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2|回复: 0

王兴元、李争春、王少波等:视觉艺术与信仰群体(圣山研讨会纪要)

[复制链接]

1535

主题

22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4671
发表于 2022-9-4 08: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兴元:首饰设计师,珐琅工艺师,艺术课程老师。曾为国家大剧院、宝珀等机构设计艺术首饰,指导艺术体验课程。用当代首饰、珐琅、版画、流体画等媒介创作信仰题材的作品。开创七岛艺术空间,设计推广艺术课程,致力于使神的祝福透过艺术传递给更多人。
李争春:研究工艺历史,艺术史,艺术课程讲师。和兴元开创七岛艺术空间,设计推广艺术课程,致力于使神的祝福透过艺术传递给更多人。
讲员分享:
我们的天父,感谢您借着圣山教会的邀请,为我们提供一个分享视觉艺术和信仰群体的机会。主啊,也祈求您开我们的心,开我们的眼,让我们借着今天所分享的一些信息内容,从历代的视觉艺术方面的演变过程来回应我们当今时代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求主能够赐我们智慧,也保守我们整个研讨会的程序,保守我们的设备,保守我们每个弟兄姊妹都能够接收到您所为我们预备的。我们全然向您交托仰望,将所有的颂赞荣耀都会给您。以上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阿们!
首先感谢各位牧者同工和教会的弟兄姊妹,还有朋友们,感谢圣山教会的邀请,为我们提供一个分享的平台。首先看一下今天分享的大纲:一、视觉艺术的定义。二、圣经中的视觉艺术。三、教会历史中的视觉艺术。四、艺术家的信仰实践。五、视觉艺术如何深入人心。
什么是视觉艺术
在《视觉艺术原理》这本书上,瑞士语言学家说:视觉艺术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语言”。运用不同的符号形象的“语言”与社会对话。是可以传达信息的一种语言。 艺术家根据各种各样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和表现形式(雕塑、 绘画、具象、抽象等),运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形成能够传达特定信息的图像。
中国的著名学者王令中认为,视觉艺术与语言表达一样,就是通过视觉形式,以多种媒介,来传达丰富的生活感受,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联系的中介,一种感性的沟通桥梁,寄托情义的载体,一种万物在心灵上的对应物。
可能我们看这样文字上的概念会比较抽象。那我们先看两个图像。第一个图像是一只手。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是艺术家陈放所要表达的一个对胜利的意涵。可以说是对于反战做这样的一个诠释。再来看第二个图像。这是设计师李永铨,他为了表达沟通的一个概念。可能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会感受到这种不沟通或者是冷暴力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出视觉向我们说话,像言语一样,可以来传达一定深度的信息。
提到视觉就是我们眼睛所能看见。视觉艺术主要是关乎美的,但是也离不开真和善。神学美学家是如何看待美和真善的关系呢?我们来听一下台湾浸信会神学院的教授彭盛友的分享。
彭盛有:以至于为什么神学美学里面谈到,首先把美还有善以及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美不能离开善,美也不能离开真。当我研究神学美学接触到很多讨论的时候,特别是在瑞士巴尔塔萨七大册的神学美学的著作里面。他第一个要谈的不是真,也不是善,他要谈美,有一个时代氛围在那个地方,因为美太被压抑了,美太被践踏了,所以他要重新把美迎回来,恢复它从很早以来,从古代哲学甚至教父从教会界里面一直被尊崇的那个地位重新来思考它。所以对他来讲,美跟善跟真之间的关系好像是,两座高塔是真跟善,但是当中好像有云彩,一个美的云彩围绕在这当中,这三者有点三位一体的关系,是合为一的。容许我引述一段巴拉塔萨经典的描述,他说如果真少了美,就会变成定义很清楚,命题有逻辑,充满了系统,可是没有温度。如果善没有了美,好像我们一直行善甚至行得非常精准,都达到律法的要求,到最后变成一种道德主义。因为没有美在旁边给予动力,给予爱,给予温暖,给予一个继续不断往前盼望的行善的动力,以至于到最后会是失去行善的动力。所以我觉得神学美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从美开始,然后再进入到善以及真之间的关系。
林鸿信:非常精辟的分析,让我们看到经常在讲的真善美,原来美跟真善有重要的连接。好美需要真善,真善也需要美。
圣经如何看视觉艺术
我们基督徒在讨论任何课题、任何理念的时候,我们肯定要回到圣经里面。先回到圣经的最开始,就是创世纪里,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在创世最开始的时候,让我们看到的是空虚,是黑暗,没有生物,东西都没有,也没有色彩,是一片黑暗。当神说要有光的时候就有了光,神分开天地,神让地上生出青草菜蔬,还有结树木的果子。我们好像看到神创造的画布上,或者说舞台上开始生机勃勃,色彩非常丰富了。神创造了太阳、月亮、星星,然后神又让天空中有飞鸟飞过,水里要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地上要有走兽。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从空虚混沌渊面黑暗有了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神的创造。在创世记的这段描述里,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的神就像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从什么都没有,从黑暗里开始创造。刚才我们听到彭教授和林教授的谈论,如果真少了美的话,我们就缺少了那个温度,就好像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会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的神所创造的,可是如果我们基督徒不去体会生活中自然界的那种美,每一朵小花,每一个树,每一种植物,去探索自然的那个美,只是说这个世界是我们神创造。掌权的话,其实就缺少了丰富性。从视觉上来讲,神创造的丰富多彩,我们肯定是要用视觉来领受的。
