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0|回复: 0

陈济民:如何面对未知的将来?——浅谈先知预言

[复制链接]

2843

主题

22

回帖

9941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941
发表于 2020-6-20 10: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引言:先知预言是一个大题目,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题目!它也是目前教会界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因此,明知整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笔者仍然尝试分享一些读经的心得与事奉的观察,希望达到造就教会的目的,克尽一个教师和牧师的本分。


要坦然地面对未知的将来,有时并不容易。

  • 神学院的老师得了癌症,全校师生都为此禁食祷告。上帝会垂听吗?一位同学说,他在祷告中听到神的声音,保证这位老师一定会得医治。真的吗?
  • 生意场上忽然出现一个大好的机会,看来可以大赚一笔,可是风险不小。经人介绍,去找一位“先知”祷告,他说在祷告中看到求问的人好像走在一片薄冰上。这是什么意思?
  • 失业了一阵子,上帝好像开路,在另一个地方预备了一份优厚的工作。正想搬家前往,有人却预言,那地方未来一年内会发生八级以上的大地震,该去吗?
  • 多年劳苦事奉,所牧养的教会虽有增长,但教区内还是充满着迷信的风气。特会中一位讲员说,上帝将来会使区内所有的人都信主。可信吗?
  • 同一位“先知”说了两个预言,一个应验,另一个没有应验。为什么?以后他再说预言,我该信还是不信?



    有时候,若有人能知道他人所不知的将来,也会产生问题。

  • 在教会界,往往听闻有一些“先知”,自信有来自上帝的特别启示,因而向牧师或长执发号施令,造成不少困扰。
  • 有人做错事,追问之下,竟然说是因为听到某“先知”的指示,不敢不从。
  • 也有人听到“先知”的指示时,心中觉得不妥,却又害怕得罪上帝,因而活在两难之中。



    基督教面对信仰和生活上的挑战时,向来都以圣经为准则,因此,我们要做的,是从圣经中的一些实例检视这一类的问题。



    扫罗的彷徨


    “扫罗是一位孝子,替父亲到处寻找走失的驴子,直到身边所带的粮食都快吃完了还是找不到。在这情形下,扫罗面对一个相当困难的选择:回家吗?任务没有完成;不回家吗?又怕父亲牵挂。感谢神,有先知的指引!先知说可以回家,因为驴子已经回家了。”听过这样的故事吗? 笔者自己就曾经这样解读撒母耳记上九章的扫罗的事迹。


    倘若故事真的这么简单,相信大多数的读者都会像笔者一样,希望每天都有先知提供这种指引。可是,圣经中的先知不是算命先生,因为圣经中的上帝不像世间的菩萨供人使唤。撒母耳记上第九章下半部分让我们看到,耶和华不仅知道驴子回了家,连扫罗会去找撒母耳,他都知道。而且,他与扫罗所见不同。扫罗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在以色列人中微不足道,所以以色列人的命运与自己无关;上帝却对以色列家有一个伟大的计划,其中有扫罗的角色(撒上9:15-16)。驴子回家这件事只是上帝整个大计划中的一部分,上帝借着驴子的走失把扫罗带到撒母耳那里,领受一个更大的使命,而且他要借着驴子回家坚固扫罗的信心,让他接受更大的使命(撒上10:1-8)。换言之,驴子回家的预言是上帝所赐的一个兆头,具有神迹的功能,目的是让扫罗对神有信心,能承担神的使命。


    撒母耳这次与扫罗见面,不仅是预言驴子回家,他也告诉扫罗:将来扫罗要先到吉甲,等待撒母耳到那里献祭(撒上10:8)。也许扫罗没有想到的是:吉甲之约竟然是一场战事!而且这一役,双方的兵力悬殊:扫罗手上只有三千名士兵;非利士人战车就有三万,马兵也有六千,步兵无数(撒上13:2、5)。扫罗在这件事上要学习的是:在面对危机时,必须坚守上帝预先的启示。扫罗一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照着上帝明显的启示行事。


    扫罗知道上帝早已说话,他却没有照着做。因此,当他最后再次面对非利士人的时候,他求问上帝,上帝没有说话,他只能知法犯法,去做一件自己禁止以色列人做的事——求问巫婆(撒上28:3-14)。


