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22|回复: 0

对摩西五经的汉语阐释

[复制链接]

2843

主题

22

回帖

994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941
发表于 2020-6-20 13: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摩西五经的汉语阐释fficeffice" />

摩西五经


  律法书

  摩西五经,又称为「律法书」,是犹太经典中最重要的部分,新约时代的犹太教徒有一派称为撒都该人,他们虽然不接受其他的旧约书卷,却承认摩西五经的权威,由此可见五经在犹太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按照性质来说,摩西五经是属于历史书卷的体裁,是直接叙述的,因此解释摩西五经主要是按字面的解释。从神学观点来讲,摩西五经有六个重要的教义,如果掌握住这六个教义,自然就了解五经的主要思想。

  一、神的创造。

  摩西五经指出天、地、万物都是神创造的。神创造的教义非常重要,因为这肯定了整个宇宙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由一位有位格、有智慧的神所创造的。因此宇宙万物,以致于人类历史都是有计画、有方向的进行,并非漫无目的的。

  二、人的尊严与堕落。

  神的创造,以人为中心,因为人是按神的形象所造的,人被赋予享用和管理其他受造之物的权利,神使人类拥有极高的尊荣和价值,不过也因着人犯罪,违背神的命令,便从尊贵中堕落了,虽然人在受造之物中仍是高贵的,但人性已经遭到亏损,甚至变得非常丑恶,且陷在罪恶的深渊中,无法自拔。

  三、神的救赎。

  虽然人已经犯罪堕落,人心也不断腐化,但神仍为人类预备了救恩,要使人恢复他的尊荣,归回神的爱中,从始祖亚当犯罪堕落开始,神就不断把他救赎的心志启示出来。

  四、神的拣选。

  神既有计划要救赎人类,但是应怎样进行呢?神的方法是要拣选以色列民族,透过以色列民使地上的万族蒙福,从神拣选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兴起以色列民族,以致后来出埃及进迦南等事情,都是神施行救赎万民万族的实际行动。

  五、神的立约。

  神拣选人,并与人立约,五经中记载神多次的与人立约,但并不表示人与神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上立约,其实人是没有任何条件、资格,可以与神讨价还价。神之所以要与人立约,乃是因为神的恩慈与怜悯,而人之是否顺从神的呼召,遵守立约的内容,便决定人蒙福还是受咒诅的命运。

  六、神的律法。

  神与以色列民立约,而约的内容就是律法,律法是神心意的显明,由于神是圣洁、公义的,因此他也要求他的子民守约,遭行律法,对神忠心,对人怜悯,律法也可以说是神管理以色列民的宪章。


  下面将摩西五经逐卷做概括性的介绍:

  创世记

  创世记原文的意思是「开始」,因此这一卷书论到宇宙万物,及人类历史的开始。本书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至十一章为第一部份,十二至五十章为第二部份。

  第一部份,神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一~二章描述神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程序,当时充满了和谐与平安。第三章开始提到始祖犯罪堕落、罪恶、痛苦和死亡从此便进入了世界。四~五章,描述了人类文化持续地演进,但同时也受到罪恶不断地侵蚀。六~九章是神对充满罪恶的世界施行严厉的审判,以洪水毁灭全地,唯独拯救挪亚一家,使人类历史可以延续下去。十~十一章是记载有关「巴别塔」事件,结果神把人类分散全地,变乱口音,产生了各族、各国。

  第二部份,神的拣选从整个人类转而集中在亚伯拉罕和他的家族身上,神的救赎计划需要透过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伸展出去。十二~廿四章都是以亚伯拉罕为中心,廿五~廿七章论到以撒,廿八~卅六章的重点是以撒的儿子雅各;从卅七~五十章,叙述的焦点便放在雅各的儿子「约瑟」的身上,这期间雅各全家迁移到埃及,成为后来出埃及记的历史背景。在阅读创世记时,不妨留意神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最后全书以神必看顾他的子民做为应许。

  出埃及记

  全卷书的主题是救赎,记载神如何藉着摩西拯救以色列民离开为奴之地—埃及,且将他们分别出来成为神圣洁的子民,以耶和华为他们的神。

  全书可分为三部份:第一部分,一~十二章。

  描述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情形,包括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神呼召摩西拯救以色列民,摩西与埃及王法老的争辩,神降十灾,最后才使法老屈服,允许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第二部分,十三~十九章。

  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西乃山的行程,其中有法老反悔,以至派兵追赶,以色列人过红海和抵达西乃山,预备接受神的吩咐。

  第三部分,二十~四十章。

  神与他的子民在西乃山立约,并向以色列人颁布律法:律法的范围很广,包括宗教、道德信仰、及人伦关系、民事诉讼等。此外,神也指示以色列民如何建造会幕,并订下有关祭司和敬拜神的法则。

  利未记

  主题是圣洁。

  全书基本上是一部法典,描述对神圣洁的事奉,应当遵守的方法和条例,更提醒民众,耶和华神是圣洁的,以色列民也当分别为圣。一~七章是有关祭祀的条例和意义。八~十章指出祭司应当如何分别为圣。十一~十五章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律法,如何防止不洁的事情。十六章特别介绍赎罪日的条例,是一年一度为百姓赎罪的日子。十七~廿七章继续介绍有关圣洁生活和敬拜神的律法,并包括对遵守者赐福的应许,和向违命者降灾的警告。

  民数记

  是记载以色列人在往迦南地的途中,因为不信和背逆,而辗转在旷野漂流四十年的历史,民数记共记载了两次,有关以色列人清点人民的数目之事,本书因此而得名。全书也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一~十四章 。

  描述以色列民领受诫命与律法,离开西乃山往巴兰旷野的加低斯。

  第二部分,十五~廿一9

  描述摩西派探子窥探迦南地,因以色列民对神没有信心,以致他们要从加低斯转回在旷野过漂流的生活。

  第三部分,廿一4~卅六章。

  描述神再次帮助以色列民向前迈进,直到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预备过河,去得神应许之地—迦南。

  这一卷书的特色就是充满了以色列民的怨言和对神、对摩西的背逆,以致招惹神的愤怒,所有从埃及出来的人,除了迦勒和约书亚外,全部不准进入应许之地。

  申命记

  最后一卷书申命记,它的意思就是第二次颁布律法。以色列民经过四十年旷野漂流的生活后,神再次领他们来到约旦河东,第一代从埃及出来的人都已经去逝,因此摩西再次把神的律法向第二代的以色列人颁布,并且勉励他们遵行,不可忘记。同时也当以敬畏耶和华的态度在迦南地定届。

  一~三章是重述过去的历史,以后便是摩西把神的律法陈明给以色列民,并呼吁他们谨守、遵行,必蒙福祉,若背弃耶和华去事奉别神,则必遭祸,生、死、祸、福都摆在以色列面前,让他们自由选择。

摩西五经概论


旧约与新约

诗篇一百一十九篇十八节说:“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这是合神心意的仆人大卫所讲的,我们知道他对神话语的认识很深透,他在神面前祷告说:“求你开我的眼睛(这眼睛是指心灵深处的看见),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这律法中的奇妙是指神话语的奇妙,因为在大卫那个时代只有律法书,而律法在此预表圣经,也就是代表整本新旧约圣经,所以求主开我们的眼睛,叫我们能明白整本圣经所表明的。

圣经有旧约和新约。旧约是神与古代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所立的约,那约是神亲自写在石版上的,祂亲自向以色列人启示和立约,叫作旧约。因为我们的神是信实的,所以祂与祂的子民立约。祂是一位永远不改变的神,祂爱祂的子民,祂拣选祂的子民,祂借着律法把自己启示出来。旧约这个约是写在盘石上面,是外面颁布的律法,叫以色列人遵守。

而新约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流出了宝血,祂就用所流的血与我们立了新约,从今以后祂的生命就住在凡信靠祂的人里面。这一个约写在心版上,是永生神的灵写的。圣灵居住在所有蒙恩得救的人里面,教导他们如何读圣经,且照着圣灵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所以我们今天不但有外面的圣经,还有里面的圣灵,有神生命的光照,叫我们能明白神的话语。圣经新旧约共有六十六卷,每一卷都是为耶稣基督写的,每一卷都把神的心意启示给我们,就如摩西五经。


创世记──人的堕落

创世记里面有一个中心点,就是人的堕落。从第三章开始,就讲到亚当的堕落。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堕落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全世界都沉沦在罪中;神创造人,但人失败了,受了撒但的迷惑,背叛了造他的主。然后,在创世记五十章最后一节,说到棺材停在埃及,这是一种腐败死沉、死阴的光景。创世记一方面让我们看见神的创造,另一方面看见人的堕落、失败,但同时亦看见神的呼召:神在腐败堕落的种族里面呼召得胜者。亚当虽然堕落了,但神从他的家族中呼召了第二个儿子亚伯拉罕,来跟从祂。神也呼召了以诺、挪亚;当人犯罪到了极点的时候,神呼召了挪亚,挪亚就在那个时代与神同行。接着我们的神又呼召了亚伯拉罕,使他成了蒙召之人的先锋;他是第一个跟从主走信心道路的人,圣经称他为信心之父。神更透过对亚伯拉罕的呼召,拣选了以色列家。自从人堕落以后,神一直做呼召和拣选的工作──神呼召人从这堕落的世界里面分别出来跟从祂。


