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雅歌6:1你这女子中极美丽的,你的良人往何处去了?你的良人转向何处去了,我们好与你同去寻找他。(新娘)2我的良人下入自己园中,到香花畦,在园内牧放群羊,采百合花。3我属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属我;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4我的佳偶啊,你美丽如得撒,秀美如耶路撒冷,威武如展开旌旗的军队。5求你掉转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惊乱。你的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6你的牙齿如一群母羊洗净上来,个个都有双生,没有一只丧掉子的。7你的两太阳在帕子内,如同一块石榴。8有六十王后八十妃嫔,并有无数的童女。9我的鸽子,我的完全人,只有这一个是他母亲独生的,是生养他者所宝爱的。众女子见了就称他有福;王后妃嫔见了也赞美他。10那向外观看、如晨光发现、美丽如月亮、皎洁如日头、威武如展开旌旗军队的是谁呢?11我下入核桃园,要看谷中青绿的植物,要看葡萄发芽没有,石榴开花没有。12不知不觉,我的心将我安置在我尊长的车中。(耶路撒冷的众女子)13回来,回来,书拉密女;你回来,你回来,使我们得观看你。(新娘)你们为何要观看书拉密女,像观看玛哈念跳舞的呢? 今天我们来继续讲基督徒爱情神学系列,这是第7讲,我们复习一下主题,非常重要。第一讲,《愿你用口与我亲嘴》;第二讲,《你的名如香膏》;第三讲,《愿你吸引我,我们就快跑跟随你》;第四讲,《良人属我,我也属他》。第四讲的主题就和今天的题目构成对比。主题是来自第二章16节,我们来一起来读:良人属我,我也属他。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把今天的再读一下:我属我的良人,我的良人也属我。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我们看“良人属我,我也属他”和今天的“我属良人,良人属我”意思是基本一致的经文,在第二章和第六章重复出现两次,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类似的主题,只是顺序颠倒了,这里体现了非常重要的基督徒爱情神学的基础。我们知道通常教会的牧者讲基督徒婚姻,用汉语,也就是诗的语言,表达得非常好: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还有人加上了一心一意,这16个字很美。我们讲这个系列,出现了两次“属”,良人属我,我也属他;我属良人,良人属我。这么反复的颠倒,里面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一夫一妻是两个人,虽然是两个人,但是婚姻表达的是“一”,要一生一世,仅仅一生一世是不够的,还要一心一意。这才是整个基督徒爱情神学的最精髓之处,一心一意,也就是合一。 有这么多讲基督徒爱情神学的书,我看到有一本内容不是最深刻的,但是给我印象深的是题目是最好的,《更深的合一》。我经常讲基督徒婚姻有4个境界,首先彼此尊重是起码的合一,彼此如果都不互相尊重,要么是离婚,要么是事实上的家庭冷战或者热战状态。第二层次情投意合,第三个层次志同道合。最后一个层次是基督徒家族,能够世代蒙恩。比如我在温州见到的7代基督徒,在中国教会有不少为主做很大事工的5代基督徒家族。比如随便举几个例子,徐州教会家庭教会现在非常大,作为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徐州教会至少覆盖了几万人。徐州的所有家庭教会都出自一个姓姚的家庭。姚启平牧师的母亲培养了两个牧者,一个叫姚启平,一个叫姚启新,分别建立了几千人乃至几万人的大团队,这么一个家庭到姚启平这一代已经是5代信主。