献、祝祷和器乐尾声。
治理:卫理公会系统遵循“连结主义”(connexionalism)治理模式,教导不同层级教会团体之间连结的重要性。卫理公会在不同层次上使用由选举产生的平信徒和被按立牧师组成的会议来管理各个地方教会直至整个宗派的需要和关注。
特点:



[*]美国最著名的卫理公会宗派是联合卫理公会( United Methodist Church,又译联合循道会)。他们认信福音派联合弟兄会(Evangelical United Brethren Church)的《信仰告白》,以及早期基督教信条和约翰·卫斯理的主要著作作为基础教义。


[*]在人的自由意志这一议题上,卫理公会教导一种阿米念主义观点。他们认为,通过“先有的恩典”("prevenient grace"),上帝向所有人类赐下恩典、修复他们因堕落而受损的意志,让他们自由地决定接受或拒绝基督。这样说来,人类的选择仍然是上帝的恩典。


[*]卫理公会教导说,基督徒可以变得完全成熟(有时称为完全成圣或基督徒的完全)。虽然基督徒在今生不会完全无罪,但他们可以在基督里完全、致力于爱上帝和邻舍。



著名人物:约翰和查尔斯·卫斯理兄弟、理查德·艾伦(Richard Allen)、斯坦利·琼斯(E. Stanley Jones)、阿尔伯特·奥特勒(Albert Outler)、托马斯·奥登(Thomas Oden)、理查德·海斯(Richard Hays)、乔尔·格林(Joel Green)。
相关团体:



[*]联合卫理公会是美国的一个主流新教教派,于1968年从福音派联合弟兄会(成立于1946年)与卫理公会(成立于1939年)合并后而来。


[*]卫理公会中的保守派希望加入全球卫理公会(Global Methodist Church),因为联合卫理公会中有许多自由派神职人员和会友正在推动该宗派脱离传统教会关于性别的教义。


[*]卫理公会中还有几个非洲裔分支,均在过去由奴隶发起,包括非洲卫理公会(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成立于1816年)、非洲卫理公会锡安教会(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Zion Church,成立于1821年)和基督教卫理公会(Christi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成立于1870年)。




浸信会(Baptists)
名称:“浸信会”这个词来自希腊语的baptizō,意思是“浸礼”。
历史:浸信会开始于16世纪初,是一个脱离英国国教的不从国教运动。早期在英国出现了两个浸信会支流:一般浸信会(General Baptists)和特别浸信会(Particular Baptists)。前者对恩典、罪和救赎的看法更倾向于阿米念主义,后者对这些教义的理解则更倾向于加尔文主义。由于英国国教迫害不从国教者的情形日益严重,浸信会基督徒开始逃离英国、前往美国殖民地,在那里他们也受到了迫害。随着美国将宗教自由写入其新形成的宪法,浸信会教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分支出许多美国的浸信会团体。这里有一篇关于浸信会神学的短文。
聚会:浸信会有多种敬拜方式,但最常见的是,浸信会基督徒通过唱歌、祷告、奉献、听道和回应诗歌来敬拜。浸礼一般在主日举行,同时也可能会举行主餐。浸信会在举行主餐的频率上有内部分歧。
治理:浸信会相信基督是教会的头,基督通过住在每个教会成员体内的圣灵指导每个地方教会。虽然浸信会教会可以自愿决定加入哪个联会,但每个教会的独立性都不受损害。浸信会采用会众治理的模式,但有些教会是由单个牧师带领的,而有些教会则由教会成员选出的多位长老带领。
特点:



[*]一般来说,浸信会主张地方教会的独立自主,每间地方教会应管理自己的事务。


[*]浸信会反对婴儿洗礼,认为一个人在受洗之前必须已经认信基督(信而受洗)。


[*]与此相关的是,浸信会强调教会成员必须是重生的基督徒,即如果教会无法确认某人为基督徒,就不能接纳他成为成员。


[*]早期的美国浸信会积极参与主张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因为他们认为真正决定跟随基督是不能被强迫的。



著名人物:托马斯·赫威斯(Thomas Helwys)、约翰·利兰(John Leland)、约翰·吉尔(John Gill)、安德鲁·富勒(Andrew Fuller)、约翰·班扬(, John Bunyan)、威廉·凯利(William Carey)、司布真(Charles Haddon Spurgeon)、慕拉第(Lottie Moon)、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卡尔·亨利(Carl F. H. Henry)、葛培理(Billy Graham)、大卫·多克瑞(David Dockery)、蒂莫西·乔治(Timothy George)、米拉德·埃里克森(Millard Erickson)。
相关团体:



[*]“浸信会基本会议”(Converge)是一个浸信会宗派,曾经被称为浸信会大会(Baptist General Conference,直到2008年),然后改名为“全球浸信会基本会议”(Converge Worldwide,直到2015年)。它的遗产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瑞典浸信会。