出埃及记──神的救赎

出埃及记共有四十章,中心点是神的救赎。神的子民堕落失败到一个地步,已经完全在埃及地为奴了;圣经以埃及预表世界。神的子民落在世俗中,终日作法老的奴仆,作魔鬼撒但的奴仆,被世界的事霸占奴役,终日痛苦。在那种光景之下,神兴起了奇妙的救赎,祂借着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亲自行了极大的神迹。最后一个神迹是借着逾越节的羔羊,将以色列百姓拯救出来。在此也说出了一件事:创世记说出了人的堕落,出埃及记说出了人的蒙救赎,这就是我们的光景。我们这些在亚当里堕落的人,很容易随从今世的潮流堕落、失败,因为整个世界都远离了神。然而,神因为爱我们,亲自来拯救我们,这就是出埃及记所表明的。祂差遣耶稣基督成为赎罪的羔羊,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出埃及记就说出了逾越节的羔羊如何成为了神子民的救恩。

当我们堕落到至绝的地步时,神就差遣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拯救我们──不单拯救我们脱离法老的辖制、脱离魔鬼的控制,更是拯救我们脱离世界的霸占。所以神的子民在逾越节之后,不可再留在埃及,他们一定要离开埃及到旷野去,这是神的呼召,因为埃及不是神子民应该生活的地方。埃及预表世界,也就是说神的子民不只是得救了,将来灵魂上天堂不必下地狱而已,更重要的是今天要过一个与世界分别的生活。救恩不单叫我们将来能上天堂灵魂永远得救、脱离撒但的辖制,更叫我们脱离世界的霸占和奴役。神的救恩要达到一个地步,把所有的子民,男女老幼,一家一家的拯救出埃及,都被呼召出来过红海如行干地出埃及,这是神的心意。救赎完全是神所作的,不是人的功劳,而神所预备的逾越节羔羊,预表基督来拯救神的子民。

利未记──圣别与事奉

利未记的中心点是分别与事奉,或是说圣别与事奉。许多人读到利未记时都不晓得它的意思,好像读来读去都是讲这些东西是洁净的,那些东西是不洁净的。但是一个蒙神呼召出来、蒙主拯救出埃及的人,需要看见神的救恩不单拯救我们脱离世界的辖制,还要拯救我们成为事奉祂的子民。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出埃及,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事奉我们的神。虽然我们是活在世界中,却不属于世界;我们虽然在世界中行事,却不让世界的事来俘虏、霸占我们,以致终日为奴。

当日以色列六十万百姓出了埃及以后,他们都事奉神。神在利未记里就开始说出各样的献祭和事奉神的途径、条例。也就是指出我们蒙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服事主,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主。我们的人生目的,乃是跟从主走上旷野的道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事奉神,这就是神的救恩所要达到的目的。神不要我们事奉法老、事奉魔鬼,不要我们作法老的奴仆、作罪的奴仆、作世界的奴仆。神要拯救我们出埃及,从罪中得释放,脱离法老的奴役和撒但的权势,来事奉祂这位又真又活的神。


要弃绝不洁净的食物

事奉神讲究分别。在利未记里多处提到分别为圣,意即神的子民必须从邪恶的世代中分别出来。或许你读到利未记的时候,以为在新约时代的今天,我们在食物上也要分别,那就错了。因为新约告诉我们:凡神所洁净的食物都是洁净的,我们都可以吃。(徒十15)神所创造的百物,我们都可以吃,除了勒死的牲畜、动物的血和祭偶像之物以外,其它都可以谢恩而吃。至于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所吃的那些食物中,有分为洁净的和不洁净的,那是一个属灵的预表,而洁净的食物与不洁净的食物在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分别。

若应用在今天来说,你得救以后,还经常在戏院里接受那不健康的东西,或是色情刊物中污秽的思想,这样你就是吃了不洁净的食物。又如你每一次看完一本小说之后,里面那些污秽的邪情私欲,很容易就留在你里面。你真是吃下不洁净的食物了。当神的子民一吃下不洁净的食物,就没有能力事奉神。所以魔鬼有一个很厉害的诡计,牠经常引诱神的子民随从潮流去吃不洁净的食物,以致倒毙在旷野,不能好好地事奉神。我们要儆醒自守,用坚固的信心抵挡牠。

要追求洁净的食物

神的话是永生的道,是我们洁净的食物。主耶稣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约六27上)基督徒应当以神的话为灵粮,这是洁净的食物。越多读神的话,事奉神就越有能力;越深透读神的话,事奉主就越有内容、越有供应。我们是神的子民,需要吃洁净的食物,利未记专门讨论神的子民要吃洁净的食物。当时他们所吃的是物质的食物,对我们来说却是指属灵方面的,也就是我们不可接受在神眼中看为不洁净、污秽的东西。今天我们需要被分别出来,拒绝那些容易玷污我们的“食物”;我们需要接受洁净的食物,就是神自己的纯净话语。

神呼召我们出埃及,为要我们事奉祂。利未记就是要说出,神要拯救祂所有的子民成为服事祂的人。在以色列十二支派中,利未人是惟一蒙拣选来事奉神的支派。食物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吃了什么样的食物,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光景:吃好的食物,他的身体就健康,吃差的、不洁净的食物,他的身体就虚弱。神的子民如果接受了许许多多世界、犯罪、堕落的东西为食物,他的服事就立刻失败,属灵的生命立即产生问题,没有能力事奉神。所以我们必须吃洁净的食物来服事我们的主。洁净的食物就是神的话、主自己,我们要更多享受神、亲近神,这样自然心灵健康,属灵的生命就容易成熟。

整卷利未记,在字面上很难理解,因为内容都是讲到许多献祭的条例、洁净的和不洁净的这些与我们服事主非常有关系。这卷书应用在今天,不是注重在物质的讲究,而是属灵方面的:我们一方面需要吃洁净的食物,接受神纯净的话语,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过分别为圣的生活。今天我们都是利未人,都是神所拣选的族类;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人,都应该事奉神,所以我们必须过一个分别为圣的生活,从世俗潮流中被分别出来。

利未记还说出另外一个重点,就是事奉神不是凭个人的喜好,乃是凭神的旨意。利未记一方面说到事奉,一方面又说到分别为圣,照神的旨意来事奉祂。在第十章记载到亚伦的两个儿子,因为没有照神的旨意事奉,献上了凡火,就被从祭坛那里出来的火烧死了。由于当时是律法时代,神要在亲近祂的人身上显为圣,他们两人明知神的旨意却又故意违反,所以神向他们是严厉的。我们今天服事主,不是凭我们自己的喜好,怎么事奉就怎么事奉,何能摸着神的心意呢?我们必须爱慕主的话,必须多读主的话,才能遵照神的心意来事奉祂,行在神的旨意中,这就是利未记所告诉我们关于事奉与分别为圣的要点。


民数记──路程和神旨

民数记有三十六章,中心是讲到天路的历程与神的旨意。当中可看见以色列百姓经过了几十处的地方,每一处都有许多劳苦和失败,也蒙了神许多的恩典。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四十年之久,神的子民多次失败、多次埋怨神、远离神,但神仍多次怜悯、恩待他们:在他们所走的路上,白日有云柱,黑夜有火柱引导他们,神也在云柱、火柱里向他们说话。这象征圣灵膏油的带领:当我们出埃及、蒙救赎以后,我们需要事奉神;在一生的十字架道路上,需要一直依靠圣灵膏油的带领。所以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之久,我们看见他们一面有许多失败,另一面神一直带领他们,整卷民数记就说出了这个中心。

同样,旷野的道路预表十字架的道路,我们跟随主走这条道路,就像以色列百姓在旷野所走的道路。是他们从来没有走过,且是非常艰难的。六十万的百姓走在荒凉的沙漠里,实在是一条信心的道路。神要让祂的百姓学习一个功课,就是不看环境、只仰望神,凭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但是当日神的子民失败了,每次神的话临到时,他们总是常存不信的恶心,以致倒毙在旷野里。民数记给我们一个鉴戒,从以色列人的失败里学习功课。其实我们并不比以色列人强,我们今天的光景可能更可怜,我们可能昨天经历神,但今天面对一点的难处就失败、远离神,甚至跌倒了。

走十字架的道路

民数记指出这条道路是旷野,孤单、寂寞、艰难、要面对许许多多的试炼试探。以色列人因为失败,在旷野走了四十年之久,显出了所有人性的软弱及神子民失败的光景。今天我们在跟随主的道路上,不单有出埃及记──我们蒙了救赎,还有利未记──我们要事奉神。我们要事奉神,就要过分别为圣的生活,这样才有能力事奉。同时我们还需要民数记,也就是说,在跟随主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要认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它是十字架的道路,它是旷野的道路,它是艰难的道路,叫你没有任何可倚靠的,只能倚靠神。

神的子民在旷野的路上倚靠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神迹,例如神天天降吗哪来供应他们,他们的衣服鞋子穿了四十年不会破烂,他们的身体因神的保守四十年得享平安。然而他们却因为自己的小信而失败,最后许许多多神的子民都倒毙在旷野,成为我们的鉴戒。圣经让我们看见:这条十字架的道路并不平坦;呼召我们走这条道路的,是那位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祂永远没有改变,祂是我们的吗哪,是我们生命的粮,是我们的供应。祂借着祂的灵(就是圣灵),在云柱、火柱里带领我们、引导我们,叫我们一直行在神的光中。所以,我们应当常常注目于祂,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一直快跑跟随祂。


申命记──使命与盼望

“申命”就是重申神的使命。申命记共有三十四章。摩西带领那班在旷野出生的新一代六十万百姓,摩西面向迦南地,对站在摩押平原之地的百姓重新颁布神的律法,重申神的使命和旨意。申命记可以说是记载神的使命与荣耀的盼望,因为当时以色列百姓经过旷野大概三十八年了,他们正立足约但河东,面向迦南美地,存着荣耀的盼望。就在这时摩西把托付交给他们,要他们进入迦南地以后完全遵照神的旨意生活,就好像主耶稣将要升天之前,对门徒的托付一样:“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众人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9-20

