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使徒行传第24章 背诵:使徒行传24:14-16 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侍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并且靠着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 使徒行传我们讲到了第24章,已经是收尾部分,整个使徒行传系列证道的总题目是:从保罗的大综合到中道的大综合——使徒行传的道路。使徒行传的神学思想有4个:历史、基督、圣灵、教会。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主题,按着道侍奉神,中心毫无疑问是道,道是什么?这个话题很复杂。按照中国文化,老子的《道德经》开头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真理;第二个意思是说话、说道、言,古典小说里面讲说话用“道”;第三个意思是道路。“道”的三层含义,在今天中国文化当中仍然有非常深刻的语境。我们看中共开会,经常挂的横幅是沿着什么什么的道路奋勇前进。道路的异象在今天的中国文化、当下中国人的汉语境当中,仍然有极为强烈具体的抽象含义,有自身的生命力。而《圣经》约翰福音开头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太初有道,英文是Word。直译应该是太初有言,言与神同在,言就是神。翻译成“道”,乃至于把传福音叫做传道,传福音的人叫做传道人,和合本《圣经》的翻译极为高超地转化了中国文化关于道的三层含义。道是什么?是真理,是言,是道路。我们因着这样的翻译,今天讲按着道侍奉神,一言以蔽之,道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历史、基督、圣灵、教会。提姆凯勒牧师的讲道在最后5分钟惯用的套路,是最后归于基督,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保罗讲按着道侍奉神,这个道是基督。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第三个含义)、真理(第一个含义)、生命(基督本身就是生命,基督是上帝的圣言,第二个含义)。所以,道的三重含义可以把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说完,最终而言,道就是基督。 按着道侍奉神,就是按着基督侍奉神。保罗在这里说得非常好,刚才我们读的经文还需要再读一遍,14-16节: 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侍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并且靠着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使徒行传24:14-16) 使徒行传24章的主线就是犹太人控告保罗,以及保罗为自己辩护。24章路加极为详尽地叙述保罗的被囚之旅,也是保罗的维权之旅。这里非常重要的是犹太人的控告和保罗为自己的辩护。保罗在这里面对两个群体的张力,一个群体是犹太人,一个群体是罗马帝国。保罗的大综合体现在什么地方?保罗是宣教士、修士、犹太教大师迦玛列的弟子、政法界人士即犹太教政法官员、作为手工业者的罗马公民。保罗以五重身份展开形成中间地带,在犹太、希腊、罗马三大文明当中不断地拓展福音的边界,生成了保罗的大综合。我们看到在第24章,保罗要处理两种张力,就是保罗要证明自己既忠于以色列,也忠于罗马。保罗要用一个连续的逻辑论述一个不连续的信仰,这是保罗的智慧之处,也是初代教会面对犹太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高超的战略运筹。保罗的智慧大综合,出于上帝的带领、圣灵的感动。保罗要证明自己既忠于以色列,也忠于罗马,这是因为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罗马法治相比较犹太教而言更为公义,而犹太教不擅长公共秩序的建构。在这种情况下,罗马的和平可以使新兴的基督宗教,在罗马的法治、罗马的和平框架当中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保罗要借助的制度空间,这跟我们今天中国教会对公共空间的理解完全不同。除此之外,保罗神学大胆地与希腊哲学进行对话。这样保罗面对犹太、罗马和希腊形成了高超的保罗的大综合。刚才已经提到了,保罗要证明自己双重忠于。为什么双重忠于?事实上真正的基督宗教既不同于以色列也不同于罗马。