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4|回复: 0

因着基督的宝血(提姆·凯勒)

[复制链接]

1556

主题

22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4796
发表于 2023-1-18 17: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着基督的宝血





亲爱的听众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探讨“救赎与复兴”系列——“因着基督的宝血”这个题目。



我们今天探讨的经文是罗马书第3章21至31节。



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地称义。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既是这样,哪里能夸口呢?没有可夸的了!用何法没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吗?不是,乃用信主之法。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难道神只作犹太人的神吗?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吗?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称那受割礼的为义,也要因信称那未受割礼的为义。这样,我们因信废了律法吗?断乎不是!更是坚固律法。





这是神的话语。





一连多个节目,我们都指出圣经是单一的故事,只有一个故事,说明人类在世上出了什么问题,神如何藉着耶稣基督拨乱反正,最后历史的结局何去何从。不仅是这里的第3 章,特别是第24、25和26节,我们看见保罗信息核心中的核心,指向神如何藉着耶稣基督使世界重见光明。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我们就白白地称义,耶稣基督的赎罪祭是因着信藉着祂的宝血成就的。祂显明了祂的义,使人知道祂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





上个节目我们只探讨了“称义”,表明世上所有其他宗教要求你预备称义记录列表,然后将之交给神,可是惟独基督信仰指出,神藉着耶稣基督预备了一个完美的称义记录,并把这记录给予你,你因此获得救恩,不是出于行为表现,而是因信得救,全都是恩典。可是信靠什么?第24和25节告诉我们,这份信靠不同于相信神,而是相信祂的宝血。这份信靠是相信祂的宝血,信靠基督的宝血。





意思是什么呢?这代表什么?这是至为重要的,在神拯救世界的计划中担当重中之重的位置。保罗用了三个词语说明当中的真理,帮助我们明白,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三个词分别是:“救赎”、“挽回祭”和“显明”。第一个是救赎,而挽回祭即是赎罪祭,然后是显明,均出现在24至26三节经文内。这三个词语清楚说明基督宝血的意思。





换句话说,从这段经文我们知道需要什么,就是救赎;祂的作为,即挽回祭;显明对我们又有何意义。我们需要什么,祂成就什么,对我们有何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救赎。我们唯有藉着耶稣基督的救赎才能称义。“救赎”一词明显是译自希腊文,幸好中文这个“救赎”,与希腊原文的背景很接近,对我们了解原文意思很有帮助。即使单单一个“赎”字,其背后含意也是买回来的意思。





赎回意思是通过买卖行为而获得自由的地位。根据这个字的圣经原文,追溯至古时,根本没有什么破产法,没有什么宣布破产这回事,假如你欠的债超出还款能力,你就会失去自由。





你最先会失去土地,变成佃农,不过一般情况下,你也会失去自由,成为奴隶,为债主工作,直至还清债项。很多时长年累月的工作也未能还清欠债,往往到死仍欠债累累。因此,一生的自由都失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看看利末记第25章25节。当时有的人倾家荡产,祸不单行,饥荒连年,或是人为错误,导致欠下巨债,失去自由。利末记第25章25 节说,我们要有一种特别安排,希伯来文将这种安排称为“赎回安排”。





因为当时的人会倾家荡产,成为奴隶,这种奴隶身分意味着欠债累累,所以需要当时人所共知的“赎回安排”。代赎者必须有亲属关系。当时的社会需要赎回者。一个代赎者有三个特点。其中一点是亲属关系。如果一个人欠下巨债,身无分文,代赎者与那奴隶彼此有血缘关系。





其次,这位代赎者不是被迫的,而是出于爱,是慷慨而自愿的。不过第三点,代赎者,即那位赎回者须亲自承担债项,代为还清所有欠款,才可买回亲人,买回兄弟姊妹,买回他们的自由。由于贫穷和欠债时有发生,因此摩西的律法有一条规定是关于至亲代赎者的。





保罗在此说,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救赎,整个人类每一个人都需要救赎。他的意思还稍稍多一层深意。保罗说我们都需要救赎,表示我们都是被奴役的,在属灵上是个奴隶。他的意思是什么?我们需要救赎什么?我们的奴役又是什么?我们至少要牢记两件事,才能明白基督的宝血真正的意义。我们需要救赎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被罪疚感、羞愧和律法奴役。我们也自觉未达要求,自觉不足,充满罪疚,深受这些感觉奴役。