[*]美南浸信会于(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 )1845年从北方浸信会(现在的美国浸信会)分裂出来,是美国最大的宗教团体之一。它在神学和社会议题上都比较保守。


[*]全国浸信会(The National Baptist Convention)是一个非裔美国人的浸信会宗派,于1895年由三个独立的大会合并而成。


[*]美国浸信会(American Baptist Convention)是北方浸信会(正式成立于1907年,来华宣教士一般称之为浸礼会)的新名称(成立于1950年),它的历史能够最直接地追溯到1845年北方和南方浸信会的分裂。


[*]浸信会合作团契(Cooperative Baptist Fellowship)于1991年从比之保守的美南浸信会中分离出来。与美南浸信会相比,它在神学和社会议题上更倾向于温和至自由派。


[*]自由意志浸信会(Free Will Baptists)是浸信会中的阿米念派,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罕布什尔州的新杜伦(New Durham)和北卡罗来纳州的乔安(Chowan)等殖民地开始的浸信会。




播道会(Evangelical Free Church)
名称:“播道会”的英文是“福音派自由教会”。“福音派”这个词表示这个宗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代福音派的诞生,而“自由”则表明它是“自由教会”运动的一部分,“自由教会”与“国教”对立,反对政府管理教会的治理和教义。
历史:1950年,瑞典播道会和挪威-丹麦播道会联会合并,形成了美国播道会。这两个团体都是由北欧移民在19世纪80年代创立的。
聚会:播道会的礼拜仪式与浸礼会相比,更接近罗马天主教和英国圣公会等高派教会的礼仪。
治理:播道会采用会众制的教会治理模式。
特点:



[*]美国播道会允许各堂会在宗派信仰告白的框架下在教义上有彼此之间的不同。例如,他们有的牧师和堂会更倾向于加尔文主义对救赎的理解,有的则更倾向于阿民念主义对救赎的理解。


[*]根据2018年的教义调查,美国播道会大多数教会都实行长老带领下的会众治理。


[*]2019年,美国播道会从其关于末世的信仰告白中删除了“前千禧年”(premillennial),确认它是该宗派的一个次要教义。



著名人物:戴尼斯(C. T. Dyrness)、佩德森(L. J. Pedersen)、小沃尔特·凯瑟(Walter Kaiser Jr.)、奥斯邦(Grant Osborne)、卡森(D. A. Carson)、弗雷德·桑德斯(Fred Sanders)、斯温道(Chuck Swindoll).
相关团体:



[*]美国播道会总部设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根据EFCA的信仰声明,该宗派有1600个堂会。


[*]加拿大播道会(成立于1917年)总部设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兰利市(Langley, British Columbia),在加拿大各地有140多间教会。




复原运动(Restorationist Movement)
名称:“复原主义”一词指的是专注于恢复《新约》中所描述早期教会样式的神学信念。
历史:复原主义有时也被称为史东-坎贝尔运动( Stone-Campbell movemen),始于第二次大觉醒,重点是要将地方教会的信仰和实践恢复到《圣经》在新约中展现的样式。
聚会:许多复原派教会不使用乐器,因为《新约》中没有提到这些乐器,在没有音乐伴奏的情况下合唱(阿卡贝拉)。然而,有些教会在敬拜时使用乐器。每周日都有主餐。
治理:复原派教会称自己为“基督教会”(Church of Christ,CoC),每间教会都是独立教会,由长老、执事和牧师带领会众。
特点:



[*]浸礼是得救的关键。


[*]新约圣经是教会敬拜的指南。


[*]该传统中很多人反对使用信条和信仰告白作为教义宣告,即便他们同意基督教信仰的许多关键教义。



著名人物:巴顿·史东(Barton W. Stone)、亚历山大·坎贝尔(Alexander Campbell)、麦克斯·卢卡多(Max Lucado)、凯尔·伊德曼(Kyle Idleman)。
相关团体:



[*]基督教会/基督门徒会(The Christian Church )是这一运动中的主流教派。


[*]内战后,由于在崇拜中使用乐器等原因,被称为“基督教会”的南方会众从基督门徒会中分裂出来。


[*]另一个名为基督徒会/基督的教会(Christian Churches/Churches of Christ)的团体自1926年开始从基督门徒会分离,原因包括他们对基督门徒会中的自由派神学的担忧。与其他两个支流相比,这一派别更多地与福音派相似(例如,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东南基督徒会)。