接着我们在出埃及记的25-31章,神在西奈山上嘱咐摩西建造会幕,神很细致地说了建造会幕的一切工要怎么做,到最后的嘱咐是31章1-11节的经文。
耶和华晓谕摩西说:“看哪,犹大支派中,户珥的孙子、乌利的儿子比撒列,我已经提他的名召他。我也以我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能做各样的工,(出埃及记 31:1-3 )
我们知道会幕是神要与他的子民同在之所,会幕中充满了各种美丽的创造,就好像神创造的微观的宇宙一样。神的同在之所像一个微观的宇宙,神呼召艺术家来实现。出埃及记31章3节,“以我的灵充满他”,“能做各样的工”让我们回到了刚才我所分享的创世纪的经文。这个时候神用他的灵来装备艺术家,就像当时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一样,让艺术家能做各样的工,而这各样的工也对应了创世记第2章所说神创造一切的工。那位创造天地宇宙万物,让世界多彩丰富的神。他也呼召了艺术家要以他创世的品质去建造圣所。所以我们看到经文里是有这样平行的、对应的、呼应的,而这个平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古代的以色列人来讲,神创造的宇宙的模型就已经展现在圣所和圣殿里了。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建造也是带着这种思想,包括东正教后来的穹顶。
旧约中,视觉艺术体现在神创造的多彩而丰富的世界上,也体现在神按照这个品质去呼召艺术家来造一个他与人同在的圣所上。
新约中,神亲自成了肉身,圣子的道成肉身我们都看见了。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本身就是可视的。耶稣在我们中间,医病赶鬼宣讲天国的福音。他带门徒,他骑着驴进入到圣城里,他在科西马尼园祷告,他最后通过苦路,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 1:18 )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约翰一书 1:1 )
见证人说是亲眼看过,用视觉领受过。教会历史中讨论、争论到底可不可以使用图像、使用形象的时候,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就成了一个关键的点。后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历史中的一个很实际的争论。所有的使徒都是跟随耶稣的人,耶稣的道成肉身,让人可以亲眼看到,有人亲眼看到以后也做了见证。所有跟随耶稣的人,就像保罗所说:
我想 神把我们使徒明明列在末后,好像定死罪的囚犯;因为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哥林多前书 4:9 )
所有耶稣的跟随者,他们的生命也是呈现出来可以让人看到,亲眼看到。你说多少都不如你做的,你的生活其实就是你要传递的,人家要亲眼看。教会历史中,有一些艺术家像卡拉瓦乔,他就会用一种很戏剧化的方式来表达跟随耶稣的人的生命的状态,心理的状态。比如说左边的这一幅就是《圣马太蒙召》,就是从耶稣的手指的光照到马太的脸上,就是一个强光在他的脸上,在他的表情里我们看到有一种疑惑,有一种是我吗?非常戏剧化的心理活动和生命的一个表现。都是我们这些跟随耶稣基督的人亲自经历过的,所以这个本身也都是可视的。包括另一幅画,怀疑耶稣是真的吗,我非得要看一下他的伤口的时候,高光在这里我一定要亲眼看到。圣子的道成肉身,让我们看到了神的爱,看到了救恩。基督徒地跟随,基督徒的生命,基督徒因为跟耶稣相遇所改变,应该是让人能够看得到的。
我们可能说,你谈视觉艺术,那必然就是谈美。可是圣经上明明说他无加形美容。
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以赛亚书 53:2 )
我们在看到这一幅祭坛画的时候,我们发现,画家把耶稣最后在十字架上受的鞭伤,身体上的那些伤痕,那些钉痕,衣服被撕裂,都那么有冲击力地表现出来。还有右下角他的脚钉在木头上,血都快流光了,基本上呈现出死人的青黑色。这个是美吗?这个能说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吗?这是我们愿意接受的吗?大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愿意把耶稣画成一个希腊贵族少年的样子。可能就是大家的那种感受,苦难我们知道,但是从视觉感受上我们还是让他好看一点,漂亮一点。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不是这样的,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和他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苦难都是非常真实的。可能也和我们传统意义上你觉得美不是特别相关。这里边的张力如何解决呢?我们继续来听一听,彭教授讲神学美学是如何看待耶稣和“荣美”的张力。
林鸿信:耶稣基督固然彰显上帝的荣美,但是人却看他无佳形美容。好像矛盾的观点,不知道怎么挑。