在我们跟从主的路上,不但有圣灵的带领,亦有云柱火柱的引领;不但关系到神的旨意,还有荣耀的盼望。旷野的道路虽是艰难、孤单,天天都要面对各方面的难处,然而我们荣耀的主并没有改变,他们天天仰望神的供应食物,每天都要倚靠神而活。祂眷顾牧养祂的百姓,且训练祂的子民学习信靠祂,虽然以色列人在民数记中有许多失败,一班蒙救赎的百姓、倒毙的倒毙、埋怨的埋怨,一片可怜的光景。但感谢神!祂永远是得胜的,正如申命记所表明的,神仍然使那些年轻的六十万以色列百姓由失败者成为得胜者,来遵行神的旨意,完成神的托付。

在我们所走的道路中、属天的经历里,可能有民数记的光景──经常软弱失败。但感谢赞美主,我们也会有申命记的光景,就是从失败中爬起来,服事我们的主。且看前面的荣耀,就是迦南美地的荣耀。迦南美地可以预表国度的荣耀,即一千年荣耀的国度;盼望我们能与主一同作王,承受荣耀的美地。今天我们也站在迦南地面对荣耀的国度。虽然仍是孤单、艰难,但我们相信主来的日子已非常接近,荣耀就在前头。所以我们应赎回光阴,把下垂的手、发酸的腿挺起来,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并常住在祂的恩典中,作忠心的得胜者。


总结

鸟瞰摩西五经,就像一幅图画,创世记说出了人的失败、堕落和黑暗的光景。出埃及记说出了神的救赎:神借着逾越节的羔羊将人拯救出来,而神救赎的目的不只是叫人得救而已,更是叫人离开埃及,从世界中被分别出来,走上十字架的道路。所以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人不能停留在原地,他要行走天路。出埃及记第十二章记载以色列人吃了逾越节的羔羊(预表基督),那个晚上他们接受基督作救主时,神就呼召他们离开埃及。所有以色列子民,包括男女老少都要跟从主,跟从摩西的带领出埃及到旷野,这就预表救赎所要达到的目的,乃是叫我们走上十字架的道路,走上旷野的道路。

为此,走上旷野的道路第一件事就是要事奉神,这就是利未记的信息,我们得着新的职分:新约的利未人。今天我们都是利未人,都是服事神的,所以都应该事奉神。圣经让我们看见:一方面我们又照神的定规和心意服事祂;另一方面要有圣别的生活,要弃绝许多污秽的食物,同时要接受洁净的食物(就是神的话),然后你属灵的生命就健康成长。接下去就有民数记的经历,在跟从主的道路上,你要认识呼召你的主,叫你凭信心、忠心的跟从祂。所以民数记说到事奉路程,也出了神的旨意:你必须跟随云柱火柱的带领,在圣灵的引导下天天跟随主。

在日常生活里面,我们既是事奉神的人,就须随从圣灵的带领,让圣灵在你身上有绝对的主权,以便天天光照你,让你的生活都在云柱、火柱的带领之下。同时,不要忘记圣灵的工作永远根据神的话:神在哪里说话,圣灵就在哪里工作。以色列百姓当日所以失败,是因他们虽有外面的云柱火柱,但心里却弃绝了神的话,如希伯来书四章二节说:“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的道调和”,以致他们失败了。

我们今天需要有信心与神的道调和,因为神的话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而圣灵就好像云柱火柱向我们启示,带领我们走上跟从主的道路。感谢神,这条道路不仅是十字架的道路,我们不但有民数记,还有申命记:神一直向我们重申祂的使命,一直托付我们,我们有荣耀的盼望。

摩西五經,是舊約聖經最初的五部經典。希伯來文稱「תּוֹרָה」,音譯作托辣或妥拉,為教導、指示及律法的意思。

全經用猶太人最古老的希伯來文寫成。又稱為律法書、摩西律法(Torat Moshe תּוֹרַת־מֹשֶׁה)。是猶太教經典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時它也是公元前6世紀以前唯一的一部希伯來法律彙編,並作為猶大國國家的法律規範。猶大國被滅亡後,它仍以習慣法的形式自動調節猶太人的生活。猶太人相傳它是由摩西接受上帝的啟示而撰寫,內容是古代的以色列人民間故事。

但因為《申命記》紀錄到摩西死後之事,因此作者是否為摩西或者該經卷是否經後人增改,仍有爭議。(參考文本說/底本說)

在《聖經》原文裡,五卷經文是不分開的,包括:

《創世記》(בראשית, Bereshit: "起初..."之意)
《出埃及記》(שמות, Shemot: "名字"之意)
《利未記》(ויקרא, Vayyiqra: "祂呼叫..." 之意)
《民數記》(במדבר, Bammidbar: "在沙漠..." 之意)
《申命記》(דברים, Devarim: "經文" "演講"之意)
五卷經書名字皆取希伯來文經文第一個希伯來文字為名。

摩西五經主要思想是六個重要的教義:

神的創造
人的尊嚴與墮落
神的救贖
神的揀選
神的立約
神的律法

摩西五经





「五经」包括旧约首五卷书——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及申命记。「五经」出自希腊文Pentateuchos,意即「五册(书卷)」,代表犹太人的五卷律法书。犹太人称之为「妥拉」(即教导之意),英文则译为「律法」,新约亦称之为律法,希腊文为nomos (如太五17:路十六17;徒七53;林前九8)。五经是旧约三部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对犹太人来说,它的权威与神圣,远远超过先知书和圣卷。五经中的书卷,并非是现代人所想像的「书本」那么独立自足,它们是有目的地整合起来,每一卷书都成为整体中的一个单元,所以称之为「五经」是必要而非偶然的。虽然五卷书连合成一整体,但是,把它们分为创世记至申命记五部份,可不是为了方便而划分的,它之所以分为五卷,乃是因为五经内有明显的编辑痕迹,显示编辑者亦有意把材料分成五卷。



统一性

五经不论在来源或结构,都有无可否认的分歧性和复杂性,但更重要和更基本的是,它有贯彻始终的统一性。五经的历史叙述部份,可作为它的骨干,其他有关律法规条的部份,都附属在这架构之内,因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段历史非常重要,被新约作者引用的次数最多,它被新约视为基督降世的背景和预备,而基督降世的事件也是神呼召亚伯拉罕到大卫王朝等一连串事件的延续。可见五经的历史记述,在旧约扮演了核心的角色,这一段「上帝的行动」,经常被撮写成「总结」或「信仰的表白」(Gvon Rad),例如保罗到了被西底的安提阿时,在犹太会堂讲道(徒十三 1741),他一开始(1723)就讲述亚伯拉罕到大卫时期的事迹,把神的作为作了一个总结信仰的表白,跟着就直接谈论耶稣基督。保罗这种做法,表示出他认识族长到大卫的历史,是旧约故事中最重要的部份,而且肯定这正是神救赎的起点,并且逐渐累积到了基督身上才得到完满的成就。从这个角度看,旧约有几个相似的总结(尤其在五经内),是极具启发性的:举个例说,在初熟节的礼仪中(申二十六510),上述的总结便是一个重要部份。摩西曾对以色列人说,倘若他们的子孙问及神的律法有何意义,就把出埃及、过红海、入迦南的事告诉儿女(申六20——24)。同样,在示剑圣约更新的礼仪中,约书亚也引述这段历史作为引言(书二十四 213)。

约书亚的总结虽有不同的形式和用法,但仍然包括了神拯救他子民的一些相同的基本细节:

①神拣选了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徒十三 17:书二十四 3),并赐给他们应许之地(申六23)。

②以色列到埃及去(徒十三 13;书二十四 4),后被埃及人奴役(申六2122,二十六5)。

③神按照应许带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徒十三 19:书二十四 1113:申六 23,二十六 9)。

这只是五经主干的缩影!不过还有几个其他不同的元素,它们合起来便组成五经——那就是应许、拣选、救赎、立约、律法,及应许之地。

但其中有一个核心的元素,是在每一次历史复述里(或者信仰表白)都有的,那就是出埃及的经历,它代表着耶和华的救赎,同时将拣选以色列人的事件,在历史中实现出来。它是耶和华在以色列历史中第一次拯救的行动,也成了以后救赎的模式(参摩二410,三12:耶二27:诗七十七1319,七十八1255)。因此,出埃及也成为五经的核心部份。神在红海施行奇事,拯救了以色列人,藉此「从万民中拣选以色列人作为他自己的子民。(出十九5),与他们立约,作他们的神:用恩慈与无条件的救赎,请他们接受圣约,而且赐下他的律法,作为他们群体的规章。这都记载在出埃及记和申命记之内。创世记十五至五十章,是一个序幕,记述族长领受了应许,这个应许在出埃及进入迦南时便得已成就。得地及立国的应许,在族长历史的开端,已经标明了五经历史的目标和主题: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创十112

这个双重的主题,在亚伯拉罕连串的故事中重复地加以叙述(参创十三 1417,十五 25 1821,十七 781519),而且在每个族长的生平再次更新(以撒:创二十六 24;雅各/以色列:二十八13,三十五11-13;约瑟及他的儿子:四十八16)。到了出埃及记救赎便开始了(出六68)。事实上,在五经末段,神对摩西的一番话(申三十四14),表明了作者认为应许已经成就。

这段五经历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有一个「远古的导言」(创—至十一),这个引言与后半段的相关性,叫整个故事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历史及神学意义,而且标示了五经历史的目的。在创十二到申三十四,应许与拣选有浓厚的特殊主义(Particularism)气分,但是创世记一至十一章的焦点却是普世性的,它要追溯那创造万事万物(尤其是男女)的终极源头,进而从神学角度提出论点,说明人类历史是怎样变成这个样子的:人与自己战争,与神隔离,与人疏远,在破碎与混乱的世界之中,国攻打国、民攻打民……;作者要追寻罪恶的根源,并且描绘了一幅黑暗的图画——伊甸园内第一对男女因为反叛神,罪便进入世界(创一- 三):该隐因妒忌而杀人(四116);拉麦自吹自擂的诗歌充满仇杀的恨意(四1723);人类普遍的败坏,招至洪水的刑罚(六):在巴别塔的故事中,人类的基本团结瓦解了,各自分散到混乱的世界之中(十一)。