这一个家庭祝福到了整个徐州教会。我从小生活在淮北的一个贫穷、愚昧、落后的灵璧县号称有3万基督徒,这里的家庭教会就是在姚启平弟兄的团队底下培养发展起来的,这样大家略窥一斑基督徒家族的深刻含义。然后再看临汾教会,王晓光牧师是三代基督徒,他的爷爷当年在1900年庚子教难的时候,用板车把一个宣教士家庭从山西拉到上海,大家想想这距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教堂里长大的,是被收养的孤儿,那么毫无疑问对哺育他长大的宣教士家庭有深刻的情感。他的妻子杨荣丽姊妹是5代基督徒,这对夫妇在过去43年,从1978到现在的家庭教会当中创造了什么奇迹呢?从1982年到2008年26年,26个人从三自里出来,到2009年出现大逼迫的时候,已经发展到5、6万人,增长了2000倍。西方的像戴德生家族9代蒙恩,到现在戴德生的后代还在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发挥作用,还在持续牧养建造的工作。像爱德华兹家族从1750年前后到现在为止,已经270年过去,仍然是美国极为强盛的一个家族。我们刚才举了中国本土的徐州、临汾的例子,然后再举北京教会三一系统的杨德生牧师为例,他的妻子是河北的5代基督徒,他妻子的奶奶是当地非常有能力祷告的教会领袖。刚才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基督徒家族当然意味着更深的合一。这更深的合一建立在与神合一的基础上。 今天我们来讲“我属良人,良人属我”,仍然是坚持雅歌解经的基本纲领。我们知道根据充分的研究,对雅歌的定位:第一,雅歌是一部爱情诗集;第二,雅歌表达了基督和教会的关系;第三,雅歌预表了神人的关系。对我们而言,对于雅歌的解经坚持字义解经和预表解经这两层相结合,我们把雅歌同时解为三层,第一层,雅歌从表层、字义上来说,就是一部爱情诗集,这是我们所接受的。历史当中有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戏剧,但事实上不能看作是一部戏剧,因为缺乏一个戏剧的完整结构。第二,雅歌要视为是基督与教会,以及神人关系的预表。用这两种解经方法相结合来解释雅歌,我们就从里面发展出了基督徒爱情神学,我们把基督徒男女爱情建立在神人之爱的基础之上,把横向的男女之爱建立在纵向的神人关系之上,这是我们对雅歌解经最重要的纲领,这个纲领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这样我们就能够了解,为什么小敏姊妹迦南诗选20周年,她和本人一样,不约而同都把赞美诗《良人和我》视为迦南诗选的最高典范,就是因为它高度凝练地概括了雅歌,无论是作为男女之爱,还是作为神人之爱的最根本的关系。这种关系指向的是合一,并不是简单的中国现在这种旧关系,所谓的“搞好关系”。 因为这个缘故,今天我们来讲6点。首先看第一点,我们把经文从第一节读到第三节。这里面的表达我们只讲第一点,就是夫妻、男女关系彼此相属、相约的相互性和命运感。我们提到这种相互性,大家注意,这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看很多的爱情影视文学作品,表达你是我的唯一。这种命运感、相互性是爱情最重要的特征,没有之一。毫无疑问,这种古典教导在现代正在消失,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恋爱像走马灯。在这种情况底下,很多人已经不太相信所谓命运感,但我可以确定告诉你们,每一个人在他生命当中,有上帝为之安排的唯一解,核心问题是在今天这个时代,灵性日趋的堕落,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丧失了这种命运感,丧失了这种唯一性。这种命运感和唯一性的丧失,大家注意,是我们的属灵智慧、灵性堕落的标志,而不是我们的智慧和灵性上升的标志。对于倡导密契灵修的圣山教会而言,我们仍然高度推崇这样一个唯一解的信念。