彭盛有:这个就是刚才我其实略略提到一个点,美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种好像只是光鲜亮丽,或者是外表很好的,华丽的,平衡的,有次序的,和谐的。在基督耶稣里面有一种颠覆性,所谓颠覆性就是那种对于很多事情的重构,重新地让它恢复到生命的真实面。在耶稣基督的这种生命的当中,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线索跟亮光。我觉得冲突是因为我们已经对美有一种既定地期待了,觉得美就是我刚刚讲的,甚至我可以说是比较表象的一种呈现。但是能不能让我们作为基督徒,我们更透过耶稣基督他的柔美,尤其是他受苦,他真实的降世为人,他行走在我们当中,他陪伴在我们的当中,他跟那些罪人坐在一起,他在物质方面其实没有太美好的条件。我觉得那是信仰的核心或者整个信仰的真谛,也更能够触动人,跟人对话的一个身体性的接触的彰显他的整个神学或者是神学美学里面谈的那个上帝真实生命的一面。就对我来讲,我觉得那个不是冲突,而是我们原来有一个期待,我们需要被更新或者重新对于美的眼光的看见的调整。我觉得这样子是生命之美、永恒之美。
林鸿信:谢谢彭老师这样的解释,让我们更清楚了解基督教信仰所讲的美不是一般世界价值观所谈的美。它背后有从上帝来的真,有从上帝来的善,美是跟真跟善连接的美。所以十字架从这个角度才能够看出它有上帝的荣美,里面有上帝的爱。
我们分享了圣经里边是怎样看视觉艺术的,神的创造是美的。相信耶稣基督,接受耶稣基督的人承认神创造的是美的,能够欣赏神的美。可能比没有接受的很多更具有美的眼光的人,更能体会到这个世界所有的丰富和美。我们刚才说的荣美,华美,丰富,多彩。耶稣基督把我们对美的期待更深了一层,还有神的爱,神的救赎,真的是让我们能够恢复到荣美的状态,甚至可以盼望更美的新天新地。
视觉艺术在教会历史中
耶稣基督复活升天,圣灵开创了教会。我们这些在圣灵里跟随基督的人,在教会历史里继续去体会视觉艺术。可以说在2000年的教会历史中,视觉艺术和信仰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有一点若即若离,有时候很亲密,有时候非常的有张力,有时候又是分道扬镳。那我们来看一看。
我们知道在基督教前300多年,是在一个逼迫的状态里。基督徒只能在地下的墓窟里偷偷地聚会,甚至时时刻刻都有殉道的危险。主后的200年有一些图像,有一些小的标志就出现在了地下墓窟里。在这里有看到牧羊人的壁画、鱼、棕树枝。这些具有标志性的作用,知道这个是基督徒的,属于基督徒聚会的地方,或者属于基督徒被埋葬的地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有一种灵修的性质。在困难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基督徒艺术家,很多的形象,耶稣年轻的牧羊人形象,棕树枝的形象,其实都是直接从希腊罗马文明引入的。阿波罗的形象就说是耶稣了,罗马斗兽胜利者带上的桂冠就说是棕树枝。由于这些图像很多是从希腊罗马文明直接引入的,这埋下了以后反对图像、反对形象的理由。就好像说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就有对一些东西的概念,再用它去表达信仰的时候,大家就觉得不行,这个好像不是我们信仰的。
通过这些图像早期基督徒感受到神圣的力量在他们中工作。视觉非常奇妙的一个作用,他们看到这些图像,就能够感受到神圣的力量在他们中的做工。当时基督徒大部分是不识字的,他们要通过画的基督的形象,基督抱着小羊的形象,让他们心中充满力量,可以在那个苦难的岁月里坚持下来。尽管(图像/形象)不一定用在仪式场合,但它们是与灵修相关的。
在君士坦丁信主以后,他不是一信主马上就基督化。他在大概后面100年,罗马帝国有一个逐渐的基督化教化的过程。皇帝、高官都信主了以后,自然很多的资源人才、金钱所有的都会流向教会,大教堂就建成了。有了这样的空间的时候,图像视觉的艺术就有了施展的空间。从地下墓窟一些简单的符号和朴素的装饰,慢慢就发展出了基督教的艺术,穹顶上的壁画等等。
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在旧约里神呼召摩西,让两位艺术家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建造会幕,就已经是有一种说法,场所是神与人同在的场所,是一个神创造的微观的世界。在拜占庭来看来,就是东罗马帝国人看来,教堂本身就继承了那样的一个思想,就像旧约中的会幕和圣殿。拜占庭的教堂艺术,其实这里在为拜占庭的艺术做一个辩护。虽然那些符号形象都是从希腊借过来的,不是这样的,拜占庭教堂艺术是一种非希腊的艺术观念。从异教徒那里只是借来了细节,重新用圣经的框架和形式,将看不见的天堂图案,用尘世间的可见材料表现出来。奥古斯丁说过,这话不是为了拜占庭教堂说的,我们也可以思考,出埃及的时候神让以色列百姓跟埃及人要了那些金银然后带着,这些金银就是埃及人的。他们到了旷野里的时候,他们就献给神做礼物,这些礼物就用来做会幕,这些金银不会因为是埃及人的就好像不圣洁了,反而因为他们献给了神,成为建造会幕,成为建造神与人同在之所的材料,反而成为圣洁了。我觉得这里边是同样的一个意思,我们可以去思考。
当图像被越来越多的使用的时候,这里一定会牵扯到利益的问题,也一定会有权利的争夺。到底是造图像越来越富裕的休会说了算,还是皇帝说了算?还有一些理念之争。有很多不识字的基督徒,很难避免图像有一种迷信的色彩,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所以到了8-9世纪,就有170多年的时间教会陷入了所谓的圣象之争,能不能运用图像有了很大的争论,甚至发起了战争。我们在谈论信仰群体使用图像的时候,我们的很多争论其实在8-9世纪的圣象之争中都体现出来了。
第一次是圣象之争,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在717-718年,那个时候东罗马帝国连续地经历了战争、自然灾害,说实话他们真的很害怕,他们觉得是不是我们的图像用得太多了,是不是在拜偶像,神才让穆斯林兴起,让我们一直经历这样的失败。所以这位非常我们加引号的“敬虔主义”“清教徒”的皇帝利奥三世展开了一次改革。他要打造一个“纯基督教帝国”,强力的法律和改革方案,关闭艺术和神学校,烧毁书籍,毁坏圣像运动。由于第一次毁坏圣像砸碎了一些对信徒来讲真的是非常重要的,像生命一样的图像,所以就引发战争。这一场争论和动乱延续了几十年之久。