在这段古远历史结束的时候,第一至十一章的作者严肃地发问,面对着破碎、割裂了的人性,神的容忍是否到了极限呢?他会在忿怒中永远放弃人类吗?唯有从这个引言的角度,我们才能明白五经的主旨。引言之后的族谱,立刻便揭开了族长的故事:明显地,创世记一至十一章,放在族长故事的开端,就好像一个标题一样,说明了神祝福和拣选亚伯拉罕的意义和重要性。

创世记头十一章与后来有关应许、拣选、救赎、立约的历史,是富有戏剧性的分别:不过,两者排列在一起乃作者故意和生动的安排:前者提出问题,后者讲出答案。神与亚伯拉罕及其子孙之所以有特殊的关系,其实就是神为全人类谋求出路。

由此可见,五经有两个主要的段落:创一章至十一章及创十二章至申三十四章。两者的关系是问题与答案、困难与解决方法的关系:而线索就在创世记十二章三节。

这个结构显示出五经的连贯性,同时也表明:五经只是救赎历史的起点,里面的结构远远延伸到五经以外,救赎历史的成全是在申命记以外;确实一点说,是在整本旧约以外!创—章至十一章所指出的尖锐问题,旧约圣经没有一处能提出终极的解决方法。旧约所表达的救赎历史是不完全的,它并未到达完全的救赎,当旧约完结时,以色列人仍然期望应许能够变成事实,他们仍然等待终有一天盼望可成真。所以,创—章至十一章以及创十二章以后的分合点,不单是全本旧约的要点,也是整本圣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地方。救赎历史从这一点开始,已等候着神在耶稣基督里的救赎福音:只有在耶稣基督里,亚伯拉罕的祝福才能成为全世界各个民族的祝福。诚然,五经是没有结束的经书,它所展开的救恩历史,要在亚伯拉罕真正的「儿子」身上才能成全(太一1)。只有他,才能把万民召到他跟前(约十132),只有他,才能改变那在远古序幕已经与神分离的人性。



五经的复杂性

如果我们小心研究五经,便会发觉五经除了有一致的目标、计划和排列之外,还有显而易见的分歧和复杂性。因为这个缘故,对于五经的来源,便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理论。这些理论尝试提供来源、日期及作者等资料,并从而评估五经的历史及神学价值;但很不幸地,大多数的评价都是反面的。通常学者会认为五经在摩西以后多个世纪才编撰成书,所以保存了很少真确的历史资料;而经内表达的宗教及神学观念以至礼仪,都只是后期加上去的。举个例说,威尔浩生这位最动人的五经学者,认为五经是被掳期及被掳后期的产物,所以只是犹太教的历史起点,而不是古以色列的历史。

纵然威尔浩生的理论,已被修正得几乎被放弃了,但是,对五经的评价,普遍仍然是不「友善」的,事实上,一个近代最重要的旧约学派(代表学者包括着名的诺马丁[MNoth]),认为我们不能以五经传统作为基础,去肯定任何历史事实。诺马丁坚称如果说摩西是一个宗教的创始人,那是不大正确的,甚至谈及一个摩西的宗教也不妥当。然而,以上已经提到,族长及摩西的故事,肯定了神在历史中的作为,并肯定了神为人类安排救赎,令五经构成一致的整体。如果这是对的话,那到诺马丁这一点的看法,便取消了圣经所宣讲的核心内容,令五经变成不相干——甚至成为错漏百出的经卷。

委身于圣经真理的人,必须对这些极端和夸大的批评作出回应。错误必须矫正。然而,一些保守的学者却时常矫枉过正地走到另一个极端,完全不写全面的五经导论。反面的理论,却非常重视各方面的论据,包括律法书基本的统一性及分歧性。所以,我们必须讨论五经的复杂文理,进而提出一些关于五经来源、发展及文体性质的结论。

文理的复杂性。每当一个人开始探讨五经文体的时候,他会立刻提出一个明显的问题:五经是律法抑或是历史书呢?没有一本现代或古代律法书籍与它相似——律法部份,常加插了一些历史叙述,另一方面,古远的历史序幕、族长和摩西的故事,竟成为摩西律法的导言!如果要追查五经的来源,必须先了解五经这种双重的文体。神并没有单单列出律法,也没有单单用一连串的拯救行动来救赎他的子民:然而,他两种方法都采用了:他拣选了一个民族,又以律法与人立约。因此五经包含两方面一一叙事部份配置在律法条文之内。

当我们小心分析经文,还可以发现其他特点

①叙事部份与律法部份的交接地方,无论在论题、次序方面,都没有连贯性。例如创四26与五1:事实上,创一1至二4上与五1及下文,被创二4下至四26截断了。同样地,创十九 38与二十1有明显的分段。还有出十九25与二十1,十九125及二十1821,本来是一段历史叙述,却加插了一段十诫在中间(二十117)。而且,那些律法规条,也不是逻辑性地连在一起的。

②各个不同部份,在用字、句子结构、风格,及文章的一般结构上,都有重大分歧。不过,了解到上述情况后,这些分歧也不会使人太惊奇罢。比较利未记及申命记的条文时,分歧实在是清楚不过的了。

③另一个显示五经复杂性的指标,是神的两个名字:耶和华(Yahweh,上主之意)及以罗兴(Elohim,上帝)。这两个名字在运用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但是某一个章,或某几章的经文,只会用(或绝大部份选用)其中一个名字(这情况在创世记出现最多),于是便产生了两组经文,一组只用耶和华,一组只用以罗兴,而且两组都各有一类别的名称、神学观念,和文学特色。

④五经内有些部份重复两次甚至三次之多。如果只是完全相同的重复就不足为怪,但许多时候它们竟然主题相同,材料相同,而出现明显的分歧!这现象曾被许多学者详细辩论、肯定和否定。「底本说」的热烈支持者把它们当作是不同底本的对等段落。但其实我们可以有其他更好的解释。不过无论如何,有好些重复的地方是难以解释的。例如:

亚伯拉罕在两处经文中,不顾撒拉有毁誉之险而把她当作是妹妹(创十二,二十):而以撒的事迹亦有相似之处(三十六611)。别是巴这个名称(盟誓之井)有两个出处:纪念亚伯拉罕与亚比米勒的盟约(创二十一2231),纪念以撒与亚比米勒的联盟(创二十六 2633)。在创二十八19,三十五 7,雅各把路斯改为伯特利;但在二十八1019,他在「往」巴旦亚兰途中,耶和华向他显现,他才把路斯改为伯特利:另一处经文(二十五9115),他从巴旦亚兰「出来」,耶和华向他说话,他又起了伯特利这个名字。利十一147及申十321,重复地提及有关洁净的规条。至于奴隶的经文也出现了三次(出二十一111;利二十五39——55:申十五1218)。

加上另外一些证据,我们知道五经有一段很长的传递及发展过程:其中一些经文很清楚是摩西死后才写成。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经文:如「在迦南人仍在应许之地的那个时代」创十二6,十三7),「以色列人吃吗哪共四十年,直到进了有人居住之地,就是迦南的境界」(创十六35);这些经文暗示以色列人已经占领迦南。创十四14记载亚伯拉罕听见侄儿被掳,便追赶罗得直到但,然而此地要到征服迦南后,「但人」移入时才被称为但(书十九47:士十八29)。创三十六 31列出以东君王的名称,起头有一句「以色列人未有君王治理以先」,作者明显是生活在扫罗以后的年代。

上述那些表明五经复杂性的例子,有清楚的也有模糊的,其中一些是文词上的事实;另外一些则比较含混,可随着解释者的角度,主观地加以评估。但话说回头,复杂的经文确实存在,若要正确了解五经的来源及文体性质,这些问题是不能避而不谈的。

作者与来源。开始时,我们必须指出五经是隐名的作品。内文没有提到摩西,也没有提及其他人。古代文献(当然包括旧约)的作者通常都是隐名的。古代近东的「作者」,不是现代的「作家」。他的责任是记录旧有资料,所以受着「传统」与「方法」的限制。当时的「文献」,是共同而非个人的产物。

话虽如此,五经事实上有很多地方表明其内容主要是由摩西而来。摩西曾被形容为写作的人,内容有:历史事实(出十七14;民三十三幻2),律法或规条(出二十四 4,三十四 2728)及一首诗歌(申三十一22)。这些经文提及摩西叙事、立法、作诗等写作活动。除了上述直接说明他是作者的地方以外,极可能有其他段落,参与在写作过程之中。

在其他被掳之前的文献中,一些分散而又重要的叙述,记录了摩西的写作活动。被掳及被掳后期的文献,就察觉更多这种说法了。若我们小心分析,便会有鲜明的发现:

①被掳后期文献(历代志、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但以理书等),常指出五经的作者是权威性的,他们大量引用五经。「摩西五经」这个名词,在这时才首次出现。

②被掳以前的历史书(约书亚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很少提及摩西的写作活动,所有指称都属于申命记。

③早期书卷(被掳之前的先知书)没有上述指称。这个进展模式表明了五经传统是发展性的——起初人们只把摩西的名字,置于部份的律法上(申命记),然后扩展到所有的律法,最后到整卷五经。此一过程延续到新约。新约经常提及五经,称之为「律法」或「摩西之书」(可十二 26:路二 22:徒十三 39),或只称「摩西」(路三十四27),称整本旧约为「摩西和先知」(十六29)。此外,在他勒目及教父著作中,指出整卷五经作者为摩西的见证,