你要知道,在你的人生里面,有上帝为你所预备的唯一、最好的那一位姊妹或者是弟兄,你能否找到?这个道理很简单,在一切事上寻求神的旨意,寻求神的带领,问题是你可能不知道。有人说我怎么样才能知道?我们讲到寻求神的引导,最重要的一条是明确圣经的原则,一个基督徒要有基本要道的思维。生命更好的基督徒要有圣经思维,被神使用、重用的,要有神学思维。那么在这之上,是有原创性的,能够达到思维大师和思维宗师境界的,像路德、加尔文、爱德华兹这样的思维大师,甚至是宗师的境界。最基础的,就是一个基督徒要有基本要道的思维。基本要道的思维就是去寻求合乎神心意的伴侣的时候,首先要想的是按照圣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按照称义和成圣的基本要道去做。 回到今天讲的主题,相互性和命运感在中国文化当中表达得非常充分,比如说中国文化里祝福男女结合的经典表达,直到现在还在用,比翼双飞,琴瑟和谐,百年好合。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国的新经典黄梅戏《天仙配》:天上的鸟儿成双对,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等等。这些作为非常保守而强大的中国文化,和圣经的雅歌所传达出来的对于恋爱婚姻家庭的捍卫是一致的。刚才我们已经提到这样一个相互性和命运感,在这里面表达的是更深的合一,刚才已经讲到了包括4个境界:彼此尊重、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基督徒家族。如何实现这4点是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今天不在这里讨论。 我们看第二点,接着往下念第4节。我们很清楚这是良人称赞女子的,大家注意这个称赞非常奇特。我们知道通常比喻男人如山,女人如水,结果在这里出现了非常奇特的比喻,把这个女孩比成得撒,得撒是一个地点,在示剑东北方的11公里,有树林,水源充沛。比为一个地方,秀美如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一座城市,耶路撒冷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我们知道耶路撒冷是被众山环绕。所以在这里对于女子的两种比喻非常奇特,能看出圣经的价值观和中国文化不完全相同。中国文化到最后是一种病态的审美,看红楼梦里面的女孩,那都是病恹恹的,林黛玉得了肺结核,十五、六岁就死了。那么相反,圣经里面的价值观不是如此,用康德的话来讲,美有两种,一种叫优美,第二种叫壮美,就是崇高。在雅歌里面对于女子的审美不仅仅有优美,我们很清楚,优美的地方非常多,还有壮美与崇高,这是非常奇特的。几千年后,我们现在来看中国文化的女性观和圣经的女性观,哪一种女性观、哪一种爱情观更能够恰当地传递对于女性作为整全的人的建造?那毫无疑问是圣经的雅歌。安波罗修说,这里的秀美不是指身体,而是指基督耶稣在耶路撒冷上十字架的秀美,是童女贞洁爱主的秀美。这个提法非常重要,耶路撒冷的秀美有童女的贞洁,可以跟这比较的就是两种荣耀。我们在复活节之前是棕榈主日,就是耶稣基督进耶路撒冷的日子。是众人把棕榈枝铺在地上,耶稣基督骑着一只驴驹进去了,不是战旗烈烈、高头大马的罗马的荣耀,而是耶路撒冷的荣耀。耶稣基督进耶路撒冷,是骑着小驴驹,是苦弱的基督。所以耶路撒冷的秀美和耶路撒冷的荣耀是一脉相承的。在这里称赞良人秀美如耶路撒冷,耶稣撒冷是整个人类最伟大的宗教圣城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就绝不简单是指身体上的、地理上的秀美,也包括心灵上的贞洁,这里安波罗修的解读非常精辟,这一点我们要铭记在心。 下面来看第三点,非常精彩,我们来读第5节。大家要注意,这里是男子对女子说,求你掉转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惊乱。大家再注意,如果视为神人互动的话,这是非常令人惊异的。