直到有学者从基督论的角度,把这件事的根儿挖出来就一锤定音了。这位叫大马士革的约瑟,首先做了词义的辨析,什么是形象,什么是偶像,什么是尊敬,什么是敬拜。我们的图像是形象,不是偶像,我们对图像是尊敬而非敬拜。图像的功能性,敬拜者能够透过图像先看到“得到的救恩”,也就是说,不识字的或者文化水平很低的信徒,可以通过图像的直接传达看到,听道的时候就能够帮助他们理解,在教会里教导传福音有互补的作用。我们现在比较能够接受图像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帮助我们传福音。大马士革的约瑟最后一锤定音,我没有崇拜物质,我不是偶像崇拜,我崇拜的是那个为我而变成物质,那个愿意寄生于物质中,那个通过物质实现我的救赎的物质创造者。我所敬拜的形象是形象背后真正在天上,在天父的右边的那位耶稣基督,我是透过形象达到原形那里去。
这就结束了第一次的圣像之争。女皇伊琳娜在787年,我们看到第一次圣象之争已经持续了70年,召开了第七次大公会议。谴责了毁坏圣像的运动,支持大马士革的约翰观点。她说圣象描绘基督和圣徒,从神学意义上讲是正确的。我们需要从礼仪上表现出对这些圣象的尊崇。但第一次圣象之争显然没有完全解决在信徒之间对图像使用的争论分歧。
过了几十年以后,在军队中依然有毁圣像派,他们手里有实权的时候,他们又掀起了第二次的圣象之争。第二次的圣象之争还是做了一些深入的神学讨论。在843年召开主教会议。在主教会议里再次确定,毁圣像者不但否认基督的道成肉身,还非黑即白地否认了物质世界作为上帝的创造,在本质上是美善的。对图像、形象的使用,在神学上回归圣经里就是耶稣的道成肉身。是我们亲眼看的,神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丰富美善多彩。
第二次圣象之争之后,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的教会,都迎来了视觉艺术的大发展。我们知道大的教堂,哥特式的教堂,彩玻璃。在这里我列出了几个图。光从玻璃里照进来,在敬拜仪式中的那种神圣感,祭坛前方放的祭坛画来表达我们的信仰,教堂里整墙整墙的壁画,东部教会的圆形穹顶。东正教的穹顶,就是让你在走进的时候,你抬头看耶稣基督就在上方,他好像就看着我们,无论你在外边经历了怎样的纷繁复杂,一旦进入到神的同在的圣所,把那些都放下。
改教家与视觉艺术
欧洲的15、16世纪,南方文艺复,如意大利、法国,北方进行宗教改革。改教家们反对教堂太过华丽。加尔文也说教堂里最好的装饰就是神的道。我们现在想的这不是视觉的错,教堂当然可以最美的献给神,一点错都没有,但是不能只有临在的道,要有宣讲的道。有些激进的改教者在一些地区再次的销毁圣象,打碎花窗。
我们来看一下改教家们,他们都是对视觉艺术的看法。马丁路德对视觉艺术不反对,马丁路德的改教完美地结合了当时的大众传媒。那个时候印刷术已经起来了,重要的宣传小册子,都在用版画的这种方式印刷传播。马丁路德很好地使用了视觉艺术和大众传媒来宣扬自己的改教思想。最有名的艺术家丢勒也是一个版画艺术家,启示录版画和祷告的手是我们教会的弟兄姊妹特别喜欢用的图像。丢勒从艺术家的角度回应了改教家。虽然马丁路德和丢勒没有见过,但是丢勒说如果上帝能让我亲自见到马丁路德,我一定会把他铭刻在铜板上,作为对这位帮我战胜了巨大恐惧的基督徒的永恒纪念。一个艺术家如此对一个神学家对自己灵性的帮助这么样的认可。现在如果艺术家有像马丁路德一样的属灵指导,我们可以想象能够再一次的开出视觉艺术之花。
加尔文不反对视觉艺术。艺术作品的必须是用来彰显上帝的荣光,促进上帝与人的沟通。创作应该节制,题材是神的创造。对教堂最好的装饰就是上帝的箴言。在敬拜仪式上不再有那种丰富的色彩,不再有符号象征体系,让位于黑白灰。受加尔文影响比较大的艺术家最有名的就是伦伯朗。我们基督徒认可基督教艺术家也是艺术界认可的大师。我用了他的4张图,他比较喜欢画人物,表达人物内心的状况。浪子回头;耶利米在哀叹耶路撒冷;拔示巴收到大卫的信的时候那种挣扎,这跟伦伯朗自己生活的经验是相关的;西面抱着耶稣,我已经看到你的救恩,你可以放你的仆人安然去世了,这个是伦伯朗将要去世的时候所画的。我们能够感受到,虽然他的这一生经历了起起伏伏,苦难还是多于享受的,他最后是安息在神的救恩里面了。伦伯朗可以说是信仰群体里我们比较公认的最后一位大师。
18-19世纪,视觉艺术的中心转到了法国,法国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改教,又是一个启蒙思想的中心。这些艺术家被伏尔泰、卢梭影响。现代艺术高峰时期是1800-1970年,是不是视觉艺术和信仰群体分道扬镳了?在《现代艺术和文化生活》里作者肯定地说不是。表面看起来视觉艺术和基督教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不明显,至少在大多数现代历史中不是这样。如果读现代的艺术史,艺术史学家们肯定不会去追溯艺术家在信仰里的挣扎和思考,他会说要彰显人的主权。这本书就是在深挖,看起来是这样,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现代艺术影响力可以说最大的画家叫德拉克洛瓦,他的《自由引导人民》画的是法国七月革命,代表现代精神自由、平等、博爱。德拉克洛瓦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基督徒,依然在他一生里画了10%的信仰绘画。《加利利海上的基督》就是德拉克洛瓦所画的,耶稣带着门徒在加利利的海上,海上起了风浪。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艺术家对大场面场景还有情绪的表现力。他视觉的力量力度是传递出来的。门徒们在狂风巨浪里就呼喊主,你不管我们,我们要死了,可是耶稣就是这种安详平静。德拉克洛瓦自己也承认,宗教是给人们想象,同时又给予人们最深层次的意识。他是大画家,很多教会请他去画壁画,有钱赚当然去了,在教会度过的时光,他认为受益匪浅。他说在弥撒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的心是真的是感受到那种超越性,我的创作比平时要快2-3倍。无论德拉克洛瓦是否深信敬拜仪式传递了神的同在,他都感觉到这些仪式作为通往超验之门的重要性。
艺术群体里依然有跟随耶稣的,用他们的绘画,用比较现代的绘画方法表达信仰的人。比如这一位莫里斯德尼,他被两个群体都非常认可。他既恢复了法国神圣艺术,做了很多现代性的尝试。他也被艺术家群体接受,如立体主义野兽派和抽象主义,认为他的艺术理论是作为自己创作的基石。阵营里还是有我们的人的。他做了很多的尝试,也影响了后面很多的画家。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呢?我们怎么都不认识这些人呢?