就更广和更为一致了。

这些事实的含意。从这些资料,我们可以作出什么结论呢?五经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我们务必依据圣经,避免把已有的观念套在圣经之上,例如说它的文体是怎样的,它的神学又应该是怎样的,凡此种种,都应避免,要让圣经为自己讲说话。与此同时,有关五经发展及来源的理论,必须视之为理论而矣,它们是试验性的,当更多事实出现时,我们必须存开放的态度,容许自己的理论有修正的余地。

研究经文及传统的时候,有两点需要在此一提;第一,圣经资料及其他不同的传统,都一致地指出,摩西曾经撰写历史记述、律法,及诗歌。极多的证据指出,古代近东的文献,甚至比摩西早几个世纪的,由一人写出不同文体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我们大可以肯定摩西在五经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个结论有很高的可信性:至少,叙事的大纲以及律法的资料,若不是由他执笔,也是在他的影响下写成,因此五经所反映的环境和事件,都具相当的真实性。纵使我们认为摩西无可能写了现存的五经,但是,基于上文那些一致及相关的证据,我们可以肯定,五经是在摩西影响下写成的,他是五经写作过程中重要的策动者。

第二,我们也要考虑到经文的复杂性、经文的分布,以及有关五经来源的传统进展。这些文学上的现象,显示出五经是一本复杂和综合性的作品,要经过长时间的传递和累积下才能完成。我们用信心肯定,神的灵激发摩西说话和写作,也监管着它的发展过程。纵然过程的细节难以确定,不过主要的发展方式是可以确定的。在埃及为奴的时期,族长故事主要以「口传」形式保存,到了摩西时代首次以文字记录下来。至于出埃及记和旷野时期的诗歌及散文便依附其上,它们可能在大卫时代的早期写成文字。到了王朝时代,以色列人面对新的生活形式,记录立国初期的事件和意义,就成为当时要务:摩西时代的各类文件,经过编辑,便以不同的版本出现。被掳之后(五世纪),以斯拉在重建国家的时候,把那些文件集合而成一本经书。这个论点有以下的论据支持:圣经承认以斯拉是文士的首脑,他研究摩西的律法(拉七小1112),他的责任是教导圣经,并指导人民在犹大及耶路撒冷实行律法(142526):犹大传统亦一致认为以斯拉是妥拉的最后编辑者:当巴比伦人入侵以色列,以色列的生活和国家遭受摧毁,人民也被掳到国外,国难所带来的冲击,激发他们收集古籍,并将经卷定型,以致他们的传统得以保存;这是一个很合理的理论。最后,无论这个过程有什么细节,我们都应该像奥伯莱(Albright)一样,作出以下的结论:

「一般来说,五经的内容,都比最后成书的日期更为古老;新的发现不断肯定这些古代文献记载了准确的历史细节。虽然我们需要承认,确有一些后期的资料附加在『摩西传统』的核心之上,不过,这些附加资料,都只不过是反映古代制度和习惯的正常进展,或者是表明了文士努力保存有关摩西的传统。因此,若否认五经拥有摩西的基本个性,那只不过是一种极端的批评而矣。

为了解释为何五经文理如此复杂,旧约学者在最近两个世纪发展了「底本说」的理论,假设现存的五经,是由不同的底本选辑而成。

按照底本说的理论,五经背后,共有四个主要的文献。分辨的方法,是找出可划分的经文段落。区分的标准有:缺乏连贯性、论题的次序、用「耶和华」抑或「以罗兴」作为神的名字,以及重复的材料:然后把各个段落组合成四个底本,组合的标准是:词句、风格和神学观点;如果相似,便组合起来,若有同一故事的两个平行记录,便划分在不同的组别。四个底本分别是——①J典(耶和华一词的德文为 Jahweh)出于犹大,主前九五○一八五○年,由创世记到民数记都有出现。②E典(EIohist),出自北国以色列,大约是八五○一七五○年,由创世记到民数记均有出现。而部份学者又认为J典及E典北国亡国(七二一)之后,结合成JE典。③D典(Deuteronomist),粗略来说,五经所采用的D典资料,包括了申命记,及附加在约书亚记至列王纪之间的「历史结构」。D典的完成日期,通常认为是六二一年,当时约西亚王在圣殿内寻到的律法书,可能就是D典(王下二十二3一二十三25)。它被加在JE内而成JE D典。④P典(Priestly),被掳或被掳后短期内写成(六至五世纪),内容包括记叙、族谱,以及有关礼仪的宗教性材料,散布于创世记到民数记的经文。但基本上,P典把以色列各时代的律法集合起来。四人底本最后合成JESP,编者是P典学派的成员,现有的五经,就是他们的工作成果。

耿克尔(H Gunkel)基本上接纳底本说,他大约在一九○○年介绍了(文学形式历史」的观念,为批判研究带来新的动力。他所用的分析方法,不是把经文的基本单位组成较大的底本,而是独立来研究个别经文单元,从而决定它的文体,更重要的,是决定和研究它的「生活处境」(Sitz im Leben),因为「生活处境」决定作者的讨论观点。这个新方法可能产生极激进出口理论,但如果用得恰当,对了解五经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在研究诗篇及福音书

就更有价值。

以往那些来源批判及假设,大都只成属测而且问题重重。当然,五经有不同来源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但是,我们是否能从严密的经文里划分各个来源,就很成疑问了。

神拣选那些受感的作者、编修者,及传处者,经地长时间的过程才产了五经;其实,去诠释这个最后成果,岂不是更重要吗!

上文的讨论,表明五经是一卷复杂的文献,他是长期传递和发展的复合产物;不过,有一件事实是极之重要的——五经具备统一的结构。无论最后成书日期在何年何月,或发展过程有多长,又无论是谁或那一群人把大量的历史叙述合成现有的样子,最重要的焦点,还是最后这本五经。纵然五经来源复杂,但那贯彻的统一性,很有力和富创造性地,把各部份连结起来,这不是很重要吗?文学批判和分析之所以危险,不在于否定五经所记的内容是从神而来,也不在于否认旧约启示的属灵价值:真正的危险是——当学者不顾及五经的整体性,而只专注于分析,便会把五经分化成不相干的片段,结果这样就不能真正掌握里面那确实存在的统一意义。

旧约研究的最新动向,是愈来愈肯定上述的事实,学者承认,以往旧约研究只注重历史性的分析,以及研究某段经文的历史处境,以重建它的底本或追寻其传递过程,但却忽略了经文的研究,并且没有对经文本身加以诠释。我们可以中肯地说,就算比例上不多,还是有不少的旧约研究,走历史演变的分析进路,以及认为唯有先了解经文的成书过程,才可以正确诠释圣经;但可惜这些过程的理论,大部份只属假设性质:其实,唯有现存经文,才是客观的材料。近年逐渐有更多旧约研究改变方向,转而分析、描述,及评价经文本身,以此为研究目标,而不是以研究经文作为追查历史的工具。另一个新发展是「正典批判」,此方法肯定正典的现状,是以往「信仰的群体」所定立的,所以集中研究经文在正典中的形态和功能。这一派的学者指出一个「批判学后期的另一选择」,这个选择认真地考虑历史批判学的成果,但同时亦研究正典本身的形态,寻找此正典在以色列人的信仰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以色列人从妥拉去了解其信仰,五经的形成便成为这种了解的基础。对圣经的编辑者来说,五经是以色列人属灵生活的基石,也提供了一精确的规范,我们可藉此了解立约的子民如何了解摩西的传统。」

因此,我们所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客让五经本身,以现在的姿态出现,因为这是以色列人编辑的最后版本,其内容记载了他们传统之中最富创造性的年代,也见证了神在这个族长和摩西的年代为他们所作的事情。

" src="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png">

摩西五經的鳥瞰:人的墮落與神的恢復

王生台



 

 

 

 

 

 

 

 

 

 

 

 

 

幾千年來聖經是最受人研讀的書,它是『書中之書』,英文的Bible就是『書中之書』之意。有人將它拿來研究古代歷史,也有人研究社會、文學等等。就拿研究希伯來文的聖經學者來說,他們習慣以文學的角度來探討。他們發現舊約聖經的寫作方式含著一個階梯式的公式,是以一個為中心點,前後相對稱的,如同一個ABCDCBA’的方式,以D為中心,AA’相呼應,BB’相呼應,C也與C’呼應。但是這些學者一味在白紙黑字的文章中研究,就落入了一個陷阱,主耶穌對猶太人說,你們查考聖經,卻不肯到我這裏來得生命(約五39-40)。感謝主,將我們帶入了這份時代的職事,開了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讀聖經時,不但看見基督,也看見人的墮落與神的救贖,更看見神的經綸。以下我們以學者的階梯模式,卻用屬天的異象來看摩西五經。摩西五經記載了人類先祖的事蹟,從神所造的第一個人亞當到摩西,我們可以看見一幅人的墮落與神的恢復的圖畫,而且每一步都是相呼應的:

從創世記第一章到第十一章,我們看見人類的墮落。亞當是照著神的形像與樣式所造的,並且神要他來為神管理宇宙。但是他吃錯了東西—神所禁止的知識善惡樹果子,這個『吃錯了』就又叫人類開始了一連串的墮落,如同一個人從樓梯的頂端『神的形像與管治』滾下樓去,一直滾,直到他滾到了地下室,平躺在那裡,無能為力。這是人類墮落的光景。