基督对教会说,求你掉转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惊乱。上帝对人说,求你掉转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惊乱。是不是让我们非常震撼?为什么有这种经文,怎么解读?我刚才已经提到了,这一节是极为精彩,也是很难解的。首先我们来看,从男女角度来讲,另外一种翻译叫做求你掉转眼不看我,因为你的眼使我心动。这个就差远了,通过这种比较,就知道和本圣经的翻译达到何等精辟的境界。你的眼目使我惊乱,我们注意当下通俗歌曲,有一位基督徒歌手叫蔡琴,她唱过一首歌,叫《你的眼神》,这首歌的歌词恰当地表达了这句话的精髓,你的眼目使我惊乱,给大家读一读歌词: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我不禁抬起头看着你,而你并不露痕迹,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啊,有情天地,我满心欢喜。大家会发现通俗歌曲不可低估,通俗歌曲里面最好的,也就是当下的唐诗宋词。当年所谓的宋词,不过也就是通俗歌曲。刚才提到了,这首你的眼神极为恰当地表达了你的眼目使我惊乱,又惊又乱,砰然心动。这种表达,我们想一想,在几千年之后,我们看到这样的经文,仍然会非常感慨,这对男女之间爱情把握的那种精湛与精细入微。这是第一个男女之情,我们就明白了。 下一个问题,基督和教会,神人之爱。上帝对人说,求你掉转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惊乱。这怎么理解?这是非常难的。安波罗修的解释说,基督耶稣已经降卑,他要照顾所有的灵魂,但是在人凝视基督的眼神当中,就可能使基督被高举,会略过了其他那些卑微的灵魂,来不及照顾就升天去了。所以在这种情况底下,上帝对人说,不要多看我,要为其他灵魂着想,你的眼目使我惊乱。好好去体会,这是密契灵修中神人关系极为精微的境界,上帝对人说,我有其他地方需要考虑,你这样呆呆的看着我,我会对你太多照顾,就顾不到别的灵魂的需要。求你掉转眼目不看我,因你的眼目使我惊乱。我认为这是最为精微的解释,通过这种解释,大家可以感受到为什么说雅歌是讲神人之爱最为精髓的篇章。在这种古教父的解释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是今天堕落的人类、萎靡的基督教所不可能有的灵性体验和境界。 下面我们看来看第四点,来一起来读第6-9节,我们注意称呼,我的鸽子,我的完全人,这里面古典教父的解释,居普良认为,鸽子指教会,完全人只有一个,所以要保持教会的合一,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尼撒的格里高利认为,靠圣灵的合一,结合成完全的善,上帝会充满万有,所有人都会在至善者的团体中合一。这里面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个解释是侧重于基督与教会,这个非常重要。今天讲无形教会,什么是教会?当下的中国基督徒就是温州教会说的国度观不正确,也就是指教会论不过关。简单一句话来讲,这也是我经常说的一句俗话,跟神没感情,跟基督没感情。一个人教会论不正确,首先就体现在对什么是教会没有那种真实的情感,即使是牧者,在教会里面还是自然而然带出来,好像一个商业群体做大做强,感觉这是我的教会。以前在北京,脱口而出的就是天明的教会、亚峰的教会,这种说法本身背后就隐含着教会论的不过关,国度观不正确,关于教会的问题上不深刻。而回到这里来讲,我的鸽子,我的完全人,如果看作是基督和教会,这就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教会是什么?鸽子是贞洁、和平。到现在为止人类都以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和平鸽,这也就是在教会里面要贞洁、和平,还有完全,这是我们研读雅歌对教会论理解的帮助。