    在扫罗的身上,我们看到上帝不是民间的神明,他的先知不是民间的巫师。他指引我们,是要完成他更大的救世计划。人若常常不听他预先启示的话,他就不再说话。



    约拿的忿怒


    旧约先知预言的一个特色,是向罪恶的世代宣告神必定审判。约拿书的主题信息也是如此——上帝针对现存的罪恶说话,预言将来。而约拿书另一个特点,是预言的对象尼尼微是一个外邦帝国的京城,耶和华却要约拿向他们宣告:他们罪恶滔天,不久将要面对耶和华的审判。


    可是,约拿书最特别的地方,就是约拿听了神的命令,宣讲了审判的信息,结果引致尼尼微王悔改,神因此改变心意。这可让约拿气坏了,他向神抗议。约拿的基本论点是:上帝怎么可以说话不算话?


    透过约拿书,我们看到圣经中预言的一个基本性质,是针对一些人当下的情况来传讲未来,目的是要他们现在可以改变,让所预言的灾祸不会临到。这是圣经里面讲未来灾祸的时候,一个基本的前题。这一点跟华人文化中所谓的命运不一样,因为华人文化中的预言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发生的事。


    从一个角度看,先知约拿信仰纯正,他坚信耶和华是造天地的主宰(拿1:9),他知道上帝在出埃及时向摩西所宣告的话:耶和华“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拿4:2;参出34:6),他也会宣讲上帝审判罪恶的信息。然而,他却无法完全体会上帝的心意,因为他不仅开始的时候不听从神的命令,更不懂上帝对他的子民和万国万民都秉持同样的心意。也就是说,约拿这位先知一点都不属灵!恩赐与灵性不一定等同。这一点,恐怕有人会觉得难以接受,但却是事实。



    耶利米的悲哀


    旧约先知中,耶利米是犹大国最后一位先知,他经历了国破家亡,尝尽了犹太人这一时期为存亡而挣扎的痛苦。耶利米书中有不少历史性的叙述,展现出旧约时代先知的生活情况,让我们看到先知实际的事奉。


    首先,我们可以从耶利米书中看到先知在当代的角色。根据耶利米书我们知道,当时除了君王和他的臣仆为国家的政治军事做决策以外,社会上还有三种特殊人物:祭司讲律法、智慧人设计谋、先知说预言(耶18:18)。祭司教导的内容是根据摩西五经,智者谈的则是敬畏神的人的生活;两者都是以摩西五经为基础。上帝子民日常的生活是以祭司的教导为基础,加上智者的辅导,而先知的信息是针对特殊情况而发。


    上帝要耶利米做的工作是“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耶1:10)。也就是说,耶利米的信息有两方面:传审判的信息要人悔改,并传拯救的信息使人有盼望。耶利米比约拿更明确地指出先知预言灾祸的来临,是为着人们可以悔改(耶36:2-3),他也正面地预言神会施恩拯救(例如耶31、32章)。要注意的是:当先知传审判的信息,责备罪恶时,他也是根据神启示摩西的律法,以这律法为公义的准则。在耶利米书中,先知责备犹大当局,指责他们,明显是根据申命记的律法(耶22:1-5,7:5-7;参申16:11、14,24:19-21)。也就是说,先知的信息与神给摩西的启示是一致的;先知所传悔改的信息,就是要人回归独一真神信仰和神启示的行为准则。我们可以说,在神的子民中,祭司、智者、先知和君王,都是同一整体内不同恩赐的人扮演着互补的角色。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先知与君王西底家的互动。有时,是耶利米得到神的启示,主动向西底家王传达信息(耶34:2),西底家也会主动向耶利米询问(耶37:16-17)。可是,行政的权力是在君王手中,君王有生杀之权(耶37:18-21),是否依照先知的话行事,是君王自己需要决定、负责的事(耶37:2)。换句话说,在行政次序上,不是先知下令给君王,君王下令给臣仆、百姓,先知与君王各有独特的职责,彼此之间是一种灵活的互动关系。