但是保罗的被囚之旅,使得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向罗马,意味着整个基督宗教从耶路撒冷传到安提阿、到小亚细亚、到地中海世界,从东地中海传向中地中海,从一个犹太教的中心传向了整个罗马帝国的中心。罗马帝国在全盛期统治地中海世界,罗马帝国把地中海变成了内湖,罗马的面积有两个数据,一个数据说500万平方公里,另外一个数据说777万平方公里。如果是5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中国领土面积的一半以上,相当于美国领土的一半以上。如果是777万平方公里,就相当于美国和中国的领土面积70%-80%,在古代这是极为巨大的领域。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向罗马,就是保罗的被囚之旅、维权之旅的意义。 我们看到第24章透过维权之旅,保罗可以和各种高层人士进行对话,控告他的是大祭司亚拿尼亚和长老,专门请了一个律师,下面是巡抚,后面还有好几位罗马帝国的高层官员。透过这样的方式,保罗就把福音从一个草根的运动,带向和整个罗马帝国、犹太教高层精英进行对话的境界,这是基督宗教扩展至关重要的一步。在这当中,保罗对福音信仰的认信包括四个方面,敬拜祖宗的神,信合乎律法和先知书上所记载的,有共同的盼望,常勉励存无亏的良心。也就是同一位神、同样的真理即律法和先知、同样的盼望即义人和恶人都要复活、同样的目标即无亏的良心也叫清洁的良心。我们要反复了解保罗为什么要以连续性的逻辑论述不连续的信仰,这就是保罗大综合的智慧。向什么人就做什么人,为要得些人。按着道侍奉神,就是跟随基督侍奉神,就意味着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意味着谨守遵行耶稣基督的真理,走耶稣基督所指示的道路,活出耶稣基督的生命,这就是保罗讲的按着道侍奉神的含义,这对于当下的中国教会而言特别重要。 今天的中国教会处在一个瓶颈期,大家会发现青黄不接,各种事工都涣散无力。这是因为我们处在熬炼当中,我们需要去学习效法使徒保罗。中国教会许多老一代的牧者同工,包括当下的,有很好的归纳,现在把这四点贡献给大家。 第一,传统中国家庭教会的老弟兄姊妹们经常会讲,按着道侍奉神,意味着把人带到神面前。把人带到神面前意味着什么?对中国这样一个人本主义的、有深厚专制主义传统的国家而言,中国人最喜欢的是人的崇拜,这是毛泽东的名言,这么大的国家不搞一点个人崇拜是不行的,个人崇拜是需要的。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说把人带到神面前,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目标,我们要了解有无数的人,例如洪秀全、毛泽东等等所要干的无不是要高举自己的荣耀,胜过上帝的荣耀,就是在教会当中也是如此。所以把人带到神面前,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二,时时反省自己服侍的动机。这就是保罗在这里讲的,常存无亏的良心。 第三,王怡牧师和我在2013年交通的时候,我听到深受启发。当时提到秋雨教会的发展,王怡牧师说步步寻求上帝的带领。这是一句非常好的话。我们很多时候的事工是行在上帝的前面,想得比上帝还快,你的动作比上帝还快,圣灵没有指示你,你就去干,效果是不好的。 我们在任何事上,比如我们是否需要建立晨祷,在侍奉上要有属灵智慧,首先要祷告,然后多征求意见,大事要慢,小事要快。君子见几(机)而作,不俟终日。小事要快,大的判断要非常慢。为什么要非常慢?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步步寻求上帝的带领就意味着我们不能走到上帝的前面,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偏行己义,行在上帝的前面。注意,如果你的所有重要事工都是上帝兴起你的话,那么感谢上帝,这是被神兴起、被神陶造、被神重用的思路。如果你每天都处在努力灵修、努力地工作、努力地扫黑除恶,努力地在成己上和工作上长进。当你在这样认真预备的时候,许多弟兄姊妹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有可能突然被上帝兴起,这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上帝兴起以利亚和巴力争战之后,以利亚马上崩溃了,为什么?王没有悔改,还派人追杀。在这崩溃当中,神对以利亚说: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今天我们说按着道侍奉神,意味着步步寻求上帝的带领。王怡牧师这话说得极为高超。 第四,不在教会培植自己的势力。 注意这四句话,第一句把人带到神面前是肯定,第二句时时反省自己服侍的动机是否定,第三句步步寻求上帝的带领是肯定,第四句不在教会培植自己的势力是否定。两个肯定,两个否定,这是我初步总结的在中国家庭教会当中,众牧者、同工给我印象最深的四句话。 