我想在此略为深入一点。为什么世界各地许多传统文化皆充满羞愧和罪疚?换句话说,在那些文化里羞愧和罪疚并没有什么问题。在那些文化里,羞愧和罪疚反而推动你勤奋工作,那些文化将羞愧和罪疚加诸每个人身上,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这样各人才能好好工作。





自我主义的文化认为羞愧和罪疚是要不得的。这些文化主张人要追寻自己的理想生活,不要按照别人的标准而活,而是自行决定是非对错。这样的文化认为羞愧和罪疚只属于老一辈所谓的神经衰弱者。人管不了自己的生命才应该羞愧和罪疚,可是如果自己决定是非对错,便不会为任何事羞愧和罪疚。





伟大的作家法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最为清醒。他在二十世纪是个很前卫的人,但在他的日记里写道:“今天我们的光景充满罪恶,毫无罪疚之心。”纵使充满罪恶,但毫无罪疚之心。我们都明白他的意思,后现代充斥相对主义的文化,人们都说:“真理、道德、是非对错皆是相对的,视乎个人而定。”





我们的文化并不认识罪疚,毫无概念可言,人们巧妙地自我催眠,认为没有是非对错,自己的说话就是真理,然而我们无可否认,我们的确会感到羞愧和罪疚,觉得自己不足,符合不了要求,与应有的标准相去甚远。卡夫卡的意思是说,即使我们不知道何为罪人,毫无概念,但我们会有羞愧和罪疚。尽管我们认为没必要罪疚或羞愧,但事实上我们摆脱不了,某程度说罪疚或羞愧甚至比传统文化更加根深柢固。





因此无数学者、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还有形形色色的观察家和分析专家均发现,虽然自我主义的文化宣称无须罪疚和羞愧,但我们要么是工作狂,要么为仪表着迷,努力在推销自己,证明自己,我们正被重重的焦虑缠绕。我们不称这些焦虑为罪疚,但事实上正是罪疚在奴役人。





这一切背后皆因为想证明自己,重视外表。在传统文化里,我们处处可见罪疚和羞愧,这就像漏油事故,燃油浮在海面,看得见燃油从那里漏出。在自我主义的文化里,我们说服自己认为根本没有罪疚和羞愧,但事实上我们正被这些感受影响,充满焦虑,郁郁不乐。无可否认,我们总是在证明自己,我们都是人类,问题相同,正如卡夫卡所说,我们出了问题。我们被罪疚和羞愧奴役,但这就像海底漏油事故,燃油从海里漏出,根本说不出哪里漏油。





不仅如此,顺便一提,让我给你一个很好的理由,说明为何我们摆脱不了罪疚和羞愧。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安德鲁‧德尔班科(Andrew Delbanco)在他其中一部著作中评论著名作家沃克.柏西(Walker Percy)的小说《废墟之爱》(Love in the Ruins)。书中有一位精神病专家名叫马克斯,他的座右铭是没有罪疚才是快乐之本,能够燃亮人生。他深信作为现代人,应该自行决定是非对错,不应被罪疚奴役,不应被别人的标准困扰你。





他有一位病人名叫汤汉,刚犯了刑事罪行,在了解这位病人时,他大惑不解,因为汤汉说:“我犯了事并不罪疚,但我内心一直不安。”这位精神病专家马克斯于是问:“你既然不感到罪疚,到底什么困扰你呢?”





