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5|回复: 0

职场服事(约翰·派博)

[复制链接]

1556

主题

22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4796
发表于 2023-4-20 11: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职场服事

1981年6月14日|作者约翰·派博|经文:哥林多前书 7:17–24|话题:工作和呼召

今天分享的信息,可以表达成一句宣言,也可以是一句祷告。宣言是:敬业精神是基督门徒培训的重要部分。或:工作态度是培养对基督顺服的重要部分。祷告则是:天父啊,赐给我们够用的恩典,在工作中能感受你的同在,在职场关系中顺服你的命令。我相信这就是今天上帝给我们的话语,我会按照《哥林多前书》7:17-24的经文,展开论述这个主题。

每个人都要守住自己蒙召时的身分

读经文之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下上下文,特别是上文内容。哥林多教会有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他们不太清楚,在基督里的信心对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什么影响。比如《哥林多前书》第七章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在基督里的信心是否要求断绝夫妻之间的性关系。保罗在3节回答得很清楚:不。另一个例子在12-16节,问题是:如果夫妻中一方信了基督,另一位还不信,该怎么办?信主的一方是否应该为了圣洁,离开对方?保罗再一次回答:不必。这意思乃是,我们蒙召信主时,都应该继续留在原来的关系当中。信靠基督,以他为我们的救主并生命的主,绝不会因此破除上帝在创世时就设立的婚姻盟约。

但12节与13节之后,这位使徒的确允许这类事情发生:如果不信主的配偶想抛弃信主的配偶,断绝来往,那么信主的人就不必强求婚姻的束缚。换言之,有了基督信仰,通常不会让你想去放弃那些上帝安排给你的关系,而要使那些关系分别为圣。借着长久忍耐和祷告,以及谦卑的、榜样式的行为表现,信主一方期望为主赢得不信的配偶。但也有可能如耶稣在《马太福音》10:34及下文预告的,未信主之配偶的悖逆和顽梗不信,可能让基督教成为割裂的利剑,而不是医治的和平药膏。因此,使徒保罗遵循的原则就是:尽量继续留在上帝命定的关系里;不要撇弃或破除它们。但他也提供了特殊情况下的例外处理方式——如果不信主的配偶要撇弃或毁坏这关系,你又不能掌控,那就由他去吧。作为无辜的信徒,你不用再被抛弃者所束缚。

现在来看今天的经文,从《哥林多前书》7:17开始。讨论了婚姻原则——成为基督徒后继续留在上帝命定的婚姻关系中,保罗现在要在另外两种关系中继续探讨类似原则。我们一起来读《哥林多前书》7:17-24。

“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神所召各人的而行。我吩咐各教会都是这样。有人已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废割礼;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礼。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神的诫命就是了。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你是作奴隶蒙召的吗?不要因此忧虑;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不要作人的奴仆。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分。”

此前教导的关于婚姻的原则,保罗在这里又清楚地提了三次。请留意17节,“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神所召各人的而行。”然后是20节,“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然后是24节,“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分。”对这个原则的三次论述,把这段经文划分成两个部分。把它想象成三片面包、两层肉馅的巨无霸三明治。上面两层之间的是18节和19节,其中该原则应用于割礼问题上。而底下两层之间的就是21-23节,其中该原则应用到奴隶的问题上。但弄明白这两个具体应用之前,我们要澄清这原则中的一个关键性字眼。

经文所探讨的是哪一种的呼召?

有一个词出现了9次,谈到该原则时都能看到,就是“呼召。”当保罗在17节说,“只要照……神所召各人的而行,”以及24节,“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分,”他说的是那个属天的、吸引我们信靠基督的呼召。而平时我们又常用“呼召”来指职业:比如说,我的呼召是家庭主妇;我的呼召是做推销员;等等。但是保罗在这段经文里的9次运用中,8次都不是这种意思。只有一次的“呼召”表示职业这层意思,在20节。原文直译是,“各人蒙召(called,指信主——译者注)时是什么身分(calling,‘呼召’,而不是状态),仍要守住这身分(calling,‘呼召’,而不是状态)。”这里的“身份(呼召)”一词,就是指职业,或者人生的岗位。然而在这职业或岗位上,还会有另一种呼召,圣灵会在这呼召中,把人带入与基督的相交当中。简单说就是,在某人的职业上再次临到的上帝的呼召,乃是指上帝借着福音使人灵魂转变和更新的大能。