    耶利米另一个具代表性之处,是神也借着异象启示信息(耶1:11-19,38:22)——这种现象在以西结、撒迦利亚、但以理和启示录中更是经常出现。在圣经中,神会藉异象启示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耶利米所看到的异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看到在历史上会发生的事(耶38:22);另一类是描绘性的图像(耶11-19章)。描绘性的异象,若是没有线索,就难以解读。例如,耶利米看到的“杏树”(耶1:11-12),在希伯来语中是双关语,同样的三个字母(sh、q、d),可以读为“杏树” (shaqed),也可以读为“留意”(shoqed)。感谢神的是:圣经中这一类的异象都有进一步的解释,我们后代的人也可以明白(参摩7:7-9;亚1:7-21;启17:1-8等)。


    在现实的世界中,除了耶利米以外,在上帝的殿中还有其他先知奉上帝的名说话,而且,这些先知在上帝的殿中对抗(耶28章)!他们传的信息是什么呢?“这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耶7:4),是其一,意思是:这是耶和华做王之地,绝对无人能侵害。“平安”(耶6:13-14,14:13,23:17,27:9-10,27:14-15)是另一个经常出现的字眼。在28章,我们听到的则是耶和华施展能力,折断巴比伦王的轭(耶28:2-4)。现代人在圣经中读到这些信息,都会跟着圣经说这都是假先知的信息,但是,耶利米当时代的人听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他们却信以为真。因为,这些假先知也像真先知一样作异梦(耶23:16,25-40),而他们的话其实也都可以引用圣经做根据!这种假先知的现象,正是证实了耶利米的名言:“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可悲的是神的子民没有分辨的能力,以假先知为真先知,结果坐牢而且差点丧命的是真先知。在圣经中,先知的命运经常是悲惨的。



    保罗引起的困难


    主后第一世纪的教会有先知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参徒11:27-28,13:1,15:32,21:9-10;林前12:10、28,13:2,14:29-33;启1:1-3,18:24等)。主耶稣自己更是最大的先知(参来1:1-4;约1:18;太1:27)。不过,这时期也有假先知的存在(帖后2:2;约壹4:1-3;启2:20)和人意的表现(参林前14:29-32)。同时,出现了一些难以解读的现象。


    根据使徒行传,保罗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时,先知亚迦布曾预言他会被人逮捕(徒21:10-14)。当时听到这预言的人却有两种全然不同的结论:保罗的同工和当地的信徒都认为保罗不应该继续前行,但保罗却坚持继续他的行程。这两极的反应,也使后世对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他是违反神的启示;有人认为他仍然是行在神旨意之中。保罗的回答表示他向来的心志就是为主而死,不会因苦难和死亡而畏缩。这与保罗对基督徒人生的理解完全一致(参徒14:22;腓1:20,3:8-11)。主耶稣自己显然也认同,因为他在保罗被捕的当天晚上就向保罗显现,安慰他,并保证他会完成主的托付(徒23:11)。无论如何,由于亚迦布的预言并没有指示当行的路,听见预言的人自己必须做适当的回应。经文本身也明言:其他信徒虽然与保罗看法不同,仍然尊重保罗的决定。


    亚迦布另一次的预言(徒11:27-30),同样只是指出会发生的事。这一次,他预言当时会有大饥荒。这段经文本身没有说明大饥荒为什么会发生。若以路加至使徒行传整卷书为线索,可以说这是末日灾难前预兆的一部分(参路21:11)。要紧的是,经文本身凸显:安提阿教会为耶路撒冷的信徒捐款,表达他们主内一体的爱心(徒11:29-30;参加2:10)。这是教会整体的回应。


    在新约中,有时我们会看到,先知预言的内容引起后人的争论。最好的例子就是保罗在罗马书11章的预言:“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11:25-26)。这句话目前起码有三种不同的解读:1)所有犹太血统的人都必得救;2)所有神预定的人,不拘是犹太人或外邦人,都必得救;3)许多犹太血统的人最后要得救。不过,根据保罗在罗马书第九章的话,我们总不能说犹太人不信耶稣也能得救,也很难说所有犹太血统的人都会得救;而根据第十章的教导,我们更不能说:信徒不传福音,犹太人也会得救。反而是要说:因为神有这种启示,信徒更要积极地向犹太人传福音。要解读个别的预言,必须以神全盘的启示为根据。



