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6 天前

范亚峰: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使徒行传的道路第五讲)

五、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 经文:使徒行传1:12-26。今天的主题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使徒行传我们已经讲了4次,我们主要是阐发使徒行传的神学观念,核心是4个:历史、教会、耶稣、圣灵。我们说过使徒行传恰当的名字,就是圣灵福音或者圣灵行传比较好,因为中心不是使徒,中心是上帝。我们看到历史、耶稣、圣灵的中心是上帝,讨论的是上帝带领之下,初代教会使徒教会如何拓展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上帝的计划,上帝在历史中的计划。今天我们接着来讲,我们把使徒行传的结构划分得非常简单,我们说西方的福音派解经书通常划分得非常复杂,复杂的恶果是很难记。我们划得非常简单,大家知道15章著名的耶路撒冷会议,我们就把使徒行传划分为前后两部分。使徒行传1章的前面部分,讨论的是基督徒使命的4个元素,第一是作见证的命令,我们来看看第4节读到第8节。接着讲第二个元素,升天的耶稣。我们来读一下第9节到第11节。第三个就是我们今天乃至后面一段要讲的使徒的自觉。今天第一章的后半部分直到第六章都是非常关键的,使徒教会是生成的时期,所以对于基督徒使命的自觉非常重要。第四个元素就是我们第二章要讲的圣灵的降临。我们重复一下,基督徒使命的4个元素,第一个叫作见证的命令,第二个叫升天的耶稣,第三个使徒的自觉,第四是圣灵的降临,我们看看这里面有3个是属于上帝的。所以说基督徒使命也是主日崇拜的精髓,敬拜、赞美和讲道,这里边的灵魂是神人互动,使徒行传讲的三个主题是上帝,一个主题是被呼召出来的一群人,就是教会。基督徒使命的4个元素,我们一看就知道,有3个是上帝,一个是人的。第一个叫作见证的命令,第二个升天的耶稣,第三个使徒的自觉,第四个圣灵的降临。今天的主题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同心合意这个词在新约里面出现了11次,其中有10次出现在使徒行传,我们就了解,这毫无疑问是路加最喜欢的词汇之一。今天要强调的是,从组织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看,使徒教会、基督教初代教会创造的奇迹,是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够做到的。起初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木匠的儿子耶稣,带领着12使徒,核心的人群有120人。社会学家斯达克估计公元40年基督徒大约有1000人。这么一个很小的群体,核心领袖是1加12,关键问题是领袖被杀了,传说升天了。刚才已经提到,要从外部视角看,被传说升天了。当时的人会不会信?没人信。就好比今天,有各种新兴宗教的胡说八道。我们会信吗?一笑了之。就这样一群人,1加12的领袖,一百人左右的核心群众。这样的一个组织创造了奇迹,从两三百人扩张到现在的25亿人,是人类人口78亿人的1/3的规模。我们知道中国的执政党刚刚度过百年诞辰,中共党员已经有9500万人,和基督教相比还差很远。所以大家一听就知道,从组织行为学和组织社会学上来说,使徒教会创造了奇迹。这个奇迹从何而来?这是我们今天查考的核心,这个奇迹的奥秘、新兴的教会,核心奥秘就在我们今天讲的主题上,我们再重复三遍: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简单讲,使徒教会的组织奇迹,奥秘就在于三点。第一点是合一,第二点是同心合意地祷告寻求主的旨意,就是寻求基督和圣灵的带领。第三点就是遵循使命。我们看到今天的12节到26节就讲这样一个事情,做三件事,第一个是同聚一处,第二件事情是同心合意的祷告,寻求主的旨意。第三遵循执行神的使命。使徒教会从那么小的一个规模创造这种奇迹,直到今天25亿的基督宗教,核心奥秘在最初就展现三个特点,第一个叫合一,第二个叫寻求基督和圣灵的引导和带领,第三是遵循使命。从一开始就提到了基督使命的四个要素,遵循使命。那么这三个特点从12节到26节体现为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同聚一处,第二件事就是同心合意的祷告,寻求主的旨意。第三件事情就是执行神的使命。