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08|回复: 0

另一种家庭教会

[复制链接]

2843

主题

22

回帖

994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941
发表于 2020-6-20 07: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世纪,基督教有了罗马帝国国教的地位,教堂的建造流行,表现出“敬虔”的竞争,以为造大教堂可以蒙福,也是蒙福的象征。这样,一个像样子的城市,必须有相称的大教堂才成。    大教堂确有好处。崇高的建筑,进到里面,心灵自然宁静下来,可以增加敬拜者敬畏的感觉,仿佛与世界隔离,跟天堂更接近;肃穆幽雅的音乐,也促进敬拜的气氛。不过,外观到底不能完全取代内容,当大教堂里面的人,失去了信仰的内涵,仪式代替了行动,大教堂就衰落了,成为没有灵魂的躯壳,只能作博物馆和观光的所在。    美国人爱数字,甚至崇拜数字。且不说金钱的数字,成为以数字代表财富,代表富足的指数,甚至在应用方面,也是如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所谓“算术即是战术”的话。    战后,“婴儿潮”来到,随流而行的是“教会增长”,明显的是数字代表成功,表现于神学领域。数字的减低,不会是研究的热门对象。于是美国“大的就是好的”哲学,从汽车,企业,延展到教会,越大越好。但大到一定的程度,就朝小的方向发展。   一般到大教会去,就消失在人丛中,不再有个人的存在,也隐没了肢体的功能,根本谈不上事奉。对于许多信徒来说,这不是他们所要的。    从庞大复杂的架构,转趋简单的原始教会模式,是“家庭教会”的发展方向。古旧的重新发现,就成为新的。只要读圣经,就不难发现,使徒时期,是在各人家中聚会,交接,擘饼,祷告,并没有专业教牧和教堂。    主耶稣说:“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一八:20)所以并不是人多才有主的同在。    “家庭教会”是与重组织的公开教会相对而言。家庭教会不重仪式规条,没有教堂建筑,没有牧师,可能七八,或十几名重生得救的人,奉主基督的名聚集,主在他们当中;如果人数过多容纳不下,就自然分裂增长为更多组。不过,他们不是属大教堂的细胞小组,而是正式的教会。他们在信徒家中,举行主日聚会,还有其他聚会,有圣餐,有爱筵;由一个人领祷,查经并讲道,注重讨论宣道的计划和行动。因为人数少,大家都彼此认识,了解并彼此关心,互相建立,增进属灵的操练,寻求属灵的事。这正是别处所找不到的。因为不需要建个教堂只七天用二三小时,其他日子把耶稣锁在空堂里面,免除维持开支,许多钱省下了,纷争也减少了。    2006年三月六日时代杂志的报导,引用斐奥拉(Frank Viola)在其所着皮袋的再思(Rethinking the Wineskin)的话:“现代的教会组织,并不反映初期的教会…不要以为你只坐在教堂长椅上,由一个肢体发表四十五分钟,别人都该消极的听。那不能表现基督的丰盛。”    在同一文中,指出一位神学教授的比较:“普通一个教会,百分之七十五的开支,消耗在建筑和人事,所余寥寥无几预算,才用作善工。而家庭教会,则把奉献的百分九十,用于更有意义的事工。如果你偏爱建筑,那是你的事;但家庭教会合宜的使用资源,是受欢迎的原因。”当然,还有更恶劣的情况,有人别具用心,组织了教会,上焉者发展成为自己的事业,一切都为自己;下焉者成为“圣”店,百分九十归己,以养生餬口为目的。幸而还都是少数。    当然,教会的存在,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彰显基督,表明祂不为自己的爱;如果凡事为自己,就不是基督徒。家庭教会正是训练信徒养成这种世界观和属灵性格的地方。    但是,我们不要忽略另一方面的事实:假设个别奉献资源和其他条件相等,十人的90%是九,而一百人的25%,则是二十五,所能作的事自然比较多。所以,我们不能过分鼓励个人化和零碎化,集体仍然是力量。至于使用个别恩赐方面,小而多的教会,自然更能充分发展。    这使我们想到类似的家庭学校的发展。家庭教会,常同时实行家庭学校。本来在殖民初期,美国的家庭,教会,学校,是联合在一起的,所以能够并行互助的循环发展。到了公立学校成为政府的制度和节目,才日渐趋下。像其他节目一样,政府一插手,就失去了奉献的意识和教育精神,而敷衍人民;所得的只是数字增加,不是质量的提高。    教育的发达,并不都是益处,反会成为一项问题:就是送孩子到学校去,父母乐得少一事,而在所谓自由教育观念之下,犹如把孩子丢进大染缸,好的学不到,坏事学很多,成为教之愈糟,育之愈劣。因此家庭学校日渐盛行。福音派测验家巴尔纳(George Barna)乐观的预言:这安静的改变,可能发展为美国的第三次属灵大觉醒。希望这会成为真的。果真如此,那将是真实的,根本而持久的复兴。    不过,家庭教会因为没有专职教牧,有的人耽心,可能容易受异端侵入,成为邪派。这样的顾虑,并不是多余的。异端当然要防备,但不能绝对避免,更不能因噎废食。从另一方面想,家有家门,总不会比公众聚会更容易受侵染;即使侵染了,家庭教会人少,坏的影响也就不会太大。看教会历史中的异端邪说,败坏的信仰,倒是大宗派集体被“瘟疫”感染的危险大些;人口密度高,群众荟集,易受传染,少听说有人烟稀少的地方流行瘟疫。从积极方面看,家庭教会建立造就信徒,会更有效果:在教育上的事实,教员与学生的比率越高,教育效果也越高。这是家庭教会的优越条件;而且不仅是言教,还可以实际观察体验,再理想不过了。    愿我们为此祷告,求神赐福家庭教会,照亮家人,改变文化。阿们。 出处:不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4-11-25 09:00 , Processed in 0.0820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