汤汉说:“困扰我的,就是我不感到罪疚。”精神病专家于是说:“但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你犯事后若没有罪疚,那有什么问题?”汤汉说:“这表示你的生命没有意义。”德尔班科评论这段对话,说:“那位精神病专家不明白他失去的那份罪疚感,正正就是最后的确据证明在他之上存在着更高的主宰。”





德尔班科继续说:“如果由你自行决定是非对错,以致没有了罪疚或羞愧,所有事情变得相对,那么虽然没有了罪疚,却也失去了意义。”因为如果我们之上没有高于我们的真理审判我们,使我们产生罪疚,我们没有追寻那标准,认为根本没有真理,也没有是非对错,这样的话你怎样过活根本没有关系,这就表示所有事情都毫无意义。虽然没有罪疚,但也没有意义。你要知道,世界总有结束的一天,到那时没有人会记起你,这样你的人生是仁爱或残暴根本没有分别。没有罪疚,便也没有意义。





你知道人生是有意义的。我们都知道何为对错,知道有一条生活的法则,因此我们会有罪疚,被罪疚、羞愧和亏欠奴役,这些感受鞭策我们。此外,不仅是律法,罪疚和羞愧,或是更高的标准,我们还需要摆脱圣经所说的假主人,得着赎回和释放。





正如卡夫卡描述罪人的感受,假如我们都认为有必要证明自己,于是将重心投向工作或学业。有些人是出色的学生,一心成为教授,成为学者;有些人投身职场,追寻收入和专业成就;有些人进入恋爱,一心成家立室。如果我们将上述的方向视为人生之本和安全感的来源,那么工作便不再是工作,学校不再是学校,家庭不再是家庭,它们都成了主人。





这些就是奴隶的主人。奴隶主人对人不择手段,当你未如理想,它们就会鞭打你。看,我们常说:“老板就像个主人在奴役我们。”你并不知道真正奴役人的主人是什么模样,告诉你,他们不择手段,可以任意摆布你,当你未如理想便会折磨你。





你怎么知道家庭、事业和学校就是你的主人,或真的只是家庭、事业和学校?答案就在于你无法拒绝它们。它们是奴隶的主人,你营营役役地工作,永无休止。如果你被一段关系奴役,意味你无法拒绝对方,无法抽身。你必须拥有它们,它们成了你的生命之本,安全感的来源,个人身分的证明。赚钱和事业如是,都是同一道理。





工作不单纯是工作,金钱不单纯是金钱,学校不单纯是学校,关系不单纯是关系。它们是奴隶的主人,假如你达不到要求,它们便会折磨你,使你讨厌自己,憎恨自己,它们会把你鞭打得遍体鳞伤。你需要被救赎。你寄望律法来救赎你,律法却来奴役你,结果你被罪疚和羞愧奴役。你寄望设立的假主人来救赎你,遮掩羞愧之心,隐去我们未达理想这样的感受,当然事与愿违。因此我们需要真正的救赎。





耶稣基督做了什么?第二个词是“挽回祭”。祂成就了挽回祭。补充一句,我与你探讨了救赎的意思,神想拯救你,将你从假的主人救赎回来,免去你被罪疚和羞愧奴役。现代的文化里,所有人都喜欢这些道理。这是第一点,不管你是谁,你都会喜欢的。你喜欢第一点。





可是第二点你大概会讨厌,因为第二点我想指出,神带来救赎的方式是设立耶稣作赎罪祭。虽然是三个词,但实质上都是从同一个希腊文翻译出来的,意思就是和合本的“挽回祭”。挽回祭是一个古老的文字,意思是离开忿怒。挽回祭意思就是离开忿怒,平息或抚平怒气。挽回祭意思是主付上重担审判自己,包含三点:还债、公义和主自己。





现代的人常常不能接受十字架的教导。让我详细探讨挽回祭所包含的三个意思,以这个次序述说。首先,这全是关于公义和忿怒。神的忿怒是针对不公义和罪恶的,因此耶稣才会受死,显明公义,成就公义,处理公义的问题。神是不能白白宽恕人的。





祂不能简单地视而不见。从这段经文你可看到公义的问题必须处理。神忿怒,因为祂无法接受最小的过犯、邪恶和罪衍。这不是情绪上的偏执。然而,我们都不大喜欢认为神会发怒,人们总是说:“我们不要强调神的忿怒和公义,应该强调神的慈爱和良善。”这表明你根本不了解内心的世界。你不能将忿怒和公义与慈爱和良善对立起来,事实上是因为慈爱和良善才使你对不公义的事情忿忿不平。





多年前有一位基督徒女士写了一篇文章探讨这课题,她的心情七上八下,不肯定神是否会发怒,不确定神是一位为公义发怒的神。接着她回忆起亲眼看着两个所爱的人沉沦毒海,他们都是大有可为的人。她说:“我忿怒极了,很想把他们打醒。当时我对他们说:‘你们看到么?你们可知正在自毁前路?每次见到你们,便觉越来越不成样子。你们可知道为身边的人带来多大伤害?’”