那么在使徒行传第一章的12-26节,他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情就是同心合意的祷告,寻求主的旨意。这就是今天分开讲的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同心合意祷告,寻求主的旨意,第二部分就是执行主的使命。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我们把一章的12-14节再读一下。我们首先注意耶稣明确吩咐,让他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然后你们要受圣灵的洗,这是明确吩咐。所以他们回到耶路撒冷,等候圣灵降临。然后路加福音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橄榄山东面的一个小镇。那么橄榄山在什么地方呢?橄榄山在旧城,不是今天的新的耶路撒冷,旧城耶路撒冷东边。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这大概是有多远?就是橄榄山离耶路撒冷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按照犹太人安息日的律法规定,安息日一个人最远可以走2000肘。所以关于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就有不同的提法,有算的比较近的,有算得比较远的。我们采用一个比较远的,这是很多人接受的提法,1.2公里。那么升天的事情发生在耶路撒冷附近,橄榄山在耶路撒冷东,是耶路撒冷附近最高的山峰,高820米。为什么叫橄榄山?因为那座山上橄榄树非常多,今天仍然如此。那么客西马尼园大家很清楚在橄榄山上。客西马尼在希腊语里就是压榨橄榄的意思。那么大家通过这个就会想到倪柝声的一首赞美诗,你若不压橄榄成渣,我想他对属灵智慧非常有洞见,透过客西马尼园就想到了压榨橄榄成渣。那么橄榄山,大家注意,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当中都是一座圣山。在犹太教的传说当中,旧约圣经希伯来圣经也记载,就是末世的年代,弥赛亚降临在橄榄山。我们来查考一下《撒迦利亚书》的14章4节。橄榄山事实上是基督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和出耶路撒冷的一个基地。被钉十字架之前的最后一夜就在橄榄山上来度过。这是一个城外城东的一个基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点。下面我们来看门徒,进了城,就住在楼房上。再接着就讲到路加非常喜欢干的一件事情,也是圣经里面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情,就是不厌其烦地写人名。大家注意,这是中国文化不擅长的。梁漱溟先生有句名言,中国文化最大的缺陷在个体永不被发现。大家去看看,中共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名。相反大家看到现在为止,基督教国家,比如说美国纪念911最喜欢干的事情是纪念受难者的名字,一个具体的人,传统从哪里开始?圣经,非常具体。马太福音上来就是一个家谱,就是一个一个人,这里也如此,而且列举得一个不少,12使徒除了犹大之外,一个人不少,全部都在。这是我们强调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这对我们的事工、我们的灵修是有意义的,你概略地来祷告等于没有祷告。所以说教会当中要提名祷告,地名、人名都是如此。下面我们看到使徒教会的特征,家庭教会非常明显,14节讲得很清楚,这些人同着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并耶稣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前面已经解释了,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初代教会之所以创造伟大的这样一个宣教的奇迹,根源在于3个要点。第一叫合一,第二叫寻求耶稣和圣灵的带领,第三叫遵循使命,履行使命。所以在这里,11个使徒和耶稣基督的相关家人共同在这个时刻就体现了灵性的顺服。耶稣的吩咐没有一个使徒不顺服,干的事情是同心合意地恒切来祷告。那么加尔文说,这一句话把祷告的奥秘全部说完了。祷告需要恒切,就是持续性,恒切地来祷告是最好的祷告。