主要因为19-20世纪,神学有自由主义的倾向,作为对自由主义的回应,基要主义的文化分离态度。引用任志强的话:从20世纪中期以来,在历史的机遇和神学渊源等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下,华人基督新教的主流,长期拥抱着基要主义色彩极为浓厚的保守信仰气质。以抗拒怀疑和抽离的态度看待文化,尼布尔在基督与文化里的“对抗文化”。1950年代有一些神学家重新研究基督和文化的关系。
20世纪,基要主义的反思。我们看一看本身就在基要主义信仰里边的神学家的反思。薛华,相信很多弟兄姊妹读过他的《前车可鉴》,也是知道薛华的。薛华早期是一个坚定的基要主义成员。逐渐从主流文化中撤退出来,形成自己的亚文化群体。1940年代后期,正式移居欧洲,以瑞士为基地开展宣教事工。欧洲没有基要主义群体,主流基督教也提倡信仰与时代精神的对话,薛华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开始突破基要主义的封闭神学,试图从更大的视角来理解基督教信仰。重视基督教与时代精神、艺术文化的关系。第二个是Philip Graham Ryken写的《Art for Gods Sake》,只有英文版。
艺术家创作实践
从艺术家本身创作实践的角度来看,是怎么样通过作品互动的。艺术可以用来表达真理。我们可能用语言来传递传达真道,同样可以用艺术的形式。文字可能是倾向于理性逻辑性的,艺术是有感性的,它是靠渲染的气氛去感动人感化人。这幅伊森海姆祭坛画(局部),很完整的来传讲了福音。画的右下角是施洗约翰,施洗约翰怎么会在耶稣受难的现场呢?在脚下有一只羔羊,在圣经当中也有这样说,他指着耶稣做这样的见证,就是神的羔羊。一些会众来到祭坛画面前,可能有些神职人员为他们讲解,就是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来见证耶稣基督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在十字架上?为什么要救赎我们?我们世人是怎么样犯了罪?
艺术是非常有感染力的。安吉利科的《Annunciation》,可以看到玛利亚当听到说她要有圣灵怀孕,让她生子,起名叫耶稣的时候,她那种怀疑的眼神。拉菲尔画的《The Deposition》,将耶稣从十字架上放下来的一幅画面,可以看到玛利亚已经哭得都晕过去了,这样一个忧伤的状态,还有旁边的使女也是流泪的状况。营造得这样的一个气氛,就把我们带到耶稣基督受难的现场。
艺术家的信仰与艺术表达
艺术家的信仰和艺术表达关联性是非常紧密的。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我特别圈出来上帝的形象。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可能你会感受到上帝很严厉很严肃,甚至很生气。在米开朗琪罗晚期,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形象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下面就来分享一下米开朗琪罗艺术转变的一个历程。
我们知道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发源地,承载麦第奇家族的荣光,凝聚人类历史熠熠生辉的艺术珍宝,这是时代背景。米开朗琪罗很有艺术的天分,被麦第奇家族、教皇役使,以表现麦第奇家族及教皇的光荣。米开朗琪罗早期作品所显露出来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跟争取自由--市民自由、艺术家的自由相关。所以米开朗琪罗这个时期的作品里上帝的形象带着这种严厉。西斯廷礼拜堂天顶壁画《创世纪》中,米开朗琪罗呈现出的上帝是严厉而不近人情的暴君。
雕塑作品《米涅瓦的基督》,基督的造型我们可以看到是一个很健美的人体,肌肉非常的发达。雕塑《大卫》也是这样。英雄式反抗精神。我们透过他的作品来看他心灵深处的信仰。他对于神的认识就是这种严厉没有慈爱的。就是因为他要挣脱教皇和麦第奇家族的权势,想拥有心灵的自由,艺术家创作的自由。
可是他一直的在这种挣扎的边缘。同时我们通过一些书信了解他的生平,也会看到他终身未婚,他拼命地工作也不能满足他的家人对金钱,成为贵族阶级的希望。从家里根本没有办法满足他所需要的爱。在他《最后的审判》这幅作品当中,可以看到他在信仰当中的一个挣扎。这幅祭坛画带着非常严厉的审判意识。将自己的心灵危机呈现出来,他的绝望,他的痛苦。在这段时间,他从自由抗争的心态开始转变到对死亡对审判的畏惧。在这个画面中间,基督是以一个挥手的形象出现,仿佛善者恶者就在他挥手之间有了一个明显的区别。甚至米开朗琪罗将自己描绘成了一个圣徒手中被剥下的一幅皮囊的形象。他在这个阶段怀疑自己在最后的审判的时候,是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天国的。这也是他自我的一个审判。
在他属灵生命跌入一个谷底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一个生命的转变。他认识了一位婚姻并不幸福的修女科隆娜。在一些书信当中分享了很多关于她对上帝的热爱,包括她的一些属灵追求,将大量的爱浇灌在米特朗基罗的身上。她把米开朗琪罗带到了与上帝亲密的灵交当中,米开朗琪罗的精神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安慰。神借着科隆娜,让米开朗琪罗用心灵之眼看见了上帝之爱。在信仰当中,他将上帝的形象从愤怒转为基督为世人而死的慈爱形象。科隆娜为米开朗琪罗重开了信仰之门,也让他明白了上帝的慈爱是透过基督来呈现的。这也是基督信仰当中最深刻的,就是基督为软弱的世人承担了苦和罪,也彰显了上帝丰富的慈爱。