她接着说:“真爱坚决拒绝无情的幻象、谎言和罪恶。我体会到忿怒和爱无可分割。如果像我这样一个有许多缺点而又自我的妇女,也能因着爱他们而经历如此疼痛和忿怒,圣洁无瑕的神造他们,对他们的爱和忿怒要比我何其的多?忿怒不是与爱对立,厌恶才是,而厌恶到最后便是不再在乎。”





她的意思相当简单。因为神充满慈爱和良善,眼见祂创造的人类被罪恶摧残,世界被罪恶弄得不成样子,祂深爱人类和世界,为此极度痛恨罪恶。祂如果没有慈爱和良善,便会满不在意。因此,爱得越深,越容易忿怒,眼见罪恶和过犯在伤害你所爱的人,很自然会对罪恶和过犯大发雷霆。由此看来,将慈爱和公义对立起来是很不智的。这是第一个意思。因此,挽回祭的意思是公义必须得以彰显,与慈爱并不对立。





好了,到了第二个意思。挽回祭的第二个层面是耶稣基督的宝血向公义付了赎价。当有人得罪你,对你造成很大伤害,可做的只有两件事情,同样会使人带来痛苦。如果有人得罪你,伤害了你,他们夺去你的快乐、名誉、金钱或其他东西,你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设法报复,以牙还牙。





报复开始时令人痛快。机关算尽,耗费许多心血,想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手段,想方设法令对方受伤,夺去他们的快乐。你于是终日留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他们伤害你,你反过来还以颜色,要他们受相同的苦,甚至更多。报复后,债项便像放下了,他们不再欠你?因为你以牙还牙了。





可是中间有个问题。有人得罪你,你还以颜色,令他们受苦,罪恶才是真正的大赢家。它的计谋是怎样的呢?首先,你的心越来越刚硬,性格变得冷漠,对人不再信任,性情日趋冷酷,可以干起泯灭人性的事。你从前觉得违背公义的,现在明知故犯,你还会再犯一次,而且更快更狠。





罪恶得胜了,不仅使你的心刚硬,更驱使你作恶犯罪。你要是以牙还牙,要使得罪你的人受苦,他们便永远也见不到真理了,无法看见自己的过犯。他们只会以牙还牙,你不仁我不义,于是向你采取报复,这以后你再度掀起复仇大计。结果怨怨相报没完没了,往往越来越多人卷入纷争,罪恶大获全胜。





这样的话,我们如何既令得罪你的人受惩罚,偿还罪债,又使罪恶一败涂地?答案是宽恕,然后是我们承担损失,你可知是什么意思?我们承担声誉的损失,金钱的损失,我们甘愿失去这些东西,甘愿受苦。唯有这样,那个有可能出现的作恶者将永远无法成形,你能保守一颗温柔的心,而不是刚硬的心。





唯有这样罪恶才不会得胜。你可明白发生何事?当有人得罪你,只有两种情况发生,罪债要么由他们承担,要么由你承担。他们得罪了你,罪债要么由他们承担,要么由你承担。这是唯一解决方法。罪债不能随便一笔勾销,必须有人经历受苦来偿还。





等一等!即使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也曾体会当有人犯了过错,罪债不能随便抹掉,必须有人受苦承担。这是欠公义的债,你不能随便一笔勾销。欠了公义的债,必须有人受苦承担。





希望你能从人的角度明白这个道理,正如那篇文章的作者所说:“我们是有许多缺点而自我的罪人。”虽然神是绝对慈爱,但要是随便把摧毁人类和世界的罪抹去,怎可能符合祂本身绝对的公义?祂不能这样做,但祂爱我们,很想宽恕我们,结果祂在十字架上做了什么?我们要宽恕某个人的罪,也应该替他承担罪债,而耶稣基督便是这样代我们走上十架。祂在偿还公义的罪债,满足祂的公义要求。