在洪水之前,人只能吃菜蔬和果子,還不能吃肉。神給犯罪之後的亞當懲罰是『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藜來;你也要吃田間的菜蔬。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三18-19)亞當之後的第二代—該隱不滿意神不接受他的獻祭,這是他辛辛苦苦、汗流滿面耕田的成果,但是神卻接納了他弟弟不勞而獲所獻上的羊。他沒有看見人墮落了需要救贖,他憑著自己的努力,將神所咒詛的食物拿來獻給神。墮落的人所發明的宗教神不接納。該隱就生氣、嫉妒弟弟亞伯,於是殺了亞伯。該隱的『殺兄弟』是人類的第二次墮落,宗教裏的人又滾下一層。

墮落天使(創世記六2)破壞神『各從其類』的原則,與人的女兒結合,生出變種的巨人來,人類墮落成為肉體(和合本繙成『屬血氣』)。結果是『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創六5)。地上滿了暴力,使得神傷心後悔,只好將祂所造的人和走獸,並昆蟲,以及空中的飛鳥,都從地上除滅(7)。屬肉體的人類又滾下一層。神使用洪水清除了那被污染的地,只有挪亞與他的一家在神面前蒙恩得救。
洪水過後,挪亞代表神作地上的權柄,但是他兒子含暴露父親的赤身裸體,遭致了他與他兒子迦南的咒詛。含對他父親的態度就是背叛權柄。背叛、不順服的人類又滾下一層。
創世記第十章與十一章的記載顯露出墮落的人高抬自己,自認為了不得了,可以靠人自己的能力造塔通天。他們的領袖—寧錄是世上英雄之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 (創十8-10)。人類當時是何等的『英勇』,他們目中無神,在耶和華面前賣『英勇』,大能的神在他們的眼中顯得軟弱無力。自大張狂的人類又滾下一層。
但是從神的眼光來看,人類經過這五次的墮落,人類乃是不省人事的平躺在地下室了。他們的光景與神當初造人之目的有天壤之分別,兩者相隔有如南北。約書亞記二四2告訴我們,『古時你們的列祖,就是亞伯拉罕和拿鶴的父親他拉,住在大河那邊事奉別神。』全人類都不把耶和華神當作神,都在事奉別神了。
洪水過後,神靜默了三百多年。好像祂已經放棄了人,任憑他們在罪中耽溺。但是,神是信實的,祂也是一位恢復的神,祂記得祂當初造人的心意,祂沒有放棄人。祂開始呼召人,開始了一個新的族類—蒙召的族類。祂從拜偶像的環境中呼召亞伯拉罕出來。藉著信心,亞伯拉罕順從了這個呼召,離開好幾代安居之地,他不曉得要往那裡去,卻憑著信走了。他的築壇、搭帳棚的一生見證了他必須依賴神作他的引導、供備與保護。對於那些拜偶像、自高自大的人,他的信心生活是一個強烈的宣告。人要憑自己力量立名於世,亞伯拉罕卻依靠神,是神使他的名為大(比較創十一4與十二2)。從這時起,神開始將人從地下室領了出來,神開始了一個恢復,亞伯拉罕的信使人類邁上了恢復的第一步。這『相信神』的一步剛好與樓梯那邊的『以人力通天』相對。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被父親獻上為祭物,順從至死。以撒的『順服權柄』正好與含的『背叛權柄』相對。在以撒身上,人類又跨上了恢復的一大步。接下來的雅各,乃是一個從出生就是一個詭計多端的狡猾者,一直都在打他人的主意,終日所思念的都是邪惡。但是恢復的神在雅各身上有一個榮耀的作為,神來安排環境與他邊上的人,包括他的兒女來對付他,甚至神還親自來與他摔跤。雅各抓奪之手終於被變化成為祝福的手,居然祝福了當時最有權威的埃及法老。神在雅各身上的工作與祂在挪亞時代不一樣,那時神以一個突然的洪水毀滅了『成了肉體,思念邪惡』的人類;這時,神卻使用了雅各的一生來變化他。挪亞時代的人都被滅亡,神卻從雅各興起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神定意所作的恢復,堅定如日月,就連雅各的詭詐天性也不能改變。
輪到雅各的兒子約瑟出場了,他的兄弟嫉妒他,要殺他,最後賣了他。但約瑟不記仇,原諒了他們,愛他們,為他們在神的計畫中保全生命。約瑟的『愛弟兄』正好與該隱的『殺弟兄』相對。
最後,神呼召了摩西。藉著摩西的與法老對抗,神制訂了逾越節。因著『吃』逾越節的羊羔、苦菜、無酵餅、嗎哪,且喝那從裂開磐石所流出的活水,人類裡頭因為亞當『吃錯』禁果所帶進的毒素被對付了,人類得了醫治,咒詛被挪去了。正確的『吃』醫治了『錯誤的吃』。摩西的面容因神的榮耀而發光,他管理神的百姓,打敗神的仇敵。在摩西身上神的形像得了復興,有了正確的彰顯,神賜給人管理的權柄也得了恢復。人在亞當裏所失去的一切,現在藉著神恢復的工作又得回來了。人被恢復彰顯神,並代表神來管理。
這是摩西五經的鳥瞰,隱藏在文學家所謂的『階梯模式』中的人的墮落與神的恢復。

摩西五经简介

  “现代批判学几乎把圣经中每卷书作出大肆抨击和指责,然而在但以理的预言以外,最大胆的批评便是摩西五经了……让我们抓紧事实,深入探究和总结,坚持基督的权柄为凡接受他是神是人之信徒断定一切”~凯理
  “摩西五经是神整全话语的重要引介部分。它掀开日后要揭示的事,并引领我们朝着盼望之高峰走路;这福地虽然遥远,却是实在封的。”~雷特欧
  由于摩西五经是圣经启示的基要。在开始注释个别书卷之前,我们先概括地讲述整卷五经中几个要点。
壹·摩西五经的称谓
  圣经首五卷书普遍称为“摩西五经”。古时的书是分卷的,不如“法典”(codex,书的形状)那样逐页订装成书。这些书卷的希腊文叫teuchoi,储存在鞘一般的器具里。希腊文称“五卷”为Pentateuchos,于是成为今天的“摩西五经”。
  犹太人称摩西五经为“妥拉”(the Torah,希伯来文tora,即“律法”或“训示”),把它看为圣经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个常见的称谓是“摩西的书”。北欧有些国家普遍否认摩西是五经的作者,但讽刺的是,这些国家的圣经用了“摩西第一卷书”、“摩西第二卷书”等名称,而不是“创世记”、“出埃及记”等名称。

  除了民数记的名称是从希腊文Arithmoi和拉丁文Numeri译成英语之外,我们保留五经的希腊名称(依照旧约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按照英语拼写和拼音。犹太人常用希伯来文经文的首几个字称呼该书卷。因此,创世记称为Bereshith(“起初”之意)

贰·摩西五经的内容

  英文字Law(律法或法律)的意思比希伯来文的tora狭窄得多,所以“摩西五经”是基督徒理想的述语,表示这五卷书的巨大重要性。

  —·创世记

  创世记的命名相当合宜,它正是希腊文的“起初”之意。圣经首卷书追溯宇宙、地球、人类、婚姻、罪、真正的信仰、列国、各种语言和选民的起源。

  头十一章浏览人类历史,第十二至五十章集中讲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及其子孙的事迹。

  二·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的希腊文是出路之意,描述亚伯拉罕之家如何在四百年间发展成一国,在埃及王法老的管治下被迫为奴,他们又在摩西的带领下摆脱束缚,重获自由。其余的部分阐述摩西的律法,并仔细地描述会幕。

  三·利米记

  顾名思义,利未记是利未人的生活手册。利未记描述当时的人犯了罪该行什么礼,为要与圣洁的神建立关系。书卷包含预表和画象,基督将要如何牺牲。

  四·民数记

  一如书名,民数记的开始与结尾都是点数(统计)百姓。书的希伯来文称谓是“在旷野”(Bemidbar);这称谓更能代表书卷的内容,因为民数记重述以色列人飘流旷野时所经历的事迹。

  五·申命记

  在希腊文,申命记指第二次律法。虽然内容是向再旷野出生的新一代以色列民重申律法,但其意义却不仅这样。此书承先启下;连接后面的历史书,因为书中讲述摩西之死,还有代替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

  谭姆士以他一贯简单扼要的作风,把摩西五经综述如下:

  “摩西五经简述属神的信仰进入世界,每卷书记载神计划的一个阶段,五卷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创世记记载信仰的起源;讲述神拣选一群人作为信仰的媒介。出埃及记记载这群人发展成国家,神与这国建立关系。利未记记载维系这关系的种种方法。民数记记载如何组织百姓,为要在应许地过属神的生活。这卷书同时记载以色列国的失败,并且记载百姓因为重新组织起来,结果延迟进入应许地。申命记记载百姓在应许地的边境怎样作好准备,为要将来能进入应许地。”

叁·摩西五经的重要性

  整卷旧约,甚至整卷圣经,都是以首五卷书为基础,所以绝不能忽略摩西五经在信仰上揭示的重要性。理性而不信的学者若能抨击这些书卷的完整性和可信性,从而削弱基督的信仰,那么犹太教的根源便会在充满疑团的汪洋中丧失。基督徒不要以为自己的信心不会被这些攻击影响,因为新约和主自己都曾引用摩西五经,视这些经文为真实和可信的。

  安格毫不讳言地评论说:一切揭示的真理和神的救赎计划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摩西五经之上。假若这根基不可靠,整本圣经便不可靠了。