从此以后米开朗琪罗就开始了新的生命,他将自己完全地摆放在上帝的面前。在他最后的作品当中,在1564年《隆达尼尼的圣殇》上,可以看到耶稣的双腿表现出被放弃的身体的沉重,同时也体现了米开朗琪罗艺术逻辑的转变。这个阶段他已经完全不在意形式,而只是着重表现那种哀伤。这是我们透过米开朗琪罗整个生命的转变。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艺术家。我们都很熟悉凡·高的这一幅《星月夜》,它已经是这个时代重要的文化符号。凡·高在最后的几个月里,一直画了很多星夜。他说因为我需要它,那我只能是晚上出去画星星,仰望星空。
凡·高的一生其实一直在信仰的里边挣扎,这是他早年画的《吃土豆的人》。凡·高出生在荷兰的一个新教牧师的家庭,他家里信仰是非常纯正的。父亲是牧师,在小镇上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也是很有权威的人士,算是中产阶级的家庭。凡·高是比较个性、比较执拗、也比较暴躁的人,艺术家好多都是这种好像让人觉得有点不太容易接近。凡·高有那种基督的牺牲的浪漫主义精神。他考神学院,但是那时候神学院都考很多理论的知识。他备考了一段时间,考不上,他就自己跑到最苦的矿区去服侍,他就觉得我要像耶稣一样,我要去最苦难的人那里。他在矿区的服侍不是非常的顺利,一来他是中产阶级出身,在语言沟通各方面上还是比较有知识分子的做派的,旷工不太接受他。最重要的是属灵长辈们不太接受他,觉得这毛头小子就一脑子的热情,光给我们找麻烦。梵高就不讨好。他其实写了很多信给他弟弟,这些人的生活非常的苦,随时都面临死亡,而真正能够救赎他们,给他们带来心灵慰藉的只有耶稣基督的救赎。他画了这一幅《吃土豆的人》开始自然是在艺术界无人问津的。因为那个时候大部分艺术家主要把眼光还是放在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的。你画着黑乎乎的一群穷人围在这吃土豆,谁来看呢?他后来很多的画都是在画这些普通人,他自己一生也是经历这种穷困。
有一段时间凡·高是和当时同样很重要的艺术家高更在一起绘画,在法国的南部。他们到了法国南部的农村,当地正经历着天主教的属灵复兴,他们都被当地的信徒的质朴的情怀打动,所以他们同时创作了这样的画。我也请大家看这两幅画有什么相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画家在信仰上的一些对话。左边这幅是高更所画的《布道后的幻象》,右边这幅是凡·高所画的《播种者》。他们相同之处,他们都用了一棵树,从右下到左上,把画面分割成两部分。对他们来讲的话,下面的部分都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真实的世界。上面这个部分就是所谓的超验的世界,或者说是属灵的国度。这是画家常用的一种隐喻的手法,在画面的不同的部分来表达不同的空间。高更所表达的是,当这些虔诚的妇女听完右边牧师的讲道,那天讲的应该是雅各和天使摔跤。当他们非常虔诚的去祷告的时候,他们就能够在异象里看到雅各和天使摔跤。所以高更更在意的是信徒在信仰里面的一种情感体验,他觉得这个东西是不是客观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情感。但是在凡·高看来不是这样的,所以凡·高用同样的一个构图去跟高更做一个信仰对话。对凡·高来讲,一个信仰的主观,你自己的主观感受固然重要,但那不是信仰的核心。信仰的核心是什么?信仰的核心是这位撒种人真真正正地来到了属于现世的这一个领域。他的脚是踏在这一片土地上,而他脚踏在的是紫色黄色,就是还是有一些很丰富很多才很有希望的土地上。而他后边的太阳升起,让撒种人看起来就像以前天主教的圣人。这个不言而喻了,他是在讲述耶稣基督道成了肉身来到这个世界,这才是信仰最重要的地方。他真正来过,他来这里,像撒种人一样去播撒天国的道。撒种人其实也不是梵高原创的,19世纪信仰非常纯正的画家米勒所画的撒种人,凡·高是非常喜欢撒种人的异象的,他一生画了30多幅撒种人。
我们看到凡·高,在自己生活很不如意,很孤独,已经远离群体的时候,依然用自己的绘画在表达自己。这样子的表达已经完全就是自我地表达了,不是什么功能性的了。梵高要用色彩来表达他的情感和热情。
其实凡·高在信仰里是有很大的挣扎的,他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非常需要爱,特别需要陪伴。但是他一生中一直陪伴他的只有他的弟弟。在1885年,凡·高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凡·高画了这一幅他家乡的墓园的一个老教堂的画《怒能的旧教堂塔楼》。他给他弟弟写的信,就说他看到这个遗址的时候,好像也看到了一个宗教是怎样地没落。无限延伸的墓地“大海的地平线”--人类的死亡。宗教仪式和教义结构--废弃的教堂建筑。这个是他信仰最大的挣扎。
我们就来到了凡·高最后的时候,我们刚开始说的《星月夜》。我们看到星夜前面有一棵巨大的黑色的柏树,这个象征着死亡,死亡直接指向神秘的夜空,还有这些星星。黑柏树后面我们看到了一个教堂,这个教堂的玻璃都是黑的,而且跟黑柏树比起来又显得是这么的渺小,好像存在感不强。他还是在表达,就像他信里写的,我需要TA,所以我在晚上出去画星星。我们能感受到他的那种需要,他的那种孤独。所以他一直在说,我有一种对某种高度东西的信念。我喜欢雨果所说的宗教过去,上帝留下。所以对他来讲,神基督能在他心中,但是他又知道所有宗教的结构不足以去承托他的这些思考,他的挣扎和他的情感。因为凡·高确实,后边有专家分析他是有双向情感障碍的。
其实挺可惜的,从伦伯朗开始到米开朗琪罗到凡·高,其实艺术家都不是很容易,确实是有一些难搞的。他们却是最敏感的一群人,也是灵里最需要的一群人。
给大家分享一个片子。凡·高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了。年轻人一直都非常喜欢凡·高,每十年都会有一个大型的纪念凡·高的文化街商业街。2016年,有100多位画家,花了很长的时间,画了20000多幅油画去纪念凡·高。这个片子叫《至爱梵高》。他不是信仰群体,但就是这些人,通过视觉去表达出对人的这种感受。我们可以看一看,我们信仰群体能不能用基督的爱去这么爱一个人。