《哥林多前书》第一章对此有很清晰的论述。9节说,“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他所召,好与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一同得分,fellowship,就是指相交,团契的意思——译者注)。”因此,所有的基督徒,并且唯有基督徒,才会在这个意义上被上帝所呼召。这种从神而来的呼召,是很特殊的,一方面,它有别于职业方面的“呼召,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它又不同于叫万人悔改的呼召。当耶稣在《马太福音》22:14说,“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他指的是后者,就是福音那普世性的呼召,许多人都听到了,但却拒绝接受,自己选择了灭亡。

但这并不是保罗说的呼召。那从神而来的呼召(带我们进入信靠和相爱的与耶稣相交之关系中的),乃是满有大能的、有效的呼召,把我们引向圣子(约6:44,65)。《哥林多前书》1:23,24那里最清楚地显明这个道理,那里保罗说,“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那些“蒙召的”并不是指所有听见福音的人,而是接受了福音的人。我们可以改改这节经文,显示出普遍呼召(thegeneral call)和有效呼召(theeffective call)之间的区别:保罗说,“我们向所有人发出邀请,呼召他们相信这位钉十字架的基督,但犹太人把它当绊脚石,外邦人以为它愚拙;但在那蒙召的(亦即,被大能和有效地吸引到基督里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都会发现这福音的呼召是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因此,当《哥林多前书》7:17, 20, 和24保罗说,我们应该保持上帝召我们时的状态,就那样与神同行时,他的意思是:当你被神引入信靠与相爱的、与他儿子的相交中时,就是归主之时,要仍然留在当时的状态中。

这原则在犹太人与外邦人身上的应用

现在,我们来看保罗当时如何应用这个原则,以及它在今天的含义。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会看到里面的神学理由显明出来。保罗对此原则的第一个应用不是在职业方面,而是针对受不受割礼的情况。他的应用是:假如你作为外邦人蒙召,就不要借割礼成为犹太人。假如你作为犹太人蒙召,也不要想成为外邦人。那种种族之间的分别基本上是割礼造成的。而这里深远的文化上的含义是:假如你是黑人,不要试图成为白人;假如你是白人,不要试图成为黑人。假如你是墨西哥人,不要试图成为美国人;假如你是美国人,也不要试图成为墨西哥人。

接下来,保罗给出了这个劝勉的神学理由。19节照字面来看是,“受割礼算不得什么,不受割礼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神的诫命就是(至关重要的)了。”今天听起来,这样的话没什么了不起,但对于保罗当时的处境来说,这种说法简直是对犹太人最大的侮辱:受割礼算不得什么。(或译,割礼一文不值——译者注。)并且,如果明白这句话更广泛的文化层面的应用,它就会触犯每个人——但它又是真实的。对于是否保持各自的文化和传统,保罗的理解和当今差别极大。我们常说,白人很美,黑人很美,红色人种很美,黄种人也很美;因此,不要想去改变文化啦。可保罗是怎么说的呢?他说,白人,黑人,红色人种算不得什么,黄种人也算不得什么,守神的诫命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不要改变文化,留在你原来的地步,顺服上帝就好了。保罗是个很不时髦的思想家,所以他也有永恒的适切性(eternallyrelevant)。他非常激进地以上帝为导向,总是把上帝摆在最优先的次序上。与此相比,万事都显得是黯然失色了。

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这一点,这至关重要,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律法主义来。那古老的律法主义说,“想得救就要受割礼(徒15:1)”,好像是“你做白人才能被上帝接受。”新的律法主义会说,“想得救就不能受割礼,就不能成为白人。”假如那句经文“有人未受割礼蒙召呢,就不要受割礼”(第18节),我们理解成“绝对不要受割礼”,就会禁止任何文化方面的适应与调整,就歪曲了保罗的教导,而且误解了他的意图。保罗没有针对所有放弃自己文化效仿他人的人,全面宣布咒诅,他自己的做法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比如,保罗让提摩太接受割礼(徒16:3),而且他自己也说过,向什么样的人,他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9:22)。