接着到了挽回祭的最后部分。有些人拒绝认为神会发怒,要是这样的话,你便没有一位爱你的神。有些人说:“我讨厌这种想法,什么罪就像欠债一样必须要偿还,为何神不能就此一笔勾销?”我想对这些人说,人若得罪了你,你也无法轻易一笔勾销。另有些人说:“我真的很讨厌什么血的献祭,神竟然要流血来平息怒火。”





你可能觉得这些真理很怕人,好像原始部落。记得在求学阶段,我读过荷马的史诗。希腊的将军阿伽门农(Agamemnon)将船驶错了方向到了希腊神话里的阿蒂蜜丝(Artemis)那里,但她不肯刮风把他们送去特洛伊。眼见军队无法到达目的地,阿伽门农为了平息阿蒂蜜丝的怒气,他于是拿亲生女儿来献祭。阿蒂蜜丝见了,觉得阿伽门农真的尊敬她,于是给予他们吹风,送他们离开。你大概会说:“他们的做法很原始野蛮,十分可怕!感恩这样的宗教已经在世上绝迹,至少我再没听闻。”





保罗在这里重提这样的献祭!神要平息怒火,平息嫉妒和烈怒,神要祂的儿子受死,多么令人震惊。可是你忘了,经文指出是“神设立耶稣”,你在第25节可看到?





三位一体的真理确是超乎人的理解,圣父、圣子、圣灵是独一真神的三个位格,一位神有三个位格。我明白这很奥妙,然而这个真理此时大派用场,因为在十字架上,神道成肉身,以耶稣基督的样式受苦。神并非要追讨你的血,追讨你儿女的血,祂流的是自己的血。这跟异教信仰天渊之别,与野蛮部落天差地别,真理是截然不同的,根本就不可混为一谈!





耶稣基督替我们的罪作挽回祭,因此我们得蒙救赎。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看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耶稣基督的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赎罪,救赎我们,这真的十分奇妙,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挽回祭是合法的赎回,也是公开的显明。显明这个词一再重复,意思是公开宣告。换句话说,十字架不是纯粹要更新我们的身分,还要更新我们的心。神不仅要藉着合法的赎回更新我们的身分,还要显明神的角色,藉此更新我们的心。





神的角色是什么?祂既是审判者,又使信祂的人称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你想内心得到更新么?首先留心聆听。在旧约里,赎回者的原则可在利末记第25章25节找到,赎回者或代赎者是有血缘关系的至近亲属,出于爱甘愿亲自承担债项。旧约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路德记里可找到旧约里最好的赎回者,最伟大的代赎者。





路德记很触动人,十分窝心。路德是摩押人,并非犹太人,并非以色列人。她住在另一个国家摩押,那里有一个犹太移民家庭。这个家庭有一对魁梧的年轻男士,路德爱上了其中一个,两人结为夫妇。





可惜一场温疫袭来,这个家庭几乎所有人都死去,留下路德和另一个寡妇俄珥巴,还有她们的岳母内奥米。内奥米大概对路德这样说:“我想回家,回去以色列。我在这里一无所有,虽然在以色列也是一无所有,但至少有一些亲人,我想回去家乡。”路得在这里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路得记第1 章16 节很出名,路德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结果路德陪伴内奥米与俄珥巴分道扬镳,可是当时的以色列也很困难,比摩押好不了多少。虽然内奥米的家庭拥有一些土地,但由于欠债累累,不得不变卖产业。对于当时的农业社会,寡妇等于完全没有财政支撑,朝不保夕。她们随时会饿死。路德于是出去捡拾落穗,两人才不致活活饿死。路德于是出去捡拾麦穗,这是穷人唯一的希望。





这些穷人走到田里,在收割的人身后拾取麦穗。可惜路德是个摩押人,她是个外邦的年轻女子,她这样抛头露面相当危险,很容易会遭人欺凌。





她为了内奥米鼓起勇气,走到外面,开始在田间拾取麦穗。她走到波阿斯的田里,波阿斯看见了她,对她很仁慈。他走到路德跟前,对她说:“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我们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其他族群的妇女多么冷漠无情。波阿斯的意思是说:“我已经吩咐仆人不可欺负你。听我说,不要往别人田里拾取麦穗,也不要离开这里,因为你在别处可能会惹上麻烦。这里欢迎你,你只管每天来吧。”