五旬宗和灵恩派传统(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Traditions)
名称:“五旬节”一词突出了该传统对使徒行传第二章五旬节圣灵降临的关注。“灵恩派”源于希腊文charisma,意思是“恩赐”,最相关的是指圣灵的恩赐(见罗12;林前12)。
历史:五旬节这一主题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运动,如卫斯理的圣洁会和“更高生活”运动。然而,被认定为现代五旬节派开始的两个最突出的事件是20世纪初的复兴:一个是在堪萨斯州托皮卡的伯特利圣经学院(Bethel Bible College),另一个是在洛杉矶的阿苏萨街布道所( Azusa Street Mission)。这里有一篇关于五旬宗神学的短文。
聚会:五旬宗教会和其他教会拥有共同的聚会元素,例如歌唱、讲道、洗礼、主餐和奉献等,但这些教会可能会给说方言和解释方言的人时间,甚至还会有预言的环节。
治理:五旬宗教会都是会众制的。他们可能是独立的教会,也可能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教会联合成立宗派(“合作团契”)。然而,灵恩派运动则适用于所有宗派下的教会,他们的治理模式将保持不变。
特点:



[*]五旬宗倾向于遵循卫斯理传统,尽管有些五旬宗教会可能更多倾向于加尔文主义的救赎观点。


[*]由于其在全球南部(南美、非洲和亚洲)的迅速发展,五旬宗是现代社会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基督教传统之一。


[*]五旬宗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归信后还有圣灵洗的教义。一个已经重生的人应该寻求得到圣灵的洗礼才能得着大能。


[*]五旬宗相信保罗书信中提到的所有圣灵恩赐都在继续,包括神迹的恩赐,如医治和说方言。


[*]五旬宗在神学研究上会倾向于淡化理性和传统,而专注于圣经和经验。



著名人物:查尔斯·福克斯·帕勒姆(Charles Fox Parham)、威廉·西摩(William Seymour)、, 麦艾梅(Aimee Semple McPherson)、罗德曼·威廉姆斯(J. Rodman Williams)、戈登·费依(Gordon Fee)、阿摩斯·勇(Amos Yong)。
相关团体:五旬宗和灵恩派发展迅速,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所以在这样一个简短的指南中无法列出所有的团体。下面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团体:



[*]神召会(Assemblies of God)是全球最大的五旬宗宗派。


[*]基督神的教会(Church of God in Christ )是五旬宗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黑人宗派。


[*]国际联合五旬节教会(United Pentecostal Church International)是几个“本体五旬宗”(Oneness Pentecostal)宗派之一,拒绝传统意义上的三位一体教义。


[*]灵恩派运动试图为上述所有宗派和教会带来带有五旬宗特征的奋兴。


[*]各各他会堂运动( Calvary Chapel movement )是由查克·史密斯(Chuck Smith)发起的一个福音派与温和五旬宗运动。查克·史密斯是与耶稣运动(Jesus movement)的兴起有关的几位领导人之一。




无宗派教会(Non-Denominational Churches)
名称:该名称表明这类教会与任何特定的基督教宗派都没有关系。
历史:在20世纪,越来越多的教会开始定位自己为“独立”或“无宗派”,表明自己与其他宗派没有历史联系。
聚会:无宗派教会在崇拜上往往像浸信会和播道会一样,更倾向于低派教会,不过无宗派教会的礼仪可多可少,由各个教会自行决定。大多数无教派教会比其他宗派更像浸信会。
治理:无宗派教会一般都是会众制的,因为他们不在任何宗派的权柄之下。
特点:



[*]无宗派教会与任何宗派都没有组织联系,尽管他们可能与志同道合的教会合作进行各种宣教项目。


[*]基于第一个特点,非宗派教会的治理形式是会众制的。


[*]由于他们是真正的独立教会,无宗派教会可以自由地撰写他们的信仰告白和治理章程,不过他们的主要信仰往往是福音派和浸信会的。



著名人物:吉恩·盖茨(Gene Getz)、托尼·埃文斯(Tony Evans)、陈恩藩(Francis Chan)。
相关团体:



[*]圣经团契教会(Fellowship Bible Churches,由吉恩·盖茨创立)开始是一个强调圣经教导、团契和传福音的教会运动,认为这些是教会的关键。并非所有以此为名的教会都与该运动有关。







译:DeepL;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作者博客:Quick Guide to Christian Denominations.

Trevin Wax(特雷文·瓦克斯)是北美宣教委员会(North American Mission Board)研究和资源开发部的副总裁,也是锡达维尔大学的客席教授。特雷文曾是罗马尼亚的宣教士,是福音联盟的定期专栏作家,并为《华盛顿邮报》、宗教新闻社、《世界》和《今日基督教》撰稿。他曾担任《福音计划》(The Gospel Project)系列丛书的总编辑,并在惠顿学院教授宣教和教牧事奉课程。瓦克斯著有多本书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Trevin Wax:基督教宗派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