肆·摩西五经的作者

  基督徒早期时代曾有人认为以斯拉是“妥拉”的作者;除了他们以外,犹太教与基督信仰正统教义一直以来都视摩西为五经的作者,至今看法一样。

  —·摩西是作者

  文献理论大多否认摩西是五经的作者,在仔细查看这些理论之前,让我们先看看赞成摩西是作者的证据。

  1、摩西具备的条件

  十九世纪时,德国人赫德曼否认摩西是五经的作者。他持的理由是因为当时仍未有书写的文字,所以从文字上看,摩西不可能是作者!(或者说,不可能有那么复杂的思想!)考古学显示,摩西曾用早期的希伯来文、埃及象形文字和阿卡得楔形文字(Accadian Cuneiform)书写过。其实在考古学家证实这点之前,使徒行传七章22节已告诉信徒,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我们说摩西“写了”创世记。是容许他在创世记中加入前时的文献。同时,也容许他靠着神的带领,在默示上作出一些修订:这些修订是基于希伯来文数百年间的转变。当然,说摩西可能写过五经,不代表他确实写了五经。然而,摩西作为犹太人信心的先祖。他必然为后世永久地记录神的启示。因为这个缘故,神也就这样吩咐他写下五经了。

  2、摩西五经的宣称

  “妥拉”的经文清楚指出,摩西是按着神的吩咐把他的话写下来。(参看:出一七14 ;二四4;三四27;民三三2;申三一19

  3、后来圣经的宣称

  圣经其它经文也承认摩西是作者。(参看:书一7;王上二3。新约参看:路二四44;林前九9

  4、基督的见证

  对基督徒而言,主既承认摩西是作者,问题也就解决了。至于提出人子耶稣对科学和历史一窍不通,或是认为他比其它人只知道多一点,仍不免流于同乡的无知和狭隘。这种论调根本不值得信徒考虑。

  5、考古学与摩西五经

  新(自由)派批判家曾认为,许多习俗、字句、名字、历史资料和文化资料出现时期“太晚”,不属于摩西的时代。然而现在已得到证实,证明它们在摩西之前几百年已经出现。虽然这点不能“证实”摩西是作者,但比起认为编辑者在几百年后知悉一切资料(然后又遗失大部分资料),又再巧妙地把资料整合起来,传统的看法就可靠得多了。

  二·文献上的假设

  一七五三年,法国人欧士图提出摩西把两份文献编集成创世记的论调。他指出称呼神为耶和华(Jehovah)的经文来自其中一份文献,称呼神为以罗欣(Elohim)的却来自另一份文献。他以“J”和“E”分别标示所假设的两份文献。

  后来自由派学者把欧士图的理论进一步发扬,这些假设存在的文献逐渐被认为在摩西后期出现。另外假设的文献是“D”(申命记)和“P”(祭司利未人)。摩西五经被认为是由主前五至六世纪的文献汇集而成。这种论调非常普遍。称为“JEDP”理论。

  有几点叫十九世纪学者欢迎上述的假设。首先,它正好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这套理论不仅适用于生物学,还应用在许多范畴。第二,反对超自然力量的人可以欢喜地把圣经的神性贬为人的层面。第三,人类天性欢喜以自己的力量代替神的启示,这种天性正与这种论调配合。

  一八七八年,卫侯森巧妙地使文献理论广受欢迎。

  我们只能在这简介中,提出反对这论调的一些重点。该论调所犯的严重问题如下:

  1、缺乏手抄本的引证——至今仍未有手抄本,证实“JEDP”理论提倡五经是编集而成之说。

  2、充满矛盾和主观的拼凑——学者们对五经划分得很不一致,由此可见他们极端而主观的见解,他们的理论亦欠具体和客观的证据支持。

  3、考古学——考古学倾向支持五经的著作、当中的习俗、宗教知识等是来自远古,而非卫侯森所指,来自更后的时期。

  4、语言学——或者五经中出现的“后期”语言方式和人名在摩西之前的文献中已经出现。举个例,最近出土的“厄尔巴碑文”(Elba tablets)记载许多五经中出现过的名字。

  5、五经的一致——在编辑的角度看,摩西五经非常连贯,先祖“剪贴”的编辑技巧实在很难做到这么一致和协调的功夫。

  6、属灵破产——最后,从属灵的角度看,文献就算经过考古学和其它相近理论修改,对于蕴藏五经中的瑰丽真理,实在毫无价值可言。如果这些理论是真的话。正如安格博士所言,五经便是“毫不真实、不符合历史、不可信的,是人捏造之作,而非神的作为了。”

伍·五经的写作日期

  五经的内容追溯自创世的时候,但其写作日期当然是数千年以后的事。我们所选的写作日期显然是根据作者而定。

  自由派学者一般把各阶段的著作这样划分:所谓的“J”文献约在主前八百五十年写成;“E”文献约在主前七百五十年写成;“D”文献约在主前六百二十一年写成;“P”文献约在主前五百年写成。

  保守派学者一般认为五经约在出埃及的时候,即主前十五世纪成书。有些人较为支持出埃及后一个半世纪成书。

  也许最符合圣经的时间约在主前一千四百五十年至一千四百一十年。详细资料可参考本书中各书卷。

陆·总结

  让我们套用加拿大著名旧约学者的话,总结摩西五经的简介:

  “摩西五经是五册同一来源的著作,而非独立结合而成,或是内容凑巧相若的著作。五经描绘神如何向人类揭示自己,拣选以色列人在世上成就特别的事工和作见证,并不是纯粹历史资料。这本文学巨著得以书,摩西显然担当卓越的角色、无怪乎他在以色列国史诗的发展中,占有极崇高的地位而目被犹太人和基督徒尊为古代律法的伟大思想家。”

摩西五經概論:

A)緒論

1)名稱

a)摩西五經:流行的名稱,最初是在七十士譯本中哂茫?侵肝灞窘洉?ǎ校牛危裕粒???麄児谏夏ξ鞫?郑瑸榈氖且?砻魑寰砟耸悄ξ魉鶎懀?讵q太法典他目勒中,都認定聖經頭五卷都是摩西寫的,主耶穌也是這樣宣稱。

b)律 法 書:重點在律法上,為聖經中常題及的是「摩西的律法書」,王上二:3,王下廿二:8,拉三:2—4,拉七:10,尼八:1—3,但九:11—13 ─代表無論歷史書與先知書題及是摩西所寫的律法。

c)五 部 份:是一個簡稱,原名是「五份之五的律法」,強調是自成一估整體,是不分割的,是五卷合成的一部份。

2)信息:

a)就神之路:透過猶太人之歷史,指示人怎樣能夠親近 神,與 神聯合。

i)人的軟弱:起初描寫創造(極簡單),接著是人的軟弱(篇幅很長),再寫列祖(有優點但也有軟弱),及後是以色列人的軟弱。

ii) 神開路: 神揀選人,跨越人的軟弱,因 神有主權(創), 神拯救(出), 神宣告法則(利、申)讓人能跟從祂, 神忍耐的引導(民)。

iii)人的順從:人的信心及順從 神,否則,人無法親近 神。

b)神國初建:透過 神與猶太人之關係,說明 神國之真理, 神是一直要建立祂的國度。

i)創 : 神揀選人

ii)出至申: 神施行拯救

iii)書至瑪: 神保守

iv)太至猶:完成 神國度

v)啟 : 神國的實現

c)各卷的中心

  從 神 角 度
從 人 角 度


 神主權─創造與揀選
人的墮落


 神大能─拯救與釋放
人的蒙拯救


 神聖潔─分別與聖潔
人可以與 神相交並蒙 神悅納


 神引導─人的失敗與 神的恩慈
人的歷程


 神的法則─助人進取與帶給得盼望
人的盼望但建基於 神的誡命


 

3)作者:摩西,主耶穌也承認摩西是五經的作者,在申命記的最末了或許是由其他人代筆,因是記摩西死後的事情,但整體來說是由摩西所執筆。

4)著書日期:約於主前1406年。

5)著書地點:摩押地,申廿九:1、卅一:24—26。

B)創世記

1)地位:

a)是聖經之首,編排上的第一,揭開了 神啟示的幕,使人明白 神自己及祂向人的心意。

b)與啟示錄相配合,從而看到 神啟示的完整。

2)主題:

a)開始:七十士譯本用「GENSIS」是起源或創始之意。

b)揀選:透過家譜的記載,看到 神揀選的族類。

c)敗壞:以創造為始,以死亡(棺材)作結束,看到人離棄 神而招敗亡。

3)分段:

a)四件古事 創一至十一章

i)創造:萬物始源 創一至二章

ii)墮落:罪的始源 創三至六章

iii)洪水:罪罰始源 創七至九章

iv)巴別:種族始源 創十至十一章

b)四位人物 創十二至五十章

i)亞伯拉罕:信心與順服創十二至廿五章

α信心的開始創十二至十三章

β信心的訓練創十四至廿一章

γ信心的成功創廿二至廿五章

ii)以撒:柔和與謙卑 創廿一至卅六

α順從的兒子創廿一至廿四章

β忠信的丈夫創廿四至廿五章

γ放任的父親創廿六至卅六章

iii)雅各:心志與堅決創廿五至五十章

α作弟兄創廿五至廿八章

β作雇工創廿九至卅一章

γ作聖徒創卅二至五十章

iv)約瑟:愛心與盼望 創卅七至五十章

α作兒子創卅七至卅八章

β作奴僕創卅九至四十一章

γ作宰相創四十二至五十章

4)基督的預言

a)第一希奇的預言 創三:5

b)第一最大的預言 創廿二:18

c)第一緊要的預言 創十七:16

d)第一快樂的預言 創四十九:10

5)基督的預表

a)亞當

b)皮子

c)羔羊

d)方舟

e)麥基洗德

f)以撒

g)公羊

h)天梯

i)約瑟

6)鑰節:創一:1,十二:1—3

7)用『來歷』及『記在下面』等字,可分作十一段。

8)信息:

a)藉著歷史的記述,指出 神與人密切的相關,人有 神的形像, 神不單治理人更愛人。

b)人是在各時期及各種情形下都是失敗的,人需要認識自己的敗壞和軟弱,單單信靠 神才可使人生得圓滿,並得著 神所預備的救恩。信是人生最簡單之律,信仰失敗即人生失敗。

c)每個人信仰 神的外在表現及特色也許不同,但同有一相同的內涵──信。

 