路德于是高高兴兴地拾取麦穗,回到家里告诉内奥米。内奥米大概对她说:“你是说波阿斯?那块田的主人就是波阿斯?那是我们本族的人,是一个至近的亲属。”路德于是决心实行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一天晚上波阿斯在场上簸大麦,吃喝完了,心里欢畅,就去睡在麦堆旁边。路得便悄悄地来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到了夜半,波阿斯醒来,不禁大惊地问:“你是谁?”路德表明身分,接着说:“求你用你的衣襟遮盖我,因为你是我一个至近的亲属。”她的意思是说:“求你迎聚我,爱我,救赎我和我的家人。”





波阿斯是一位很好的至近亲属,记起了谁是内奥米,望着路德大概说:“你们是我的近亲,大家有血缘关系,我心甘情愿作你们的至亲代赎者,买赎你们的田地,还清欠债。我会一力承担债项,赎回田地,赎回你一家。”然而更大的恩惠,他不仅承担了债项,他还迎聚了路德,真心爱她。他不仅承担了债项,不仅付上了赎价,还给路德一个尊贵的身分。他和所有的一切都归路德了,不仅只是还债,他还给予路德满满的爱和尊贵。





多美啊,这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如果我们也经历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很美呢?当然很美,事实上我们也可拥有这么美的故事,而且已经拥有了。耶稣基督就是最高的至亲代赎者。首先,祂为何是我们的至近亲属,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祂道成肉身,从天来到地上,倒空了自己所有的荣耀。祂道成肉身后,与我们的外在相似,流着相同的血。





其次,祂成就了什么使祂由至近的亲属变成救赎者?付上金钱已经算是微不足道了,祂付上的是生命,因为我们的罪债是没有限额,无穷无尽的。请看看祂成就的挽回祭,祂亲自担当罪债。你难道不知道基督徒是什么意思么?成了基督徒,不是承诺一定要竭尽所能活得像耶稣,上教会,遵守十诫。





不是这样的!成为基督徒意思是“求你用你的衣襟遮盖我。”即是请求耶稣作救赎主。你可知耶稣会说什么?“我愿意,即使付出所有,我也愿意。”祂不仅宽恕你,不仅替你还清罪债,你不明白么?祂还与我们合一,我们在祂里面,祂在我们里面。祂的样式,祂拥有的一切,全都赐给了我们。





神要显明的是祂既是审判者,同时也使信祂的人称义。显明就是这个意思,请你定睛仰望这个真理,心灵得着更新。传统宗教主张神要求人达到最高标准,对人有许多严苛的要求。“你必须行善积德,不遗余力,如果功德无量,德行累积得足够了,神才会带你上天堂。”然而十字架上的这位神比这些传统宗教主张的更加公义和圣洁,耶稣基督走上十架受苦,成就完全的顺服。





耶稣基督本来不该走上十架,祂无须受这样的酷刑,但祂甘愿为我们摆上,成为我们的救赎者。祂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完全地爱神,也完全地爱邻舍如同自己,我们就是祂的邻舍。保罗指出,祂成全了律法,彻底成全了律法。十架上的神不仅要你尽力活出美善,还要你完全服从律法,神藉着耶稣基督使你出死入生。





你看,十架上的神一方面更圣洁,比传统宗教所谓的神更公义,但另一方面,祂比那些世俗自由观所认为的神更慈爱。我总是听人这么说:“我只相信一个充满爱,愿意接纳所有人的神。”我总是回答:“你的神要付出什么代价来爱你?”他们说:“我不清楚,或许什么也不用付出。”可是圣经的神是何等圣洁,无限慈爱。祂如此的圣洁,因此无法轻易便把罪一笔勾销。祂必须代我们受苦,祂的确这样为我们付出。





因此,神为你走上十字架。你相信神的宝血么?你想信我们需要耶稣基督的宝血来平息神的怒气么?这样的神远远比所谓最道德、最讲求律法的宗教都要圣洁,也远远比世俗自由的宗教更慈爱。为什么?祂既是审判者,又自己代替我们满足公义的要求,使我们称义。神就是要显明这些真理,以此更新人心。单靠恐惧不能使人心改变。“要么你行善积德,要么就下地狱。”这样的恫吓不会改变人心。