什么是教会?如果我们能够默想这个,我们就能够对有关什么是教会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们把它重复三遍:贞洁、和平、完全。刚才说了教会的合一,如果有更多的人,同工和牧者体会到,教会是贞洁、和平、完全的,这样教会一定能够合一,是靠圣灵的合一,结合成完全的善。教会是完全是什么意思呢?古典讲善,现在也如此,教会是一个圣约共同体,目标是完全的善,就是至善,靠什么能实现?是靠圣灵的合一结合成完全的善。 下面我们来看第5点,我们来往下读第10节。大家想一想第10节是谁说的话?是女子说的还是男子说的?这一段应该都是男子说的。最开始大家会发现,仍然是把女子往壮美来比喻,比如太阳。当然也是西方的一贯传统,例如帕瓦罗蒂著名的歌曲《我的太阳》。然后是月亮,下面就是很罕见的,把姊妹比喻为威武如展开旌旗军队。所以我们在这里面发现这样一个审美的重要的区别,然后我们看到重点,美丽如月亮,皎洁如日头。那么在这一点我们主要采信古典教父对于基督与教会的关系解释。奥古斯丁说,教会是太阳、月亮和星宿。塞浦路斯的狄奥多勒说,月亮之于太阳,正如教会之如基督。月亮的光辉来自对太阳光明的反射,教会好像镜子反射主的荣光,教会是特别的月亮,教会是满月。那么这里面的讲法非常精辟。教会之于基督,好像月亮之于太阳,月亮的光辉来自对太阳光明的反射,教会也是反射主的荣光。教会是特别的月亮,教会是满月,记住这个命题,教会是满月,圆月。月亮在中国文化当中有非常美好、丰富的含义。中国文化总体偏阴性,在中国文化里面咏月亮的不计其数,随便举几个例子,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大家想想看,春月、秋月都在歌咏当中。这样一个讲法是有圣经依据的,我们翻到哥林多后书3章18节,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我们看见基督徒的面和脸的区别,传统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关系、人情、面子。相反,传统中国人讲荣光耀祖,是荣耀自己的面子、祖先的面子。相反,对基督徒而言,是荣耀上帝,以祂为乐,直到永远。我们要反对荣光耀祖的人生观,荣耀上帝就是荣耀上帝的面子,荣神益人就是要让我们脸上的光芒是从反射上帝的光芒而来,就好像摩西脸上的光。一首赞美诗唱得很好,使我成为反光明镜,将你的荣美彰显于人。教会也是如此,教会好像月亮,教会就需要把基督的光辉彰显于人,好像反光明镜。今天的中国教会基本没有一个整全的大公教会、无形教会的教会观。温州教会流行说国度观不正确,这个说法非常厉害。一个整全的、恰当的教会论,一个不言而喻的教会观,必须要成为人情感的一部分才是真实的。就像我经常夸奖某位弟兄的,他和神有很深的感情。一个人的教会论,最重要就是要对教会有感情,对基督有感情。除了体现在对某某教会有感情之外,更重要的体现是对上帝的教会有感情。 今天中国基督徒在教会里“家”的感觉很明显,经常会发现,有一个称呼,说教会里大家都是家人。这是中国人放大的家,中国人最喜欢干的就是把家放大到国,所谓家国天下。到了教会,教会主要成了家了,这点危机很大,为什么?教会成了家了,自然是私人空间。中国教会的私人性非常严重,这是因为家的隐喻过分严重。国,特别是国度,这国不是中国的国,是天国,是神国。神国、天国和家有完全不同的特性,刚才已经提到了,教会的特征拿鸽子比喻的话,和平、贞洁、完全,还有大公,早期关于教会论的四性,这些都需要做到不言而喻的地步。当下中国教会在这方面还差得非常远,我们需要牢记。 最后来看第六点,我们从第11节读到最后。第六点我们讲核桃园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我下入核桃园,这个“我”变了,是女子。我的心将我安置在我尊长的车中,这一段尊长是指尊贵的民,尊长就是所罗门。为什么要下入核桃园?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喻。核桃的果子在中国很常见,很容易理解。