视觉艺术如何影响人
我们就着凡·高的话题一直往下看,视觉艺术是如何来影响人的。凡·高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和社会的一些关系的符号了。你在淘宝上查,你可以看到很多,只要是一个平面的东西都可以印上他的画。这是荷兰的凡·高博物馆,他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视觉艺术本身在现代的社会里,它就是这样的一个传递的过程,就是非常有冲击力的视觉艺术一定会被符号化,然后进入到流行文化,然后变成一个大众传媒,然后通过大众传媒,我们现在的手机、网络、视频,所有这些就成为大众心中的图像。可能对于我们这一代,或者说再晚一点那一代的人,凡·高都有点过于老派了。大家心中非常熟悉的形象是这些,因为他们都创造了非常好的一个视觉的东西,然后有很好的故事,然后被符号化,进入到流行文化,用非常时髦的方式在传递,然后他们就成为大众心中的图像。你是没法去跟孩子说,你不能看这些,你得给我记住老师讲的东西,没有办法。这个就是人接受一个东西的时候很自然的状态。
我们最后总结一下,信仰群体有几个在视觉的问题。一是我们在视觉的传承上是断代的。我们其实读不懂,真正在信仰里有挣扎,有思考,也通过视觉艺术来表达出来的那些大师作品,发现差得很远。我们的属灵审美是很差的。我们说圣徒相通,我们应该重新与历代的信徒,就是这些在视觉上非常有天赋,也有作品的大师们,我们应该跟他们在视觉的艺术里有一个相通,让我们把这个代替传承搞下去。二是我们现在的空间太小,土壤太干。我们的信仰群体对视觉使用还是在一个非常功利化的层面,你给我配张好看的图,看图说话的这种状态。我们觉得需要更多的讲座,更多的体验,更多的展览,让更多的基督徒从信仰的角度懂艺术。最后是我们需要那种基于纯正信仰的作品,真正能够影响,既在信仰群体里,又在整个艺术界被公认为世界级的大师。这就需要我们教会去鼓励支持创作,尤其是对青年人,他们在多媒体领域创作,现在所流行的动画漫画,各种视觉的新的载体。
神学美学家呼唤教会创作美
林鸿信:特别在美的学习表现上有没有什么样的期待?
彭盛有:我们说黄金10年,假设100岁里面,现在20年到30年。2020 -2030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好像100岁的老人家有这个非常青春勃发的一个年代,所以我们叫做黄金10年,我们充满期待。在这10年当中,从神学美学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美占据非常关键地位的原因在于我最近看了一本书,韩炳哲的《倦怠社会》,他提到美里面所具有的重要元素,美是一种看见,美是一种凝视的操练。我们这个社会、教会,我们作为基督徒,我们怎么样展现生命,事实上我们很需要对于基督的荣美的凝视的操练。他提到现代人特别是倦怠社会,我们太忙碌,太仓促,太倦怠,太无感,他甚至用无聊来形容。我们缺乏了一种凝视或者是看见甚至倾听的那个才能。当我们少了这种倾听的能力或者才能的时候,我们就失落了,失去了倾听的社群。他认为到最后我们整个现在建立的文明社会是非常可能走向野蛮的状态。我觉得读到这些话的时候,给我很大的提醒。我觉得黄金10年,未来的10年,美是一个很需要被唤醒的意识。美很需要在教会里面不断地透过我们的表达,我们的沟通,我们的对话,甚至艺术创作,我们的音乐、戏剧等等,以至于我们的生活不仅在创作层面,艺术层面以及我们的生命见证,我觉得我们要不断地来展现出到底上帝透过我们这些教会基督徒的生命,展现那个美,能够产生多么大的影响力。现在我们看见这个社会里面这样的张力,这样的对立,那样的分化的一个氛围里面,自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很多时候它不仅只是美,是一个孤立独立的话题。我觉得美也把整个伦理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甚至政治管理的问题,个人自由,具有温度的领导,专制统治,鸿沟怎么样来弥补,怎么样有一个平台来对话。我发现历世历代美占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位跟角色。我会希望看见,未来我们基督徒教会在这一块可以更多琢磨,更多努力,更多创作好的剧本,好的文学,好的诗歌可以影响这个世代。
互动环节
问:对于小白来说,怎么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
答:我觉得并不一定我们每个人都去画来提高我们的艺术审美。我们可以去欣赏。我们做事情说话其实都需要用福音来更新我们。可能我平时说话的时候,一句话不用思想就出去了。这句话说出去的时候,就会是非常美,不会去伤人,带着爱的这样的方式。首先让我们去欣赏,欣赏我们想要了解的人,欣赏我们的关系,欣赏我们不同的想要去了解的事情,带着从我们内里发出的那种爱的心来看待。可能审美就会提高。我们可以去读一些,去看一些,欣赏一些艺术史上已经有了的大家公认的,就像刚才我们讲过的米开朗琪罗、伦伯朗等人的作品,可以去慢慢地体会。哪怕就是一两幅画,我们去感受他是怎么用视觉的语言,构图、笔法、色彩、光线这些都是可以。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艺术史的书,去了解这些。
问:可能在我们不信主的时候,但是我们看到一些视觉的图像,就已经能够认出来。怎么解释这个现象。
答:虽然我们不信,但实际上现代的文化里边,视觉是很奇妙的。其实捕捉到很多东西,在你的记忆里,你是下意识的。在文化里面给我们传递出来了这些其实已经加工了。另外我会觉得,其实神是我们每一个人最深处的记忆,我觉得从视觉上有一些东西还是可以点亮我们的。我觉得是视觉一个很直接的效果。我发现有一些小朋友他们很小的时候,可能在幼儿园无意中接触到一些圣经故事的绘本,他就有这种感受,他就知道,你都不知道他从哪知道的。
问: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是如何体现基督信仰的?