第二个祷告需要合一,如果你的祷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那么这样的祷告不是好的祷告。大德兰讲灵命七层,到了奥秘祈祷的时候,静祷之后就是三种合一祈祷,单纯合一,接着叫做订婚,最后是灵婚。所谓订婚和灵婚都是更高的合一,单纯合一、超拔合一、转化合一都是讲合一祈祷。奥秘祈祷的精髓就两条,第一叫炼净,第二叫合一。净是干净的净,炼净与合一就是奥秘祈祷的精髓,最高处就是讲合一。在这里,我们就能够了解路加为什么这么喜欢用同心合意这个词,一再地使用同心合意,就是心意合一。我刚才已经讲了,用大德兰的灵命七层表述就非常清楚。也就是说在圣灵降临之前,这些使徒教会最初的、也是最核心的成员,已经展现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基督宗教在初代教会的最可宝贵的品质,就是合一、祷告,进而是履行使命。下面我们来看今天讲的第二个部分,就是执行主的使命,我们把15节到26节一起来读一下。我们来看首先看到的15节,第一个就讲了120人。为什么路加在这里提一个数字呢,这是因为当时犹太律法规定,必须要满120人才能够成立一个有决议资格的团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我们知道基督宗教,使徒教会是以犹太教为母体。所以说在初代使徒教会,那么宣教很简单的办法就是以犹太教为母体。保罗就是如此,跑到犹太会堂,跟犹太教徒辩论,辩论成功了那就有人信主了,就这么简单。后来更大规模的就在犹太教的会堂旁边,同样建一个基督教的教堂,就像今天肯德基跟随麦当劳的方式,所以在这个时候就有一个背景,提到120人。但是我们要注意,120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这是12×10,12在《圣经》里面我们都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是以色列12支派,然后大家注意,12使徒,然后到启示录里面,144000人是12的1.2万倍。同时大家注意12在各大文明当中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有12个月,我们知道对于除了基督宗教之外的其他文明,地球黄道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尤其是古天文学,所以无论是西方的星座,还是东方中国的《易经》,12都是极其重要的数字。那么在中国文化当中,到现在为止大家注意,当下的中国文化从汉代以来,就是荀子、董仲舒所建立的月令模式,就是五行、四时、阴阳道这样一个宇宙论的模式,到现在为止,还是中共的天安门体系的基本前提。什么叫月令模式呢,月令也称月建,就是指向北极星的就叫做建。那么这样一个五行、四时、阴阳道的模型到现在为止仍然指导着天安门体系,我们讲天安门广场北边的毛泽东画像属水;南面的毛泽东纪念堂,红太阳属火;中间人民英雄纪念碑,属土。这是水土火的纵贯轴,背后是个阴阳五行道,符合月令模式。那么大家了解这个就要知道,月令模式的核心是强调什么,孔子的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是一个单一中心的政权,在天上是以北极星为中心,在地上就是以某某为核心的党中央。到现在为止中国文化没有脱离月令模式,所以不同的12很重要,以《易经》为中心的占了12个月的月令模式,到现在为止仍然主导中国人的14亿人。这是中国迈向现代性、现代化在政治和文化层面没有摆脱的。到现在为止,大家考察比如北京市的建筑模型,1环、2环、3环、4环、5环、6环、7环。环绕紫禁城,紫禁城中心环绕中南海。中南海环绕核心,在地上是核心,在天上是北极星,这是非常清楚的月令模式。大家就要了解,使徒行传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启发。之前强调的120人非常重要,120人是12×10,10在中国文化里这是天干。天干10,地支12,天干乘地支,是120,很有趣。但是在这里的天干乘地支的120人,背后的模型完全不同于中国文化的月令模式。没有说12使徒一个人对应着一个月,彼得是最大使徒,彼得定哪个月?如果出现,这100%的是异端。也没有把耶稣基督比作天上的北极星,抬头望见北极星,低头想念毛泽东,这是红歌里面的原话。这就要了解圣经的以色列12支派圣约模式,是一个联邦制的分布式架构,是一个平等的,以圣约为中心的连接。很难想象在几千年前,在中亚的那么一个地方,就出现了这种抽象高级宗教。这种高级程度远远超越了人类四大文明的古文明的宇宙论模型。