保罗就是要告诉大家,顺服上帝的命令才是更重要的事,远比各种文化特色重要得多。基督徒在文化方面去改变特色,实在没什么意义。换句话说,对于割礼这样的事,不要大惊小怪,类似的,不要太在意你是白人,黑人,红色人种,或瑞典人。但另一方面,你一定要将顺服神当做一件大事;要以遵行上帝的道德律法为你的人生目标。然后,也只有在那之后,割礼(正如《罗马书》2:25暗示的),或其它文化方面的特色,才有可能成其美好,而且是间接的、衍生的意义上说,是作为信心中顺服的流露。一句话,保罗的原则在文化特色方面的运用乃是:不要为你固有的文化特色而愁烦或夸耀;它们在上帝看来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是否将自己(灵魂、思想和身体)献上,全然遵行他的诫命:“你要爱人如己”(罗 13:8–10; 加 5:14)。

这原则应用在奴隶与自由人的身上

接下来,在第21-23节保罗话锋一转,把这原则应用到当时的奴隶制度上(针对奴隶或自由人的问题)。21节在翻译上有相当大的难度。大部分现代圣经译本都翻译成,“如果你蒙召时是奴隶,没关系。但你有机会获得自由,就抓住机会成为自由人吧”(RSV,修订标准译本,以及中文和合本)。这个翻译基本正确,但我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因为保罗的原则在20节说得很清楚:“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守住这身分。”并且24节也说,“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分。”而在这两节经文中间,居然插入一句相当不合拍的话,说,“如果你能够争取到自由,就争取自由吧。”不仅如此,这样的翻译也跟原文中几个希腊文字词(“即使”和“宁愿”)有些不符,因此,这样的翻译似乎更准确:“你蒙召时是奴隶?不要为此操心;但是,即使你有机会获得自由,毋宁抓住现今的机会好好做人(在目前身份上)。”其中真正的对比,依我看来,应该是这样表述的:“不要为奴隶身份忧虑,反而要好好使用这个身份。”也就是说,要用你目前的身份来顺服基督,“以致凡事尊荣我们救主神的道”(多2:10)。

我认为这合乎整体意思,当然不是绝对禁止奴隶获得自由(像18节),也不是绝对禁止人们受割礼。但是如果把这节经文翻译成鼓励奴隶寻求自由的命令,那么经文的真正要点就被混淆了。要点就是:当蒙召跟基督相交时,你就有了全新的、激进的、以基督为中心的优先次序;你是奴隶的话,也就不必为此愁烦。“你是作奴隶蒙召的吗?没关系的。”你的工作很卑微吗?没关系的。你的工作没有像其他人的那样被敬仰吗?没关系的。这个观点跟保罗之前关于文化差异的论述完全一致,比如在割礼问题上:蒙召时没受割礼吗?没关系的。蒙召时受了割礼吗?也没关系。

针对这个立场,保罗完全可以给出一个同样的神学理由,正如19节所说,“做奴隶算不得什么,做自由人也算不得什么,只要守神的诫命就是了。”这是真的。但他却提出一个新颖的神学理由,来加深我们对此事的理解。那个能让人说出“没关系”这句话来(即便他是奴隶)的理由在22节:“因为作奴仆蒙召于主的,就是主所释放的人。”而促使那位自由人也能说出“没关系”这句话的理由也类似:“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仆。”我很喜欢观察保罗以这种方式来应用他的神学。他其实是在说,福音里就有很好的药方,能医治那些在卑微工作中伤心失望的人,也能医治那些因令人仰慕的工作而心高气傲的人。他对绝望的奴隶会说,“在基督里你是自由人。是被神用重价买赎回来的。不要让任何人奴役你的灵魂。你要在主里欢喜欢乐,在主里满有盼望,这样你就会比所有那些心中焦虑的上流人士都自由呢。”然后,他又会对那些自以为高贵的自由人说,“你可千万不要成为骄傲的人,因为在基督里你就是奴仆。有一位在你之上施行权柄的,你必须谦卑顺从。”

这教导的关键要素就是,无论奴隶还是自由人,都不该成为他绝望或骄傲的借口。他都能轻松地说:“没关系。”他不应该因着自己是医生、律师或总裁而自夸,也不应该因着自己的工作被人看为低贱而悲哀沮丧。“所以弟兄们,”保罗在24节下结论说,“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分,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分。”在神面前!这就是关键。无论今生还是永生,真正重要的是保持跟上帝的亲密关系,并享受他的同在。至于我们的工作在世人眼中是高贵还是卑微,都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因上帝的同在得到激励和降卑。