这四句话是在这个时代,对于保罗按着道侍奉神非常好的具体体现,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注意,不仅仅在教会,在家庭也如此,家庭也是教会,在家庭当中仍然可以坚持这四条。把孩子带到上帝的面前。时时反省自己教育孩子的动机,是不是想要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就像有的老人跟孩子说的,你爸妈这一代都完了,希望你考上北大清华。这种动机不恰当。步步寻求上帝的带领,每个人在上帝的心意里都有他的计划,我们要去查考。最后,孩子的培养,在根本意义上而言,他可以和你同工,他不应该是你的势力。当然这样讲就更难了,如果真的做到,那就是基督徒家族兴起的标志,“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约书亚记24:15) 按着道侍奉神在中国教会来说,意味着我反复引用的反对三个主义:反对专制主义,牧者说的就是对,我亲耳听见这句话:“我是牧者,就该听我的”。反对山头主义,“某某的教会”,没这回事,这种提法都是错误的,圣山教会就绝不能简化成范亚峰的教会。反对宗派主义,比如有人认为只有改革宗最纯正,建设纯正的教会中国需要多少多少年,这是一种缺乏历史洞见的看法,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初代教会就不符合要求。在教会形成当中没有哪一项符合改革宗的要求,所谓最纯正的教会从来没有出现过。教会是上帝拣选出来一群人,这群人是罪人组成。耶稣基督说得好:“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马太福音9:13)教会是由罪人组成,无形教会在上帝那里,标准在上帝那里。我们作为上帝的仆人,对自己的判断要非常谨慎、小心。 我们现在来看今天的经文,第24章读完。 过了五天,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和一个辩士帖土罗下来,向巡抚控告保罗。 保罗被提了来,帖土罗就告他说:“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惟恐多说,你嫌烦絮,只求你宽容听我们说几句话。我们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又是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 连圣殿他也想要污秽;我们把他捉住了。(有古卷加:要按我们的律法审问,不料,千夫长吕西亚前来,甚是强横,从我们手中把他夺去,吩咐告他的人到你这里来。)你自己究问他,就可以知道我们告他的一切事了。” 众犹太人也随着告他说:“事情诚然是这样。”巡抚点头叫保罗说话。他就说:“我知道你在这国里断事多年,所以我乐意为自己分诉。你查问就可以知道,从我上耶路撒冷礼拜到今日不过有十二天。 他们并没有看见我在殿里,或是在会堂里,或是在城里,和人辩论,耸动众人。他们现在所告我的事并不能对你证实了。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侍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并且靠着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过了几年,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献的物上去。正献的时候,他们看见我在殿里已经洁净了,并没有聚众,也没有吵嚷,惟有几个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他们若有告我的事,就应当到你面前来告我。即或不然,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会前,有妄为的地方,他们自己也可以说明。纵然有,也不过一句话,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就支吾他们说:“且等千夫长吕西亚下来,我要审断你们的事。”于是吩咐百夫长看守保罗,并且宽待他,也不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过了几天,腓力斯和他夫人-犹太的女子土西拉-一同来到,就叫了保罗来,听他讲论信基督耶稣的道。保罗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腓力斯甚觉恐惧,说:“你暂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来。”腓力斯又指望保罗送他银钱,所以屡次叫他来,和他谈论。过了两年,波求·非斯都接了腓力斯的任;腓力斯要讨犹太人的喜欢,就留保罗在监里。