路斯的狄奥多勒说,外层是苦涩的皮,这点很清楚。第二层是坚硬的外壳,可以吃的部分隐藏着,好像放在内室里,要用力才能取出。那么大家知道在中国文化的比喻当中,道家经常使用“壶”的比喻,特点是开口很小,里面很大,所以叫壶中有乾坤。在中国文化叫山环水抱,中国人这种含蓄的文化,内向的性质,正像壶一样。那么大家注意,雅歌里提供了很多伟大的比喻,最根本的比喻是男女的比喻、夫妻的比喻,后边在新约里面不断使用,丈夫爱妻子,好像基督爱教会。除了最伟大的比喻之外,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比喻,这个我们要注意发掘。前面刚才已经提到了鸽子比喻教会,非常重要,一下子我们就发现了教会的三个特点,贞洁性、和平性、完全性。我们对教会如果真有这种感情,大公性自然能够确立。我还没有见过中国人的家能够达到贞洁、和平、完全的,这就脱离了中国文化那种家的概念。那么现在这个比喻也非常重要,拿核桃来比喻密契灵修,这是大家以前闻所未闻。核桃刚才已经提到了,外边一层是苦涩的,来用类比的话,基督徒的灵修是苦路。然后中间一层是坚硬的外壳,血路、泪路、死路,最里面的核桃仁是最美好的。还是拿圣殿来比喻的话,玲玲姊妹给我发过来的一生的比喻就很好,从开始是宣教,是外院的服侍。后面培训工人,这是圣所的服侍。最后晚年什么都不干了,专门做代祷的工作,这是至圣所的服侍。我们看,核桃的三层也可以这么类比,早年做宣教是苦涩的外皮。中年做门训,这是击碎外壳的工作。最后晚年做代祷,是享受与主同在的最宝贵的至圣所的工作。大家透过这种多层类比,就意识到,无论是用我讲的十字架道路的五路,还是用圣殿的三层来讲核桃的比喻,都非常精辟。比德用核桃比喻教会,核桃里面有甜美的果子,义人在心灵深处保持属灵甜美的恩典。我们说如果把核桃比作教会的话,今天的教会就很惨了。今天以福音派教会为代表,经常被人宣讲廉价的福音,哈利路亚俱乐部,廉价的恩典。这种廉价的福音和恩典,没有核桃的那一种精髓内蕴的底蕴深厚。恨不得拼命拉人来,人越多越好,相比较而言,上帝喜悦的教会恰恰是隐藏在深处,核桃的最里头。这样的教会不能轻易让别人发现,外面是苦涩的外皮,中间是坚硬的外壳,要穿越很多的路,最后才能到达,这是我们的目标。刚才这样讲,并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指要让探索神的奥秘深处的路,透过核桃的比喻,能够深刻体会密契灵修和教会,以及神人关系的属灵奥秘。 那么大家会发现今天的内容非常深邃,对大家有属灵意义的是3点。第一点,我属良人,良人属我的相互性与合一。通过相互性达到合一,这是第一点。第二点,鸽子,完全人,教会的贞洁、和平与完全。第三点就是核桃的密契灵修与教会的比喻,这种三层所对应的十字架的五路,以及外院、圣所和至圣所三层的服侍,以及教会的境界,就是教会要做好的教会要有层层叠叠的布局。中国人是一个底蕴深厚的民族,做一个教会不能让人一览无余。中国文化的审美叫曲径通幽处,中国园林和高宅大院,一进门看见的通常是个照壁,路是往两边走,叫曲径通幽处,这和核桃的比喻是相似的。 今天的应用也是三点,第一点是通过相互性实现合一的关键。今天的主题,我属良人,良人属我的这种相互性,无论是婚姻中的夫妻关系、男女的恋爱关系,还是神人关系,都要亲身经历,能够经历和上帝的我属上帝、上帝属我的相互的内住。我属上帝是我在基督里面,上帝属我是基督在我里面,你经历到了吗?大家好好去想一想自己经历了没有。通过相互性实现合一,这是第一个应用。第二点,刚才提到的就是我们要去默想教会的三性,教会好像鸽子、完全人一样的圣洁性、和平性、完全性,我们作为基督徒、同工,甚至是传道、牧者,在教会生活中是否能够见证出不见一人只见耶稣的总纲。这就体现了教会的贞洁性、和平性和完全性。第三点,核桃的比喻。刚才已经讲了多次,需要我们在密契灵修上下更多的功夫。大家会发现,十字架道路的五路和核桃的比喻也是一致的,这就需要我们中国基督徒在家庭教会的十字架道路的传统当中继续努力,接上密契灵修的伟大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