各种各样的宇宙论的模型,都无非是探讨自然,天象和人的感应关系,唯独犹太基督宗教,一神论宗教很早就超越了北极星和地球黄道对于人的心灵的影响和捆绑,达到了高级宗教的水平,这一点非常了不起,这样使犹太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摆脱了巫术。所以大家了解120人背后的深刻的属灵底蕴。今天的中国教会毫无疑问要摆脱北极星为中心的月令模式。下面我们就看到了彼得的讲论,在《使徒行传》里面有28篇讲论,每一篇讲论都非常重要。那么我们把彼得的讲论专门来读一遍,从16节开始。1:15那时,有许多人聚会,约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就在弟兄中间站起来,16说:“弟兄们!圣灵藉大卫的口,在圣经上预言领人捉拿耶稣的犹大,这话是必须应验的。17他本来列在我们数中,并且在使徒的职任上得了一份。18这人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19住在耶路撒冷的众人都知道这事,所以按着他们那里的话给那块田起名叫亚革大马,就是“血田”的意思。20因为诗篇上写着,说:‘愿他的住处变为荒场,无人在内居住’,又说:‘愿别人得他的职分。’21所以,主耶稣在我们中间始终出入的时候,22就是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离开我们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必须从那常与我们作伴的人中立一位与我们同作耶稣复活的见证。”我们看到三次不认主的彼得状态恢复之后水平非常高,这一段讲论有高超的领导力。因为充分体会到在圣灵的感动中要做什么事情,这对于初代教会而言非常关键。我们看今天柳传志的名言:定战略,组班子,带队伍。那使徒教会也不例外,耶稣定战略、耶稣组班子,谁带队伍?最终的boss是耶稣基督,但是具体的是谁来带队伍,是彼得以及后边的几大领袖,后期特选的保罗,还有非常具有平衡感的雅各。耶路撒冷会议雅各作为平衡器,家庭教会的特点大家看得很明显,从摩西团队的核心成员都是摩西家族,到使徒团队,虽然是属灵性的。就像现代社会,毫无疑问是抽象的,不是以血缘,也不是以地缘,而是以属灵的眼光来组织的。但是尽管如此,在这当中家庭、家族仍然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好比今天的中国家庭教会,我们知道中华福音团契里面8个核心成员,有4个是亲属关系,和使徒团队非常相似。那么我们看彼得对于要做什么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带队伍怎么带。他们这里面有非常关键一点,为什么要在犹大死了之后,要补上一个人,这一段阐发非常重要。我已经讲了,这是组织的奥秘。我们刚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在各大文明的月令模式12都是非常关键的数字,以色列也不例外,但是犹太基督教用的是圣约的模式,平等处理这12支派的关系。这是完全不同于中国文化的这宙论模型的。那么在这里边我们知道少了一个人,这不是小事,少了一个人必须补足。这里面使用的词,首先彼得讨论的叫应验论。大家注意,首先一上来就提出了一个神学基础,是应验论。我们知道马太福音,一上来把家谱摆在前面,要讲凡是旧约指着耶稣讲的,在新约都必应验。这是马太福音为什么把家谱放在前面,而且四福音书为什么把马太福音放在第一卷的根源。那么在这里面彼得展现了高超的论述能力,是运用神学思维,是一种应验论的神学。然后接着从应验论的角度来讲,往下17节讲到了职任,最后我们看第20节讲到,愿别人得着职分,所以说大家注意抓住这几个词,职任、职分。用NIV版本来讲职任是Ministry,然后职分是位置,他的位置必须有人替代,是属灵的位分。最后是具体属灵的位分,也就是说他这个人不在,他的职能还在,简单讲一个教会,必须要有位置。就因为犹大作恶自杀了,然后他的位置要有人进来,这个区分大家很清楚,这段讲了三个主题词,第一个应验,第二个职任。第三个翻译恰当的是他的位置,他的位置必须要有人替代。也就是说,耶稣基督所定的这个战略布局,12使徒不能改变。我们已经明白了,就是在填补空缺,这个意思是12使徒有特殊的功能,审判以色列的12支派,所以是填补空缺的意思,表示犹太人见证耶稣,见证弥赛亚的任务,在耶稣复活以后还要继续下去。 1:23于是选举两个人,就是那叫做巴撒巴,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24-25众人就祷告说:“主啊,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叫他得这使徒的位分。