我有一位牧者朋友,他牧养的会众若是因病进院,夜半想起他便会找他。他是当地人,有晚夜深时分接了一通电话。他于是到了医院看望那名会友。那人说:“牧师,很抱歉这么晚还要你来。我以为就要死了,医生进来对我说,我只有一个月命,但十五分钟后他们回来向我致歉,原来他们弄错了X 光片。我不是很虔诚的人,对信仰也无甚兴趣,但这时我真的觉得,我很需要你来。”这是真人真事,我想说明什么?恐惧无法唤醒爱,唯有爱才能唤醒爱。恐惧无法唤醒爱,唯有爱才能唤醒爱。





我想再告诉你,人若是相信神单纯爱每个人,接纳每个人,这样的神是否能改变你的生命?能否触动你?能否使你对祂的爱惊讶?当然不能。绝对严厉的家长和放纵的家长都是在摧毁子女的生命。如果你极端放任子女,没有节制,又或你过分严厉,要求过高,两者都会毁掉孩子。可是十字架上的神不属于两者任何一类。你要是仰望祂,生命便会得着改变,彻底改变。你难道不信么?





我近来读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的传记,他忆述1955 年到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向学生演说。他准备出发到当地演说时,伦敦某份报刊有篇批评的文章,葛培理的演说触怒了当地的文化,当地人很自傲,认为葛培理向他们的精英演说原始的信仰是一种侮辱,他们不认同宝血、救赎和地狱。





那篇文章说:“我们知道信仰是好的,但我们没有这个需要。这位牧师太保守了,说的道理过了时。”这篇文章使葛培理很困惑,他好像一个乡下人要到剑桥演讲。





头三晚他战战兢兢,尽量引经据典,引用名人和学者的说话,感到一脸灰。那晚他跪下祈祷,决定最后一晚的讲道把所有数据忘去,只传讲十字架。当晚有个出席的人忆述当时的情况。





他说:“我永远忘不了这一晚。我当时坐在挤拥的通道上,旁边的竟然是神学院著名的教授,另一边则是院长,他很快会成为主教。他们都是很好的人,但都不认同我们需要基督的宝血洗净过犯。





亲爱的葛培理当晚走上台,由创世记开始讲论,纵览整本圣经,环绕献祭逐一说明。基督的宝血淹没了礼堂每个角落,将近大半个小时的讲道,葛培理不留余地宣告基督的宝血,我身旁的著名学者都异常局促不安,以为没有什么人听得进他的信息,葛培理的演说全是他们不爱听的,可是讲道结束时,真是出人意料,竟有400 多位男女站出来决志信主,将生命交给基督。





我记得多年后遇见一个牧师。他毕业于剑桥大学,与他闲谈间,我问他是那年那地信主的,他说:“是1955 年在剑桥大学内信主。”我于是问是谁领他信主的,他说:“是葛培理。”我再问他:“是哪一晚讲道?”他说:“是最后一晚。”我再问:“你记得发生了什么事?”他说:“我只记得离开礼堂时,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基督真的为我而死。”我想当时在场那些自鸣不凡的学者,怎也没想到像葛培理这样的牧师,讲了这样的道,竟然彻底改变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然而事实确是如此。





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天父,感谢祢显明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赎和挽回祭,让我们知道你既是审判者,又自己代替我们满足公义的要求,使我们称义,要救每一个信祢的人。这是生命的更新。祢是无限圣洁和慈爱,这完全在十字架上显明。我们祈祷如此与别不同的生命由十字架上临到我们,让我们活得像祢一样充满热情,诚实无伪,勇气可嘉,活得像祢一样真诚,甘于牺牲,满有慈爱。我们也知道当我们失败了,有基督为我们遮盖。因此,即使我们失败时,也愿像祢一样活得充满热情,同时对人对自己人善。我们渴望成为如此与别不同的群体。求祢帮助我们,让我们尽心、尽性、尽意思念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铭记于心,求祢救我们脱离假主人,使我们从罪疚和罪恶中得着释放。我们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5-1-22 19:10 , Processed in 0.04708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