C)出埃及記

1)地位:

a)與其他經卷關係

i)與創世記

創 世 記
出埃及記

人的敗亡
神的救贖

死的結局
生的開始

人被揀選
人被引導


 

ii)與利未記

出埃及記
利未記

 神救贖人
人事奉神

 神的作為
人的責任

 神賜禮物
人獻禮物

 神指引
人按神指引


 

iii)與約書亞記:一出來、一進入。

iv)與加拉太書:一為體釋放、一為靈釋放。

b)啟示神的屬性

i)聖潔:因 神出現之地方皆成為聖潔,律法的目的是要人過聖潔的生活,歸耶和華為聖。

ii)神愛與人同住:透過雲火柱的引導及會幕之設立。

iii)救贖:祂拯救人脫離為奴痛苦的環境、法老的逼害及絕路的危機。

2)主題:救贖,是使人得釋放與自由(從埃及的軛中得到釋放並「真自由」是在 神律法提供之軌道上有規範)。

3)分段:

a)第一種分段

i)受壓逼 出一至十二:36

α人民受壓逼出一章

β摩西受訓練出二至四:28

γ救贖之實現出四:29至十二:36

ii)蒙解放 出十二:37至十八章

α到紅海出十二:37至十四:4

β過紅海出十四:5至十五:21

γ離紅海出十五:22至十八章

c)得啟示 出十九至四十章

?
α神旨意的發表出十九至卅一章

?
β神旨意的違背出卅二至卅四章

?
γ神旨意的完成出卅五至四十章

b)第二種分段

i)離開埃及: 神的救贖出一至十八章

ii)頒佈律法: 神的公義出十九至廿四章

iii)建造會幕: 神的恩典出廿五至四十章

4)預表:

a)摩西 申十八:18

b)羔羊 林前五:7

c)嗎哪 約六:31—35、48—63

d)活水 林前十:3—4

e)會幕

f)七聖物

g)大祭司 來四:14—16

5)鑰節:出三:7—8、十九:5—6

6)信息:

a) 神救贖:救贖是出於 神,藉著一個器皿(摩西)、血(逾越羔羊)及 神的能力而作成。

b)人的責任:人相信並蒙 神救贖,理當敬拜及服從 神上顯出信心。一切讓 神居首位,並在日常生活甚至小事中完全服從 神。

D)利未記

1)地位:

a)在希伯來原文中的名稱是「並且 神呼叫」,全書是表明 神呼叫被贖者進到祂面前敬拜祂,和祂交往,並要求身體靈魂的聖潔。本書大部份是 神從會幕中的直接說話,為全本聖經中最多 神直接說話的記載。

b)與其他經卷的關係:

i)出埃及記

?
出埃及記論到拯救與救贖,並以色列人如何獲得新的關係,利未記論到事奉及親近 神,並如何保持與 神的新關係,利未記就是提供這些途徑。

?
出埃及記是論到他們蒙拯救脫離舊有的生活,利未記是論他們進入新的聖潔生活,過討 神喜悅的生活。

ii)希伯來書:是將利未記的精意表達出來,指明當中的一切是預表基督,並指明就 神之路。

iii)歌羅西書:同論成聖之道路與生活。

2)特色:

a)本書是有最多從 神而來的直接信息,其中「耶和華說或曉諭」達五十六次;「我是耶和華」達廿一次;「我是耶和華你的 神」共廿一次。

b)論及救贖的事,指出救贖的基礎是根據 神的公義;救贖的方法是藉著流血;救贖的目的是過聖潔生活。

c)本書中充滿了基督的預表,幾乎每一件事都是指向督。

d)本書有最豐富的救贖真道蘊含在內,種種的禮儀及條例,是要叫人知 神救贖的目的及 神永恆的計劃,到了時候,在歷史上一一實現。

3)主題:聖潔與事奉

4)鑰節:利十九:2

5)分段:

a)第一種分段:

i)到神面前 利一至十章

α祭祀利一至七章

β祭司利八至十章

ii)與神同行 利十一至廿七章

α分別利十一至十六章

β成聖利十七至廿四章

γ其他利廿五至廿七章

b)第二種分段

i)事奉的基礎 利一至十章

α祭物利一至六:7

β祭司利六:8至十章

ii)事奉的生活 利十一至廿七章

α聖潔的百姓利十一至廿章

β聖潔的祭司利廿一至廿二章

γ聖潔的節期利廿三至廿五章

δ聖潔的律例利廿六至廿七章

6)基督的預表:

a)五祭

b)大祭司

c)兩隻鳥 利十四:4

d)兩隻羊 利十六:8

e)羊羔 利廿三:5

f)初熟的莊稼 利廿三:10

7)信息:

a) 神不單救贖人,並且呼召人來親近及敬拜祂。

b)因為 神是聖潔的,所以親近祂的也必須是聖潔的。但因人有罪而需要藉獻祭流血,作一個聖潔的人,這樣才可以親近 神。

E)民數記

1)地位:

a)希伯來文聖經的名字作「在曠野」,記載以色列人飄流的史實:在曠野的飄流是早期的失敗史。

b)啟示神的威嚴(審判悖逆的百姓)與恩慈(四十年的引導及沒間斷的供應)。

c)顯出人的弱點,因不信而招致卅八年的飄流,又記載人的眾多慾望:食慾、權慾、色慾。

d)與其他經卷的關係:

i)創: 神選召──>出: 神救贖──>利: 神呼召──>民: 神引導

ii)創:人的敗壞──>出:人的蒙救──>利:人的敬拜──>民:人的事奉

2)特色:

a)兩次核民數,一次是出埃及後一年在西乃曠野,一次是出埃及後四十年在摩押平原。顯明 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之實現。

b)曠野的生活是顯出 神偉大的引領;四十年引導及保護他們走曠野的路。又顯出 神的恩慈;在他們不斷的惹動 神怒氣中仍被 神存留,舊的一代雖經審判,但 神仍賜他們生養眾多,新生一代的人數與舊一代相差很少。但另一方面,曠野是表示人的失敗而招致的審判,並浪費了生命(光陰)。

3)主題:曠野飄流

4)鑰節:民十四:22—23

5)分段:

a)起行 民一至十二章

i)民數 民一至四章

ii)聖別 民五至八章

iii)起程 民九至十二章

 

b)繞行 民十三至廿章

i)小信 民十三至十五章

ii)爭權 民十六至十九章

iii)結果 民廿章

c)前行 民廿一至卅六章

i)火蛇銅蛇 民廿一:1—9

ii)擊敗二王 民廿一:10—35

iii)巴蘭事情 民廿二至廿五章

iv)重核民數 民廿六章

v)最後囑咐 民廿七至卅六章

6)基督的預言:民廿四:17

7)基督的預表:

a)摩西

b)亞倫

c)純姓母牛的灰

d)銅蛇

e)星 民廿四:17

f)逃城

8)信息:

a)事奉的資格是需先蒙救贖並有與 神親相交的實質才可擔任的。

b)事奉 神是有秩序的,並且按著 神的法則而行,一點也不以混亂。

c) 神子民的失敗是源於不信,故要防備有不信的惡心而把永生 神離棄了。

d) 神是永不會失敗的, 神所定規的必定會作成, 神所吩咐的 神必賜下足夠恩典作成。

F)申命記

1)地位:

a)希伯來文意「說話」,是摩西對以色列新生一代臨別的贈言,流露出摩西對以色列人極深厚的感情,未因四十年以來一直受他們的頂撞而有怨言或埋怨的味道。

b)七十士譯本作重申命令,是摩西對新一代以色列人作第二次的說明律法,因 神喜歡人親自的聽的律法,並且以色列人要面對新地方及新生活,他們極需要 神的話作他們建家的根基。

c)為君王者要抄綠一卷,終日誦讀不忘這律法書的一切話,申十七:17—19。

d)本書的話要在迦南地寫在石頭上,所有進入迦南的以色列人不忘記 神的吩咐,申廿七:2—3。

e)每逢第七年的住棚節,要向全體會眾頌讀本書,好讓人學習並敬畏 神,申卅一:9—13。

2)特色:

a)重申命令,把 神的律法重新申明。

b)以轉述口吻重述 神的律法,因摩西這時已把 神的話溶成為他的話。

c)論及愛;因律法的精意是愛: 神愛人,人要愛 神,並且要彼此相愛。

d)為一重溫的書,把過去所走的路;所有的經歷;所參與的戰爭及所領受的律法重溫。

e)亦為一卷展望的書,特別是申十八:15—19的預言,是指基督而言,並以祂的話比律法更大。

f)主耶穌面對魔鬼試探時所引用的書卷,也是眾多先知所常引用的經卷。

h)首先論到『掛在木頭上』的死刑,隱約指出基督將要如何死,祂的身體不留到次日,並在 神前為我們受咒詛。

i) 神所要求祂子民的是謹守遵行祂的話。

3)主題:重申命令

4)鑰節:申六:4—5

5)分段:

a)第一種分段

i)往事的回憶 申一至四章

ii)律法的重申 申五至廿六章

iii)警告與立約 申廿七至卅一章

iv)最終的遺言 申卅二至卅四章

b)第二種分段

i)回憶以往 神的愛 申一至四章

ii)申說現在 神的愛 申五至廿八章

iii)預言將來 神的愛申廿九至卅四章

6)基督的預言:申十八:15—19

7)信息:

a)藉歷史教導人記念 神的大恩,並絕對的順服 神的律例典章,這樣就可以享受安息。

b)愛貫通全書, 神管教治理的動機是出於愛,人也因愛而服從 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4-11-15 16:29 , Processed in 0.1138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