(使徒行传24:1-27) 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非常正式的程序,根据后世研究,路加这里记载的罗马法治,是一个经典的范例。我们看到帖土罗作为律师,修辞非常符合当时的习惯。前面讲过在演讲时的修辞,需要寻找一个办法赞扬在场的人。就是在今天这样开始演讲也是一个很有效的、得体的办法,有助于拉近距离,然后引起众人的注意力,就是赞扬。但是我们看到帖土罗的修辞充满了谄媚的色彩。大家读一下第3节: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述是大享太平,罗马人最关注的是和平、秩序。所以专门有一个词叫罗马的和平。大家可以注意到保罗为什么会受到这么高的重视呢?因为与和平、秩序有关。罗马人对教义争论不感兴趣。罗马人擅长的不是这些,也不是宗教,这是希腊人或者以色列人擅长的,罗马人擅长法治、司法和公法制度,擅长建立罗马的和平。帖土罗在这里第一个赞扬因腓力斯得以大享太平。然后说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纯属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因为根据古史的记载,腓力斯以暴虐著称。 我们对比一下,看保罗说话,保罗作为一个上帝的仆人,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得体。我们读第10节:巡抚点头叫保罗说话。他就说:“我知道你在这国里断事多年,所以我乐意为自己分诉。”保罗的表述很尊重,又很中性,陈述了一个事实。对腓力斯也有表述,但是非常克制。帖土罗所代表的大祭司,他在这里的控告焦点非常恶毒。核心的焦点是三点,三项指控非常恶毒。第一项叫煽动,我们读一下第5节前面: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第二项是拿撒勒教党,又是拿撒勒教堂里的一个头目。这个词在这里的用意倾向于异端。第三项是污秽圣殿,第6节说连圣殿他也想要污秽。对于犹太人而言,他们拥有权力将污秽圣殿的人直接处死。众犹太人也随着告他说:“事情诚然是这样。” 巡抚点头叫保罗说话,保罗的回应也是针对这三条。我们先来读一下11-13节:你查问就可以知道,从我上耶路撒冷礼拜到今日不过有十二天。他们并没有看见我在殿里,或是在会堂里,或是在城里,和人辩论,耸动众人。他们现在所告我的事并不能对你证实了。我们看到,首先否定煽动。 回应第二个指控:异端。14-16节一起来读一下: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侍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并且靠着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保罗在这里的回应是个重点。前面已经说过了,保罗在这里的灵魂是按着道侍奉神,并且在这里特意强调忠于以色列的一致性,就是前面提到的同一位神、同样的真理、同样的盼望、同样的目标。今天中国的城市乡村教会二元结构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变,现在的教会很难合一,什么原因?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这四条:同一位神、同样的真理、同样的盼望、同样的目标。保罗论证我不是异端,在公众辩护不可能展开来说福音,这是一个法律性质的审讯,保罗就刻意强调了4个同样,这极为高超。4个同样的中心是我和你们一样,就把倾向异端的指控驳回了,保罗的辩护极为高超。 回应第三个指控:污秽圣殿。我们读17-21节:过了几年,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献的物上去。正献的时候,他们看见我在殿里已经洁净了,并没有聚众,也没有吵嚷,惟有几个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他们若有告我的事,就应当到你面前来告我。即或不然,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会前,有妄为的地方,他们自己也可以说明。纵然有,也不过一句话,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这是保罗强调自己在圣殿中没有污秽圣殿,在公会里没有妄为的地方。这里保罗为自己做了充分的辩护。 22节话里有话,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为什么呢?在下面这一段大家可以看到,腓力斯娶了3个老婆。现在他的夫人年龄很小,16岁左右嫁给腓力斯,跟保罗谈话时不过20岁,是一个著名的美女,是第二次结婚。为什么会被腓力斯骗到手呢?据说腓力斯听说她是著名的美女,找到一个术士,在术士的帮助下,把那个小姑娘蛊惑过来。