这位分犹大已经丢弃,往自己的地方去了。”26于是众人为他们摇签,摇出马提亚来;他就和十一个使徒同列。第一章的后半部分在通常会理解为如何产生教会领袖,这是不够的。这里面最中心的任务是使徒教会的组织建设。使徒教会的灵性和神学建设、使徒教会的领袖集团建设、使徒教会的组织建设,最中心的是完成这三个任务,就是灵性和神学建设。透过祷告来完成使徒教会的领袖集团的建设和组织建设,通过重新选举产生缺失的一个使徒。刚才已经讲了这有双重的含义,一个是领袖集团的建设,第二个是组织建设,这两个不是一回事。12使徒是领袖集团的建设,重新完成12使徒的这样一个完整的布局,属于组织建设的核心步骤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初代教会如何深入展开组织建设。这里边提出来的条件很清楚,这些人必须见过耶稣。就是说如果是使徒,必须见过耶稣,而且是长期在一起共同生活,这是两个必要条件。然后再往下我们看到产生的方法就是选举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约瑟,他的意思是安息日之子。然后马提亚名字的意思是神的礼物,后来在伊索比亚殉道。那么使徒的任务在这里成为位分,希腊文的位分的意思就是服侍的意思。所以后来提出来各种事工都用这个来形容,我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然后用摇签的方法来处理,这个方法是整个犹太教乃至于基督教使用的,但是这是新约圣经的最后一次,在圣灵降临之后再也没有使用摇签的方法。所以这是在圣灵降临之前的一个过渡的形式。那么总体而言的话,使徒行传的第一章确立教会群体做决策的模式,这个模式是什么呢?第一是合一,第二是祷告寻求主的带领,第三是遵循上帝的旨意,履行使徒们的使命。具体决策过程分成4部分,这也是我们今天基督徒决策的框架,这个抽象很重要。首先是基于圣经,其次是基于常识。圣经在这里体现主要说的教导,其次是基于常识。比如说为什么使徒必须看见过耶稣,而且长期共同生活,大家想想是不是常识?其他11个都是你选的,第12个不是,比如说当天新加入的,这人表现很不错,可以吗?这就叫常识。最后在这里采取的是摇签的方式,今天我们采取的是圣灵。简单讲的话就是4个部分,圣经、常识、祷告、圣灵。今天讲的内容非常重要,对于中国教会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天的运用有3点,今天的中国教会我们常常和使徒教会相类比,已经经历了1978年以来42年的大复兴。那么在这第43年,或者说从去年开始,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当中,中国教会向何处去?使徒教会的三大核心特征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思考。第一就是要合一,刚才强调了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给我们的启发是合一。首先这是什么样的合一?是属灵的合一,个体达到密契,与主联合,就是与主成为一灵,奥秘祈祷的合一祈祷的境界。这样的话信徒就肯定能够合一,这是第一个应用。这个应用就是我们恒切地祷告寻求奥秘祈祷的合一的境界。第二个,就是寻求基督和圣灵的带领,这一点在今天的中国教会也是惊心动魄,非常重要,各种各样的谬误流传。那么我们缺乏什么呢?缺乏真正的国度异象。今天这个问题我们不展开,大家努力地通过今天讲的去寻求进步。第三点就是遵循使命,这就跟当下大家很熟悉的标语很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家注意这不是坏事,我已经说了,中国基督教要谦虚地向中国共产党学习。这100年的执政党从弱小到今天的9000多万人,毫无疑问有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的多么好。今天的中国教会无论是平信徒,还是教会领袖,要努力地去遵循使命,这也就是我们的四层门训,无论是清教徒神学五特征,还是基督徒人格五特征都强调的异象。没有异象,民就放肆,我们每个人要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使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范亚峰: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使徒行传的道路第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