结合保罗对原则的两方面应用,我们看到这样的教训:顺服上帝的命令(19节)和享受他的同在(24节),其重要性远超过你的文化或工作的区别,因此你不用有任何压力,去更换你的岗位。你不应该惧怕或失望,也不应该被财富或骄傲诱惑。你面对当下的位置,完全可以这么说,“没关系。你不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的生命就是顺服上帝并且享受他的同在。”

在实际层面的四个含义

让我用一些实际层面的应用来结束吧。首先,比起是否换个新工作,上帝更关心你做好现在的工作。在我们教会,有护士、教师、木匠、艺术家、秘书、图书管理员、律师、前台接待员、会计、社工、各种各样的修理工、工程师、办公室经理、餐馆招待、水管工、推销员、保安、医生、军人、心理咨询师、银行家、警察、装修工人、音乐家、建筑师、油漆匠、家政清洁工、学校行政人员、家庭主妇、宣教士、牧师、橱柜生产商以及其他行业的人。而大家要听的道理是,上帝心里最挂念的,不是我们是否变换工作,而是在当下的工作中,我们是否在享受上帝所应许的同在,遵行他的命令。

其次,正如我们看到的,信主后要守住蒙召时的身份,这命令不是绝对的,它并没有谴责所有的工作变换。因为不仅保罗提到了例外之处(林前7章尤其15节),而且圣经其他经卷也描述和赞同过这种变换。比如旧约中关于释放奴隶的条例,以及那位税吏变成传道人,一群渔夫变成了宣教士,等等。此外我们也知道,若想顺服上帝的命令,有些工作是不能够继续做的,比如妓女和形形色色下流堕落的娱乐行业,还有其它一些可能被迫要去压榨和剥削别人的行业。

保罗并没有武断地说,一个职业小偷或哥林多庙妓蒙召后也要继续保守原来的工作。哥林多人面对的问题是:相信基督之后,哪些事情应该抛弃?而保罗的回答是:如果能在工作中与神同在,你就不必抛弃目前的工作。保罗并不是谴责人们换工作,而是教导他们,就在现有的工作上找到基督里的满足,不论哪一类工作。这样的教导,在当今西方社会也是很不时兴的,因为这好像是把世俗野心这根神经砍断了。我们的确要仔细想想,分辨清楚,我们传达给孩子们的“成功”概念,到底是从圣经来的呢,还是从美国文化中来的。对于我们当中所有“希望成功的人士”来说,上帝说:把你放在世俗追求上的雄心和动力,调转方向,应用在属灵的领域,以同样的激情,去培育对上帝之同在的喜悦,以及对圣经启示的上帝旨意的顺从吧!

第三,对你们年轻人,还没有步入职场的,今天经文的含义乃是这样:面对这样的问题,“上帝对我的人生有什么旨意呢?”你应该响亮回答:“他的旨意就是要我与他一直有紧密相交的关系,并且献身去顺服他的诫命。”上帝启示出来的对你的旨意(你要顺服的唯一旨意)就是要你成圣(帖前4:3),而不关乎你的职业。你应当全身心地去成圣,至于工作,可以选择你喜欢做的。我毫不怀疑,如果年轻人都竭尽全力保持与上帝的亲密关系,努力去顺服圣经中的命令,上帝就能按他的大智慧,分派他们到各地,让他们在合神心意的不同岗位上,为主发挥最大的影响力。

第四,也是最后一点,这段经文隐含的意思是,只要你还在目前的岗位上,这就正是上帝分配你的任务。17节说,“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神所召各人的而行。”上帝拥有主权,你在目前的位子上绝非偶然。“人心筹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华指引他的脚步”(箴16:9)。“人心多有计谋;惟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箴19:21)。“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箴16:33)。

你所在的位置是上帝安排的,即使是借着欺骗得来。你的工作本身就是服事,正如我作为传道人的工作一样。你如何去完工作中的要求和任务,对你的生命来说无比重要,正如礼拜天在这里所作的。对我们当中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明天你要揭开崭新的一页了。我说得没错吧?让我们明天进入各自的职场前,都跟我一起,来做这个祷告:“上帝啊,请你今天与我一同回去,并保守我时刻意识到你的同在。在我忧虑和失望时,求你鼓励我,我骄傲自夸时,求你使我谦卑。哦,亲爱的主啊,赐给我够用的恩典,好让我能去遵行您的诫命,爱人如己。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山网

GMT+8, 2025-1-22 17:50 , Processed in 0.0441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