    现代的含意


    相信读者会发现笔者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处理所有与预言相关的课题。我们只是提到但以理书和启示录,并没有谈到内容。以人物而言,我也没有提到代表旧约先知的以利亚和历史上最大的先知耶稣基督。我们是针对着目前的现象而选择范例,因为这些范例具有特殊的意义。


    20世纪以来,灵恩运动中对先知预言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重点。第一种是看重传讲悔改的信息;第二是提供个人的引领;第三是指出某一地区或全世界未来会发生的事。而如今有人否认现今的世代有先知,背后一个基本关注,是怕承认有先知以后会威胁到圣经的权威,使人只听预言而不读圣经,甚至是违背圣经。


    根据笔者所举出的几个范例,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功课呢?


    第一,先知预言主要的目的,不是要指引信徒生活细节,也不是要教导信徒如何逃避凶险;而是根据圣经的启示,指出听众不听从神话语的严重结果,也是要他们活在上帝启示的心意中。旧约的先知并不威胁摩西五经的权威,新约时代的先知也不应该否定圣经的权威,反而要以圣经为基础。由于许多华人信徒,甚至是牧者,在圣经基础上不够扎实,特别是读经缺乏属灵的洞察力,因此有人假借上帝的权威要挟人,也有人因不懂分辨而盲从,或是陷入混乱,中了魔鬼的计谋。因此,在这样的时代,一定要在圣经中扎根!


    第二,先知是传审判的信息,要犯罪的世人悔改;并传扬救恩的信息,使神的百姓得安慰。当耶稣基督的教会传讲悔改的信息时,向来都是在扮演着先知的角色,是神在向世人说话。


    第三,引言所举现实生活的事例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的预言都比较像撒母耳记上第九至第十章和使徒行传中亚迦布的预言。可是,在撒母耳记上,撒母耳对扫罗的指示真正的目的是要他事奉神。使徒行传21章亚迦布的现象,基本上也是要从一个更广大的角度理解。在个人性的引领上,一个人如何响应先知预言,是个人的抉择,其他的人要学习尊重,但个人必须向神负责。可是,话说回来,若是不明白自己生命的使命和神的原则,仍然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第四,从耶利米与西底家的互动,以及安提阿教会对亚迦布预言的回应,我们可以推论:关乎地区性的事,该地区的领袖要决定如何回应。可是,目前教会四分五裂,要一个地区的教会共同回应,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有了预言而引起争论也就无可避免。但是,若是有人在某一个教会或特会中讲预言,恐怕那教会或特会的领袖,特别是牧师和长老,就难逃责任!


    第五,目前争论的核心问题是:神除了藉圣经向人说话以外,会不会有特别的启示?这一点,恐怕我们不容易从圣经找到经文说神不会这样做。但圣经却明文指出,世上有真假先知的区分,因此信徒千万不要以为所有的先知信息,都是从神而来;盲目听从的人,神必追究。“慎思明辨”是信徒的责任(林前14:29;参帖后2:2;约一4:1)。


    第六,先知信息的特质,是针对着现今的情况而预言将来,目的是要改变现在。本来,要知道先知信息的真假,最好就是看他们的预言是否应验。但是,预言没有发生前,听见的人怎能分辨呢?最重要的是要注意他们所传的信息。这信息的核心,必定是要人离开罪恶,并归向神过圣洁的生活;公义与慈爱绝不可偏废。正面地回应先知信息的人,也必定在生活上彰显同样的质量。反之,若是不愿意离开罪恶归向神,就会信从假先知,有虔诚的外貎而无敬畏神的实质,自欺欺人。


    最后,若要谈日常生活的指引,就不可忽略教师的教导和智者的建议。由于一般信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出不少困难而痛苦的抉择,教会可以考虑设立适当的机制,结合祷告、教导和各种专业辅导的功能,帮助信徒去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作者简介


    陈济民,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哲学博士,前中国神学研究院教授,前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本文已蒙作者同意,转载自《校园》杂志2008年11/12月号。


    《教会》2009年1月总第15期(http://www.churchchina.or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5-1-23 03:05 , Processed in 0.0461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