答:如果他本身不是一个基督徒,他没有想用他的作品荣耀神见证神,从主观上他不想体现。现代艺术有一个特点,包括后现代艺术,戳中了社会的很多现实的问题,而这些现实的问题其实我们知道,耶稣基督他来到这个世界所担负的人的罪的部分。彭盛有老师有讲这个问题,我们先不要去批判他们,他们去提出来的那些问题,正是我们信仰的一个了解,我们可以跟这些现代和后现代艺术去做一个对话。
问:如何看懂教堂里的艺术?如彩玻璃。
答:视觉艺术也是一个传承。就好像读中国的诗,它里边很多的隐喻、用词,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你可能从苏东坡到李白那,从李白到陶渊明那,从陶渊明又到屈原那里,视觉艺术也有这种传承的关系。彩玻璃上的这些,一来有一些圣经的故事,我们可能通过一些细节可以看出来。另外他用的一些颜色,实际上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但是这个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因为视觉艺术它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或者说传承很久的门类。如果真的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本书看,对一两幅最经典的彩玻璃的描绘,细细地看,细细地品味。在一些建筑类的书上也会有对教堂彩玻璃的一些介绍,很多是天主教的一些圣徒的故事,还有一些圣经的故事,可能有不同的分类。
问:我们基督徒如何看待艺术当中出现裸体呢?我自己有点不自在,我自己会觉得不太舒服。圣经教导不可奸淫,这些裸体不会让基督徒有试探或跌倒的可能性吗?
答:从艺术的角度,神创造人,所有的都是美善的,人的身体也是非常美的。艺术可能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这样的美。主要是看动机。欣赏美的角度还是情欲的角度。
问:不是动机,是在公共场合有裸体感觉不太好。
答:在裸体这件事情上也一直都是非常有争议,也包括雕塑《大卫》,最初教皇他们都是不接受大卫的裸体,他们用金做的无花果树叶子把它遮盖,到最后把叶子解除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确实是存在很多的争议性,以后慢慢地再来探讨。
问:大众媒体,如抖音,15秒的短视频,就好像精神鸦片一样,作为基督徒,对这种大众媒体,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
答:对短视频的认识。现在有这样的一个短视频的平台,更多的是一些吸引人的,搞笑的,很无聊的信息,商业上的一些东西。平台可能是很中性的,但是需要基督徒去回应这样的一个平台。我觉得我们应该也来做这样的平台,也需要在这种短视频上影响这些年轻人。不同年龄层我们应该都是要有所回应的。既然他们这个平台上可能放一些呃很搞笑很无聊的东西。我们也可以把一些不是很直直的传福音的信息制作得比较精良一些,我相信不仅是祝福基督徒,也会对大众有影响的。肯定不容易。
问:您刚才分享了很多西方的艺术家,他们对美,包括真和善的追求。通过油画或者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的这部分,比如说山水画、书法。中国古代的先贤想去追求这种美,但是他们可能对信仰没有认识。没有这种从启示而来的,但是或许他们有从自然来的,有启示神学和自然神学。他们心中的神造人的良知所产生的美的表现,在中国文化的底色下是怎么体现的?
答:中国是审美很高的国家,西方就算是艺术跑了那么多年,他们在20世纪的时候都承认中国的山水艺术,尤其是写意的那种已经跑到了他们的艺术的前面了。是可以通过形式、气质特有的情绪、氛围来表达我们的信仰的。我们的信仰可以涵盖人的精神领域的任何方面,包括中国文人在绘画里边精神上的追求。
问:我是一名做福音类自媒体的视觉设计师。我的困惑是,在多种审美的今天,会为了迎合大众去选择符合大众审美的视觉设计,而缺少了很多的深度,几乎很难从视觉设计体现信仰的深度。
答:美国有一个动画的群体,他们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做的是非常成功的。他们在用动画的形式,有世界上很棒的动画师,也邀请了神学家和圣经学者去做各主题的圣经神学,或者说是一卷书的分享。我们很多神学院的老师都在给我们看他们的动画。你的困扰也是我们的困扰。有的时候视觉要的就是直接,我们都知道这样去设计就会抓人的眼球,可是我们又明明知道这个视觉的素材其实没有什么深度,这个是我们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信仰群体在视觉上是断档的。我能给出的建议包括是我们自己的探讨。我们也可以去看一看有一些大众的审美,我们可以做一些更深的神学对话。为什么那样子的图像这么吸引人,包括哆啦A梦,精灵宝可梦的皮卡丘。现在国外的神学院都有这种神学和大众文化的课。他们分析漫画人物,分析这些流行的文化,可以发现现代人深层的精神需求。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些神学更深的对话。然后我们看能不能把这些大众审美的东西转化过来。但是这个不是一个人能做得了的,需要一群人。
问:如果想要创作,想要传达信仰的视觉艺术,除了圣经学习以外,平时应该怎么积累?
答:一方面我们提升自己的专业的水平,绘画技术、电脑技术、动画技术的掌握程度。同时我们还要带着一个祷告的心,传达信仰信息,其实是需要圣灵来引领我们进行什么类型的创作的。
祷告:
爱我们的天父,主我向您献上满心的感谢,赞美您保守我们今天能够跟大家有这样的一个连接,也借着我们所分享的信息。虽然大家可能并不会并不能够完全地理解,完全的明白,也求主能够赐给我们智慧,让我们将各样的疑虑都存在心里反复思想。我们也愿意借着这样艺术视觉的方式,在现在的这样的社会重视视觉、重视图像的情境之下,去与社会对话,来回应。求主格外地赐我们智慧,赐我们悟性,也让我们大家能够有很好地连接,也借着彼此的祷告,也让我们借着视觉艺术这样的一个服侍的异象,能够坚定地走下去,也愿意借着这样的方式能够将更多的人带到福音当中。求主继续地赐福保守,求主保守参与今天的研讨会的弟兄姊妹,求你来赐福他们。我们全然地向您交托仰望,我们向您献上满心的感谢与赞美。以上祷告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4-12-21 20:59 , Processed in 0.0719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