这个小姑娘本身是一个犹太人。按照犹太人的规定,犹太人嫁到外邦人之后就不是犹太人。小姑娘嫁给了外邦人,又是一个离了两次婚的人,她心里面有愧疚。犹太人对真理很感兴趣,作为犹太人的基础扎实,所以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就是这么深的一个背景,他的妻子是一个犹太人。就支吾他们说:“且等千夫长吕西亚下来,我要审断你们的事。”于是吩咐百夫长看守保罗,并且宽待他,也不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为什么有支吾?因为腓力斯了解保罗的辩护非常有力,但是罗马人关心的是和平,犹太人这么强的控告,即使是为了保罗的安全,也不能把保罗释放,也不能判罪,他采取了官场惯用的四个字:推、拖、泡、磨。“泡”就是一杯茶、一支烟、一份报纸坐半天。官场古今中外都一样,没有例外。腓力斯使用的是推和拖。腓力斯作为一个巡抚,事务处理是很有智慧的。宽待保罗是因为保罗是罗马公民,并且保罗没有定罪。 接下来我们看到24-27节。腓力斯和他的夫人土西拉一同来到,和保罗有互动。巡抚非常精明。基督教为什么兴起?当时的罗马帝国,民众困苦,政治腐败,犹太教满足不了需要。政治腐败在这很明显,腓力斯很清楚,这种当官的别的本事没有,捕捉捞钱的机会是非常敏锐的。为什么指望保罗送他钱财呢?大家注意,我们一般读经是没有体会出来的,17节我们一起读一下:过了几年,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献的物上去。保罗提到了钱,保罗是迦玛列的弟子,干过犹太教的政法官员,是肥缺。现在中国也一样,不是升官快就是捞钱快。教会里面还带着奉献到耶路撒冷,那钱少不了。腓力斯和夫人见保罗,谈论信仰主要是满足妻子的需要,捞钱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个巡抚的水平很差。 我们看保罗,保罗被神重用的智慧就体现出来了,保罗抓住机会刺刀见红,讲公义、讲节制。针对腓力斯结了3次婚,小姑娘是利用术士骗到手的,他们两人在情欲上没有节制。保罗还讲了将来的审判,在这里还可以想到一个人,就是施洗约翰。施洗约翰和保罗一个在基督之前,一个在基督之后,保罗是最重要的外邦人使徒。保罗体现出施洗约翰的精神,不畏强权,就是孟子讲的大丈夫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保罗的气概,他当着可能给自己带来极大麻烦的巡抚和他的不正当骗到手的夫人的面,大胆讲述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结果腓力斯甚觉恐惧,表示有机会再聊。腓力斯指望保罗送他钱财,屡次叫他来谈论。腓力斯没有公义,要讨犹太人的喜欢,继续把保罗留在监里。 今天我们看到保罗和犹太人以及罗马政权的互动。我们也可以看到保罗在整个过程按着道侍奉神的纯正,这种敬虔、美德和智慧。今天的应用就是按着道侍奉神的4点。我们效法老传道人的脚步,历代圣徒的脚步。中国教会从1807年到现在,新教来华已经215年。这4点非常重要。第一点,我们一切侍奉要做到把人带到神面前。这句话另外一个说法我经常引用,叫不见一人,只见耶稣。你的侍奉、你的教导、你的牧养、你的治理,不是突出任何一个人。 第二点,常存无亏的良心,时时反省自己服侍的动机。这里面要求非常高。不仅是圣经思维,今天的中国教会,大家会发现,平时很关心的人和事和教会,不需要火一样的试炼临到,稍微拿手推两下,就能看出来是金银宝石的工程还是草木禾桔的工程。轻轻一推,就哗啦哗啦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反应,这样的事工上帝不喜悦。服侍的动机如果不纯正,所做的工程就是假冒伪劣、草木禾秸的工程。 第三,步步寻求上帝的带领。重要的创意我们赞同,自下而上的活力强调的就是这个,但是要审慎地推动,创意可以很快,做决策的时候要慢一点。我们做事工从专业化迈向超级专业化,迈向头部化,需要的不是多而差,需要是少而精。现在是一个注意力高度涣散的时代,是一个时间成本极高的时代。在这种情况底下,我们需要的是高品质的、优质的事工。因为这个缘故,我们在一切重要的事务上都要步步寻求上帝的带领。 第四点,不在教会培植自己的势力。说着容易做着难,我们已经提到,今天中国教会为什么会进入上帝的熬炼当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一盘散沙,这么大的中国,城市和乡村不像一个国家,南方和北方不像一个国家,东部和西部不像一个国家。这么一个庞大的中国教会,极其难以合一,一盘散沙,根本原因是教会中充斥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专制主义。不在教会培植自己的势力就意味着按着道侍奉神,就意味着唯独基督、唯独上帝的恩典、唯独上帝的荣耀,就意味着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